【www.365978.net--思考】

第一篇: 试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了制度文化建设内容,但是制度文化建设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

一、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

首先,校园文化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导思想与课程资源。

任何学校都存在着自身特定的校园文化,并有意或无意的渗透到了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之中。

特殊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学校的校风、氛围和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价值倾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校工作人员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校本课程开发者本人也是在这种校园文化下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开发活动。

课程开发者只有在校本课程中渗透校园文化,使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学校的基本信念相一致,才能与本学校相兼容,从而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校本课程。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本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具备文化敏感性,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学校中外显的或者内隐的文化,并能够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使其通过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具备教育的意义,从而将文化发扬光大。

其次,特殊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促进了特殊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以校本课程发展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发展的方向和价值所在。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基于自己的实际而开发的特色课程,它渗透了文化要素,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所承载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学生,成为促进校园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同时,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使得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有些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的“陶艺教育”校本课程,结合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在使学生了解了陶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改革

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教学不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与给予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平等参与、共同经历、自主探索、思想碰撞的知识生成与发现的过程。

建立平等、合作、接纳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所有教职员参与并共同承担教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责任已经成了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当今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环境重建与情景创设的重要性,认为儿童行为塑造、改变以及知识学习有赖于环境改造与重建。

教学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不同的教学环境暗示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改变教学应当从改变环境开始。

教学环境单一必然导致教学过程单一,环境多样意味着教学的多样性;环境的结构化往往意味着教学的结构化。

首先,特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的意识。

特殊教师应该要认识到残疾儿童的学业发展与康复不仅仅是依靠密集的知识教学与大量机械的康复训练,课堂中教师创设的友善环境至关重要。

残疾儿童很容易对单一的环境与教学方式产生厌烦感与行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将教学和康复训练与班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个充满接纳、包容的亲切环境中对残疾儿童进行施教。

其次,在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环境安排时,特殊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对教学空间进行功能分区与配置,精心创设结构化的、生活化的、儿童友好型的教学情景,将家庭、学校、社区范围内真实的生活情景与片断纳入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具备文化环境的气息,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教学。

重要的是,这种渗透校园文化环境的教学很容易使得残疾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利于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的泛化。

三、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残疾人文化

残疾人文化是指残疾人群体在其特殊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文化心态、互动关系和活动方式,是残疾人在其长期的共同生活经历中所形成的。

残疾人文化并不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而是残疾人自己的文化根基,反映残疾人的特殊性,与主流文化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是社会多元文化的一种。

残疾人文化尤以聋人文化为代表,已经表现出相当可观的凝聚力。

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残疾儿童共同聚集和学习的场所,必然存在着包括聋人文化在内的多种残疾人文化。

残疾人文化是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它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获得应有的文化地位。

因此,特殊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应包括残疾人文化的发展,将残疾人文化纳入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之中,从而保证残疾人文化存在于发展的合理性。

此外,残疾人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聋学生的手语文化,本身就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残疾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对社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在特殊学校这个相对隔离的环境下对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和理解残疾人文化,将残疾文化作为校园主流文化之下的一种亚文化,引导这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残疾文化圈内部的残疾学生不要排斥其他文化,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不同文化圈的残疾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全纳教育

在国际领域,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然而我国由于现实情况,目前仍然是采取以特殊学校为骨干、大量附设班与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虽然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是并行发展的并且看似是相对立的,然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随班就读中残疾学生更好的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特殊学校中特别强调责任感、关心和爱护学生,即“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一切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的一切”的文化氛围。

在随班就读环境下,每个班级的班额都比较大,并且普通教师往往更加追求的是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残疾学生作为班级的少数“特例”,经常处于被忽视状态。

因此,普通教师尤其需要学习特殊教师的这种精神,关心和照顾残疾学生,尽最大努力满足残疾学生的身心需要。

其次,在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学生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不同,因此非常注重残疾学生在学习能力和风格上的差异性,强调分层次、分类别的个性化的教学。

