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学校】

学校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篇1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力量培养着学生,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知识剧增的新时代,在新的形势下,对于教师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

所谓师德,即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含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包含: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博学多识,提高素养;敬业修德,无私奉献。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自我修养。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放性、系统性和时代性。既要保持传承又要不断创新。中国古代教育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热爱学生,对事业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渊博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你的学科知识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因为教师的知识渊博,就能深入理解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就能运用自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渊博的知识来自终身不断地学习。不断开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处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教育更需着眼明天,更需要知识的储备和对未来的预见,不断学习与充实。教师要学会学习,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深入学习和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只有具有了这种敬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使思想和学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一个主要标尺。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荣誉感主要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既尊重、崇敬教师,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关怀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是少数优等生,而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因为所有学生都是教育教学对象。教师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教师真心诚意地热爱学生,学生在爱的感情上得到满足时,就能够借助情感的触动与催化,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而且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师爱应该是真诚的,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而应当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学生求真知、说真话、做真人。  师爱应该是严格要求上的爱,溺爱不是爱,放任自流更不是爱。师爱应该是对学生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使学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是真爱。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有的时候给学生一点惩罚也是爱。 

第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潜移默化的。下课了,同学们走过走廊,一片小纸片没有任何人注意,老师走过来弯腰拾起,这一举动虽小却深深留在了在场很多学生的心中。因此师德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造就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要有人格魅力,教师本身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因为只有自己有个性,你才能更好地去体谅,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避免平庸,就必须要有有别于他人的个性特色和教学风格,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

,要善于自我反思。反思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学校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篇2

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创新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我认为: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三个关系”

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忠于教育,关爱学生,遵守学术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知识成果等。广义的师德则是对教师的道德有全面的要求,要教师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责任,为人师表,人格高尚。

1.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2.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3.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优化教师队伍

为了适应教育在新形式下的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群体素质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还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对职业道德一旦形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具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他主观上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尽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他也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我们认为,抓师德建设,先要抓思想建设。先从思想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德建设也就会水到渠成。

2.加强对年青老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一帮一”的方式,选择有威望的老教师在实践“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青教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同时,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年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上公开课,外出听课取经等活动,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3.树立典范,实现群体创优

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开展。

4.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为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强师德工作的领导,学校要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等为依据,根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评,做到有理有据、赏罚分明,使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一)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振兴民族的希望是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教育培养人才的水平的高低。这就如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人,其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及优秀率就越高,企业的效益就越好,企业竞争力就很强。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伟大事业,教育必须适当地超前于时代,立足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社会的发展总会对教育提出不同的人才需求。未来的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栋梁。教师必须着眼于未来,掌握创新教育的能力,能够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及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个不具备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肯定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不自觉地压抑、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二)观念保守是对创新最大的束缚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而对创新最大的束缚就是观念保守。因此,观念创新是各方面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是开放在高度事业心和强烈责任感思想沃土上的精神花朵。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创新的意识必须尽快地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动力源泉,形成动力定型。满足于眼前的平稳,习惯于旧有的轨道,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按旧办法处理新问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终究会被时代淘汰。当前的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教育研究的前瞻性不够,短期行为的意识过强,忽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培养行为。

2.实效性不够,口号过多,理论过多,缺少教师进行创新的文化氛围。

3.理解点不准,创新教育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非纯学科活动。

4.切入点不足,创新教育贯穿青少年活动的全过程,而非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

5.模式化过强,忽视模式的创造,而强调教师从一种模式走向另一种模式,扼杀教师的创造力发挥。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然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学校就应该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形象,使教师既教书又教人,改变教师作为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和已有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充满智慧”;“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时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还要树立专业发展思想,努力做到以品格传授品格,以理念传播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要系统思考、强化实践;建立管理、培训、科研三位一体同步推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未来的学校空间是网络空间,未来学校的差别首先是智能差别,所以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引导教师从“他律”走向“自律”。

1.角色反思,重新认识。过去,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往往是学校制订计划,教师被动地执行计划。而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不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要把学校还给教师,把创造还给教师,给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对教师来说,也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确定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观和发展观。

2.自定规划,自主发展。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奋斗目标,并按照自定的目标制订发展计划。教师要把发展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学校要认真研究可操作的教师自评指标体系,在开发教师自评指标体系时,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自评本质上应是一种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的自我诊断。为此,对影响教学结果的有关因素进行评价可能比简单地评价教学的结果来得更为有效。因此,我们应将自评的指标集中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上。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创新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

学校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篇3

实践证明,要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决定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教育的质量。所以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如何加强师德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永恒的教育主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作为人民教师,就要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良好师德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只有真正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才能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

