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科技】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21世纪迎来“20年代”。从今天开始的2020年,注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5G全面商用……一系列国家大事和民生关切,让2020年备受期待。

  这些时间节点很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迎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后,对于中国而言,2020年又将是一个新的时间坐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0年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关键的时间节点,中国将要如何规划这一年的发展蓝图,备受期待。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绝对贫困也将在中国全面消除,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过去40年,中国完成了卓越的经济转型,8亿多人成功脱贫,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在此背景下,中国将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这些大事很重要

  ——中国健儿出征东京奥运会

  2020年,日本东京将成为亚洲首个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体育迷们即将迎来奥运盛宴。

  根据东京奥组委消息,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于2020年7月24日和8月9日举行。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在又一个4年的奥运备战周期中,中国健儿厉兵秣马,奋勇争先。2020年的东京“大考”,他们已经蓄势待发。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在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提上日程。

  按照计划,2020年,中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在2020年就有一次“火星冲日”的机会。

  ——京沈、京雄等多条高铁开通

  在2020年,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国高铁,将迎来京沈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多条重磅新线。

  其中,京沈高速铁路连接北京市与辽宁省沈阳市,正线全长698.294公里。按照计划,京沈高铁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届时,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由4、5个小时缩短至2.5小时。

  而京雄城际铁路则起于北京西站,终至河北省雄安新区,正线全长106公里,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撑建设雄安国家级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走进“空间站”时代

  在中国航天的“超级2019”之后,中国航天又将开启“超级2020”。2019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据载人航天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北斗导航覆盖全球

  备受关注的北斗导航也将在2020年迎来新进展。

  根据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有关情况发布会的消息,2020年6月前,中国计划再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将全面建成。

  2019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透露,2020年,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将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服务范围延伸至全球,真正做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这些民生热点要知道

  ——5G网络将覆盖所有地级市

  2019年,中国正式启动5G商用,这让人们对于5G时代的生活充满期待。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0年,5G智能机出货量将达到1.9亿部,占总出货量14亿部的14%,同比增长1.5%。

  无人驾驶、AR演唱会、服务机器人……5G,不只是比4G多1G。伴随着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更多人将享受到5G带来的高速率、低时延的上网体验,见证一系列产业的变革。

  ——港澳台居民可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保

  2020年起,港澳台居民也可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保了。

  2020年1月1日起,《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施行。

  《办法》将在内地(大陆)就业和在内地(大陆)居住未就业的两类港澳台人员纳入适用范围,并规定在内地(大陆)就业的港澳台居民应当参加五项基本社会保险。依照《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港澳台居民,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新政策的推出,无疑将大大提升港澳台居民的融入感和获得感。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启用

  伴随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0年1月1日正式启用,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经过调整,新版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

  值得注意的是,有70个新增、27个续约药品共计97个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60.7%、26.4%。更多患者将享受到降药价带来的实惠。

  这些时间节点要关注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抗美援朝一仗,打出了新中国国威,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和平环境。

  但在那场战争中,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牺牲,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一个是新中国主动拥抱世界的试验田,一个是近代以来外界接触中国的重要窗口,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回顾2019年,从深圳先行示范区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在回顾筚路蓝缕创业路的同时,也期待两地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描绘出新的蓝图。

  ——上交所30周年

  1990年11月2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上交所30年的快速成长,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回顾30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回望过去50年,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飞跃,更也看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更受期待。

【篇二】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一、航天工程

1、1970年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975年  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3、2016年  长征五号火箭(大推力运载火箭)

4、2016年  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南仁东)

·载人航天

2003年  神州五号/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2005年  神州六号/两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  神州七号/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首次太空行走

2011年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2年  神州九号/景海鹏、刘旺、刘洋(中国首位女宇航员)

2013年  神州十号/王亚平太空授课

2016年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长33天

·探月工程

2007年  嫦娥一号/2009年任务完成撞击月球/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2010年  嫦娥二号

2013年  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 玉兔号 月球车登月

·人造卫星

2011年   北斗导航卫星组网成功

2015年  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

2015年 悟空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2016年 墨子号两字科学实验卫星

2017年 慧眼 X射线天文卫星

·空间站

2011年  天宫一号

2016年  天宫二号

2017年  天舟一号 货运飞船

二、国防

1964年   中国第一颗 原 子 弹 装置爆炸成功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6年   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2011年   歼20试飞 我国第四代隐身战斗机