在随班就读环境中,残疾学生往往由于残疾跟不上普通学生的学习速度,普通教师就需要借鉴特殊教师的差异教学的思维,对残疾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尽量使残疾学生不要落后。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差异教学的思维不仅有利于残疾学生的学业发展,对于班级上其他有特殊学习需要的正常学生儿童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特殊教育学校在校舍和公共设施等硬件方面所体现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对于残疾学生融入到普通教育环境也有启发意义。

普通学校在建筑设计上也应尽可能的采取无障碍设计的理念,以便于为残疾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这种无障碍的理念浸入到普通学校中,经过正确引导,可以形成一种接纳、包容差异的文化,对普通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

一、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现状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现状

我国关于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并不是很多,从20世纪末开始,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重视精神文化建设领域,侧重于文化、活动的建设。

然而21世纪以来,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始从单纯的精神文化建设领域逐渐扩散到物质文化建设领域,重视职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途径和载体。

从政策来看,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关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实现德育的途径之一。

在2010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首次将“校园文化建设”写在文件名称中,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对于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从首次提出时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到“校风、教风、学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秀企业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广泛性,其内容被极大地丰富起来。

3.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从1994年最初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到2010年《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和保障”,同时针对领导、管理和保障,又从这三方面分别提出了实施途径,包括制度建设和内容规划及评价的措施等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的多样化、多层次性,也体现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化趋势。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国职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开展起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增多,方法多样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未能充分体现职校与普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校园文化未能凸显“职业性”,很多的职校都是由原来的初中、高中演变而来,受原有学校环境的影响,很多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沿袭普通中学的模式,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性和专业性,是培养某一领域专校园文化业人才的教育,是培养直接从事第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专门人才。

然而,目前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少了这方面的内容,因此,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职业文化进行建设,这是突出职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重要方面。

其次,职校校园文化脱离企业,脱离市场。

职校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力的结合是相当密切的,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是要直接进入企业或者行业从事生产工作,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中的。

目前我国在职校的发展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企业参与多数限制在了学校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师资、学生、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企业、市场的内在因素比如文化等并未能深入到职校的内部。

再次,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建设相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较少。

精神文化主要指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虽然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提出较晚,但是相对于制度文化建设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对于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少有涉及。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则基本没有出现在政策文件中。

二、对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

针对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以此来推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职业文化的内容,突出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适当地增加职业文化,例如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礼仪、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让职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相应的教育,更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职校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适应能力。

第二,提高企业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

企业的参与不仅仅是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参与,也可以是企业文化的参与。

企业文化的参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参加,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要求,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企业的参与同时也可以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职校环境建设,并在其中传播一定的文化思想。

第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增加开放性,增加职校和外界的联系,包括职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职校与社会的交流等。

第二篇: 试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1.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其软实力的竞争,如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升级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如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经济下的竞争,在企业跨国经营的大环境下,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必要。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世界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力量高于其他发展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提升企业文化实力,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1.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如人的灵魂一样,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企业更加具有灵性和发展潜力。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构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1)宏观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拉近在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距离感,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微观方面。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激励、导向、约束、凝聚作用,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有利于提高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有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第三篇: 试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新经济时代前进的脚步,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企业管理已迈向更高层级的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也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而备受瞩目。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突出发挥其特有的政治优势,积极总结经验,发扬传统,创新方法,与时俱进推动企业中心工作和各项事业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建塑国有企业特色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的精辟论述,体现了我们党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国先进文化,其实质是符合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形势任务要求,特别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在国有企业落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就是要通过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融入企业管理,最终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水平,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成为中国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亮点。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应该由国有企业党组织主导。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党在企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在国有经济领域延伸党的执政思想的保障,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责无旁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义不容辞。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始终着眼于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做长久。国有企业若要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容共存的市场经济时代对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坚持拓展传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发挥其固有和独特的政治优势,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有效载体,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加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在企业间最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中树立和保持自己的优势。