2看清师德建设形势的紧迫性

应该说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不错的,大多数教师能够遵守师德规范,他们工作态度端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但也不可否认在这个队伍中有部分教师的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较差。主要表现为:不注重为人师表,不追求精益求精,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他们有的在岗上出勤不出力,工作敷衍塞责,教学马虎应付。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需求,不根据实际情况备课,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因材施教;有的教师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运用新知识的自觉性不强,他们参加教科研与教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工作因循守旧,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需要;有的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利已主义、享乐主义与中庸思想较为严重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或者说是局部的问题,但是在推进新课改当今形势下,如果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蔓延整个队伍,影响到这个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就会阻碍教育教学改革大局的深入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的看到师德建设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要理性思考,科学分析,探索师德建设有效途径。

3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性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师德问题的分析,要看清它是属于违背道德的问题还是属于一般的职业倦怠问题。如果是严重违背道德的问题,就必须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给予相应的处分,帮助改正。如果是属于一般职业倦怠的问题则要以引导教育为主,帮助克服思想波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岗敬业精神。虽然说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并且社会上还赋予了教师职业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神化光环,可教师毕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所以我们不能用神的.标准去衡量教师。对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秉持冷静、客观、包容、乐观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人文关怀、职业理想教育和管理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去研讨师德建设的有效性:

3.1重视人文关怀,以真诚呼唤真情。

教师一年到头,甚至在十年、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对许多个性迥异的学生,不断在重复教书育人的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单调乏味,再加上长期工作条件待遇差以及生活中琐事的烦扰,产生职业倦怠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时候,作为学校行政管理者不应简单的把这种心理现象归因为师德问题,而是应当从人文关怀方面多关心体贴教师,多给他们一些宽容与理解,让他们获得鼓舞,帮助他们重树爱岗敬业的信心。比如当教师工作和生活遇到困境的时候,如果学校领导能够及时抽空登门给他们予真诚的关怀与安慰,就会使他们疲惫的心灵激起暖流,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相反,则会使他们心灵受到冲击,甚至产生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进而对工作和生活失去热情,影响到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

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学校的行政领导,即使在平时工作中对教师严格管理,甚至要求很严厉,但是在生活状态中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老师们一定能够理解并支持学校工作。因此在刚性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要善于用真诚呼唤教师热爱生活的激情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3.2加强理论学习,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人民教师对社会、对学生应尽的神圣职业义务。但是,教书育人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是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的形式各异的外界难以直接监督的自觉劳动,也是一种极为细致复杂的艰辛的劳动。要想把教书育人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需求和自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师德境界。

加强理论学习就要引导教师对社会主义祖国未来前途的关切,站在培养新一代,继往开来的历史前沿,关心学生的前途,对学生一生负责,以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教育青年一代。特别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加强理论学习就是要帮助教师提高对道德现象的鉴别能力和做出道德行为的正确选择。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的育人行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教育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物质利益原则,努力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理论学习就是要帮助教师明确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自身差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对照标准自我反思,不断规范自己的育人行为。就是要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教学态度和育人精神,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就是要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树立师德模范,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理想的教师,才能身体力行地实践师德规范。师德模范既是优良师德的体现者,也是师德规范知行统一的实践者。最近几年,我们的队伍中不断涌现了诸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科研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的侯伯宇、“永生的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王强、勇斗歹徒的陆荣飞、舍生保护准考证的周玉兰等师德楷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在全社会特别是在教育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我们开展师德建设就是要大力挖掘师德典型模范,大力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特别是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氛围,使加强师德修养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3.4建立考评体系,促进师德建设水平提升。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管理偏重于业务工作,往往只看教学水平如何,科研论文多少,而不大注意甚至根本不看教师的品行修养、职业道德或爱岗敬业精神如何,严重忽视师德在考评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在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就是要纠正这种错误倾向,要做到对教师的考核能够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并重。在管理机制构建方面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真正强化师德考核评估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严格实行教师职业道德年度考核,可通过个人自评、学生参评、领导考核、组织测评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等次,建立师德档案,将考评结果作为评职、评优、聘任、晋级的必备条件。通过建立完善的师德考评体系促进师德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3.5建设奖罚机制,增强师德建设的驱动力。

建立和完善机制,增强师德建设的驱动力和约束力就是要进一步搞好评选、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的工作。每年,学校对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大力宣传,弘扬先进典型的高尚精神。对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给予行政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要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师德建设和师能建设并重齐抓,不断创新工作思,努力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明显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ziranzuowenzhuanti/55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