2012年   歼31战斗机首飞

2012年   辽宁号 航母交付入列

2013年   运20首飞成功

2013年   试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2017年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2017年   国产万吨级驱逐舰 055型

2017年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

3、计算机领域

·2017年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银河-Ⅰ 1983年 运算速度每秒 1 亿次

银河-Ⅱ 1994年 运算速度每秒 10 亿次

银河-Ⅲ 1997年 运算速度每秒 130 亿次

银河-Ⅳ 2000年 运算速度每秒 1万 亿次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2009年,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

2013年,天河二号 研制成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四、能源领域

2012年  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

2012年  海洋石油981 开钻

2013年  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013年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核能发电机研制成功;

2005年  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2009年  长江三峡水电站全部完工

2017年  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

五、深海探测

2012年   “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

2014年   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海试成功

2016年  “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深潜纪录(最大潜深达10767米)

6、其他

1959年  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

1960年  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5年  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70年代初期  数学家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1973年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南优二号”

2006年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2012年  戊肝疫苗研制成功;

2013年  天河二号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2013年  世界上“最轻材料”研制成功;

2013年  世界唯一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研制成功;

2013年  实现最高分辨率单分子拉曼成像;

2015年  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外尔费米子是德国科学家威尔曼·外尔在1929年预言的。不过,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1、纸最早出现于西汉/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是唐代《金刚经》

2、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1、战国时期利用天然磁石制成 司南

2、北宋制成 指南针 用于航海

3、南宋广泛用于航海

·火  药:1、唐代已经有火药配方

2、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3、宋元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二、天文

春秋战国:

1、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

2、《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

3、《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两汉时期:

1、《太初历》: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西汉/开始采用二十四节气

2、(西汉)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3、《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4、 地动仪:东汉张衡

隋唐时期

1、《大衍历》: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

2、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1、《授时历》:郭守敬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

三、数学

·《九章算术》 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十进位计数法

·南朝 祖冲之 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四、物理学

《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五、医学

·《难经》:扁鹊·战国时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望闻问切四诊法

·《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基础/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

·华佗:发明麻沸散(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五禽戏/东汉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圣/东汉

·《千金方》:唐·孙思邈(药王)

·《唐本草》:唐高宗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被称为“东方医药圣典”

六、地理学

·《禹贡地域图》:西晋时期,裴秀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七建筑学

·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

八、农学

·《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农    书》:元 王  祯

·《农政全书》:明 徐光启/引入《泰西水法》介绍了欧洲现金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天工开物》:明 宋应星/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九、其他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英国科学史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篇三】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据物理学组织网近日报道,法国和美国科学家携手用计算机模拟了太阳系的演化历程,重点研究了木星和其卫星的起源。模拟结果显示,在木星四大卫星的形成过程中,土星可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多数太空科学家认为,木星的大部分小卫星是从其他地方来到太阳系的,而木星最大的四颗卫星——木卫三(盖尼米得)、木卫一(艾奥)、木卫四(卡利斯托)和木卫二(欧罗巴),则起源于木星附近。

  但这个理论存在一个疑问:如果木星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引力作用吸引周围所有物质来清理太阳周围的轨道,那么,这些卫星是如何依靠木星周围的物质形成的?为解答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木星和周围星体形成时的场景。

  他们报告说,模拟显示,土星可能在木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木星的形成过程中,土星会非常靠近木星,使位于太阳周围且处于木星清理路径边缘的物质分崩离析,导致一些物质进入已清理空间。这些物质可能合并在一起,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木星卫星家族的“四大金刚”。

  该小组认为,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支持他们的模拟结果,最新发现可能会对研究其他太阳系产生影响。他们指出,那些拥有许多行星的系统可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如果真是如此,他们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更大行星,从而厘清其是否也拥有可能支持生命生存的大卫星。

  不过,研究人员最强调说,尽管模拟提出了有关木星大卫星发展过程的合理情节,但仍不能解释为何这四颗卫星由不同物质组成。如果它们由同样的岩石、灰尘和气体组合而成,那么,它们的组成成分应该非常类似才对。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huatizuowenzhuanti/40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