二、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创造力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在经济领域中的基层政治核心,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并且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企业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证明,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也就越显著。

国有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别于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管理工作。多年来,郑煤集团坚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互动的“三统一”基本思路,即: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相统一;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营管理与培养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相统一;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创新企业文化活动相统一。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一是服务“一个中心”,一切为企业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是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员工、面向市场。三是实现“三个结合”,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改革的全过程;结合员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思想动态;结合产品的市场营销宣传。四是塑造“四个形象”,即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法人代表形象、员工形象。五是培养奉献精神,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市场竞争的最大价值和最终目的也在于奉献,只有为国家、社会、企业多奉献,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路子,为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持

狭隘的经济论和狭隘的政治论都不利于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创新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以及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实践方向,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展开。郑煤集团在“把政治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把政治工作转化为管理要素”的总体工作思路下,经过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总结,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与做法。

首先,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只有把企业文化精神的内涵融入到各项制度和全体员工的行动中,特别是融入到制度中,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推动作用和辐射作用。经过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建设,郑煤集团已初步建立起企业文化工作管理体系以及相关运行、保障、激励机制,企业文化与其它工作一样,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做到了同部署、同推进、同奖惩;同时,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发展目标、产业战略、人才战略等也都固化于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里,并在企业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运行体系、公平的人员任用和报酬分享体系以及切实的员工发展体系过程中得到体现。

第二,积极搞好系统策划。重点是对构成企业文化体系的各要素深入诠释,逐层推展。为贯彻企业核心价值观,郑煤人结合实际,提出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抓,统领全员思想,形成共同意志。加大对能够代表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先进典型人物的发掘及宣传力度,以精神感化人,以榜样带动人。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立足于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员工”培养和“和谐型组织”构建,立足于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意识等“四种意识”教育推动进取精神培育,立足于“质量效益观”、“管理效益观”养成促进质量文化、营销文化以及管理文化等专项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不断加强“三个建设”,即干部、党员、员工三支队伍建设。抓干部队伍建设,主要以“四好班子”建设为载体,注重提高干部的“九种能力”,着力把干部培养成完成企业经营管理任务的率领者、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企业全体员工利益的维护者。抓党员队伍建设,主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楷模”的“双培养”党内主题活动为基础,促进党支部建设,保持党组织活力。抓员工队伍建设,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展开,通过抓员工的技能、业务、素质提高,进而不断增强员工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承转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相关内容,丰富“文明科室、文明庭、文明员工”的创建实践,使之成为企业培育团队精神、构建和谐氛围的基础。

第四,重视人本环境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环境中。郑煤集团从“靠事业留人、靠事业造就人、靠政策激励人”的人才战略出发,提倡“健康生活、快乐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员工感受到企业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全面发展的环境氛围。近年来,郑煤集团始终秉承“为员工创造机会,为郑煤创造效益”企业宗旨,积极把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作为造福职工的过程,通过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同时,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本环境。

第四篇: 试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企业文化如今已经不再是什么时髦的词汇了,从最初的概念炒作、文化包装,到现在的文化凝练、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由虚入实,从企业懵懂的接受文化到企业对文化内生需求的发展过程,企业文化的作用,说白了也就是企业文化能够带给企业的好处,简单说无外乎是“外树形象、内聚人心”。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逐渐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为了能够“认识企业文化”、“理解企业文化”、“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使文化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企业家们可以说是煞费了苦心。然而目的是一致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企业在文化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而这种差异的文化却又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又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重要主体,由于企业主体及企业发展周期的差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特点。

国有企业文化――武当太极

武当太极,博大精深,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亦有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招式不同却又有相同的意境。与独孤九剑一守一攻,为攻守的两个极致。

国有企业文化的一元性。国有企业无论外在表现和宣传有多大的差异,其文化总能让人感觉出意境上的统一,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尚未能脱离行政化管理,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很多人都愿意把企业文化说成是一把手文化,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偏颇,但也确实可以反映出企业核心领导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改制经历了“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实行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方式的两权分离经营方式阶段、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认识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的崭新阶段等四个主要的历史阶段,已经逐步进入了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趋势阶段。但是其最为核心的产权问题和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文化都保留了极其浓厚的行政色彩。

国有企业文化具有极强融合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软制度,其优势就在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融合性。企业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次人才的流动都会对企业运行模式、运行效率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企业文化恰恰在这个时候发挥出良好的同化作用,使得新进员工能够快速融入到企业当中,形成共同的愿景以及符合企业的工作、行为方式。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在这方面体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和融合性,无论进入企业之前各路大侠修的是何种武功,都会被太极所包容、所同化。

国有企业内外部文化不统一,内部文化建设难以匹配外部文化宣传。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冒进的突出体现。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外部形象宣传” 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真正的价值者,比比皆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文化手册的撰写及对外的宣传推广,然而其宣传文化是否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否真正适用与企业不得而知,更不要说文化在企业中落地生根了。

民营企业文化――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任何的招式皆可称为独孤九剑亦可非独孤九剑,能否真正可敌制胜全凭使用者的悟性。

民营企业文化的多元性。民营企业文化毫无定势,在每个老板不同的领导风格与经营理念的影响下,伴随企业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我国民营企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仍十分短暂,与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相比,民营企业往往在短短的5-8年的时间内快速经历了创业期、快速成长期并逐渐步入成熟期,

而企业文化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处于创业期的企业需要一种激情四射、一专多能、敢闯敢拼的企业精神,而步入成熟期的企业则更多的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业绩导向的文化氛围。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也随之不断地适应调整(如未能调整则表现出文化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优秀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有效的积淀,故每当企业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员变动或者高层人员调整的时候,企业文化也会随之改变。

民营企业文化开始注重文化的提炼和外部传播,但是效果仍有待挖掘。民营企业老板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往往比国有企业更加深刻,这些老板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的内部价值而没有将文化外树品牌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只有真正的将文化的内外部价值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永葆青春、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诉求源于对未来发展的支持,只有确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并真正将文化有效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发展发挥充分的推动作用。

国有企业:外向文化内生化[1],内生文化凝练化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现在存在严重的内外两层皮的现象,若要真正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需要进一步树立和明确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企业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企业特征,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其次,深刻分析企业现有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明确现有文化与需求文化存在的差异所在。文化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落地问题,只有企业需要的文化真正被广大员工做认同、接受,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仅仅落在口头和宣传上的文化,永远只能是“看起来很美”。

目前大多国有企业的网站上都能够清晰的看到其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等等企业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我们宁愿相信这些都是企业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最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文化核心。那么,接下来国有企业需要做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打破内部现有的文化氛围,真正做到“外向文化内生化”,将企业所需要的文化真正引入到企业当中去。再进一步将“内生文化凝练化”,找到发展内部文化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

民营企业:内生文化凝练化,内生文化外向化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同一企业当中,也由于其文化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而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这些文化当中,有创业初期,企业形成的不怕吃苦、勇于拼搏、敢作敢当的优秀文化因子,也有创业元老们形成的随意性强、超越制度做事的不良文化作风;有新进管理者带来的创新、轻松的工作氛围,也有不同经营理念引发的不和谐因素……民营企业首先提炼出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良好的文化因子,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凝练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之巩固、发展。要保证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这样才能发挥文化的作用。不能融合、受到冲击就会发生变化的文化,我们不把它称作文化也罢。

其次,民营企业需要将文化与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产品充分结合,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外在价值。比如研发型企业对外展现一种“我们(企业员工,下同)充分享受着平等、自由地讨论,享受着思维和激情的碰撞;我们能看到创新失败后鼓励的微笑,我们能看到创新成功后由衷地祝贺和赞……”的氛围,这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对研发人才的吸引,更能增强客户对企业的认同。当民营企业真正做到“内生文化凝练化,内生文化外向化”,才能随心而动的舞出孤独九剑。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lizhizuowenzhuanti/52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