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花】

第一篇: 百合花教学设计

一、导入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它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著名作家茅盾对这篇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二、创作背景

1946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她不禁设想着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后来,茹志鹃决定要写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其次是要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而至于小说的主题她并未想过。《百合花》就是这样创作的。

三、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3(开端):通讯员带路护送。

第二部分24-44(发展):借被子的过程。

第三部分45-59(高潮、结尾):写了通讯员的牺牲和新媳妇一反常态的举动,把战争的伤痛和人性之善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分析人物形象

(一)通讯员的人物形象:

1.第一部分:细节、对话描写

他非常朴实,“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7)

很细心,关心同志“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以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来表示对女同志的关心,又体现出他的朴实、纯洁、羞涩、腼腆与拘谨;(6)

看上去又有些木讷,他“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8)

面对陌生的女性,他显得紧张而羞涩,“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8),“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21),“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23);

作为年轻人,他又表现出了天真和热爱生活的一面,“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7)

这一段带路护送的过程,将一个年轻战士的天真、乐观、对生活的热爱和质朴纯洁的心灵表现出来。

2.第二部分:对话、动作、神态描写

“借被”的情节中,更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勇于改正错误。当他意识到自己借东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可能会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时,就马上松松爽爽地跟“我”前去解释(29)。而借到被子以后,知道这是人家唯一的嫁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36、39)。

3.第三部分:外貌描写

“牺牲/献被”的情节中,更看出小通讯员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53)。

(二)新媳妇的人物形象:肖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1.美丽俊俏、活泼开朗的新媳妇(30)。

2.善良纯朴、羞涩:因为刚过门才三天,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当然舍不得借,但当听“我”说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之后,“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衰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2)识大体、关心革命、热爱解放军: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感受到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深人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三)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生气、兴趣、着恼、亲热、爱上、后悔、心跳、强忍泪水、想推开沉重的氛围

作用:(1)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历程,交代了“我”的性格与情感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侧面展现了小通讯员美好品质,衬托他纯朴高尚的英雄形象。

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土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五、深入赏析

(一)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4)。

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作为革命战士中的一员,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2.“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45)。

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小结:小说中的这几处景物描写,起表现主题的作用。

(二)找找文中有几处对比,分析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斗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到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的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限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遗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撒满“象征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臻完美,文章也画上了诗意的句号。

小结:这三处对比,有如火与冰、生与死的对视,有如现实与理想的遥望,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诗意。

六、总结

《百合花》是一篇战争题材小说,但它没有正面去写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而是选择了一个中秋佳节发生在前沿包扎所的故事,表现了一个出身于农村的通讯员与两位女性(“我”和新媳妇)在严酷战斗环境下的情感关系。作者用自已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战争和人性,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却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有很大的区别。作者以女性的情怀去写残酷的战争,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第二篇: 百合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内容的能力;

2、训练根据线索理结构、拟标题的能力;

3、分析人物形象;

4、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5、明白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味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明白小说丰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到“百合花”,我们很容易想到百年好合的新婚祝福,想到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可这里的百合超越了爱情,超越了生死,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不论你是否读过它,都应再一次捧起书本,来嗅一嗅这百合的芬芳。

二、导学达标

1、学生默读课文

卡片认读:

撂(liào)讷讷(nènè)忸怩(niní)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u)挟(xié)嬷嬷(mómó)砦(zhài)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

理解运用:

张皇忸怩憨憨执拗尴尬讪讪虔诚

2、理结构,拟标题

(1)请学生概述小说的主要内容

(2)从学生的概述中提出问题:

小说有几个主要人物?(通讯员和新媳妇)

“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桥梁,线索)

(3)理结构,拟标题

对小组的结论,师生共同取舍求同,得出:

带路(1—23)→借被(24—45)→献被(46—62)

进而提问:从结构图上看,小说的另一线索是什么?

板书课题:

百合花

要求:

积累字词

学生可能的答案:

从通讯员入手,说他的英雄事迹;

从新媳妇入手,涉及到百合花被子。

小组合作完成

齐声回答:被子

3、分析人物形象

(1)从通讯员和新媳妇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角色进行分析(见板书)

(2)两个人物有关系吗?什么关系?

(军民关系,为下边分析主题打下基础)

4、品味细节描写

①枪筒中的树枝和野菊花(爱自然,爱生活)

②两个干硬的馒头(关心同志;悲伤心酸)

③破洞(张皇;乐观;印证;悔、敬)

(注:说见参考书)

4、分析小说主题

探讨问题:

新媳妇借出被子的原因是什么?

↓(支持部队作战)

战争胜利的基础是什么?

↓(军民团结)

题目百合花有哪些象征意义?

(①象征通讯员和新媳妇纯洁善良的心灵;

(②象征纯洁的军民鱼水情)

三、总结:看课文插图,说你最想说的话

学生自由结组,评说人物

↓交流评说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

教师讲授为主

从这个问题入手,突破主题

学生各抒己见

即兴发言

第三篇: 百合花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2、学习词:雪白雪白、透明。

3、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仿编散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

欣赏、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难点:能尝试仿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

1、录音,课件:百合花

2、实物百合花,花、叶子的标记

3、正在开展“美丽的花”的主题活动。

活动过程:

一、实物感知百合花(闻、看、说百合花)。

1、师把花藏起来,让我们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香味?

2、出示花,让我们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3、对,是百合花,喜欢吗?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

1、幼儿听录音。

师:有一位小姑娘也喜欢百合花,她把它写成了一很美的散文,名字叫《百合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

2、提问:

(1)你听了有什么感觉?散文里的百合花是什么样的?(像喇叭一样的花朵,它的花瓣雪白雪白的)(出示图一)请几个幼儿说一说,请幼儿学一学。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雪白雪白的?(雪白的纸、雪白的墙壁)

三、幼儿第二次欣赏散文。

1、雪白的百合花把谁吸引来了?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看。播放动画。

(雪白的百合花把蜻蜓、瓢虫吸引来了。(师出示图二、图三)

2、蜻蜓是怎样来到百合花上的?(展开透明的翅膀飞来了)还有哪些东西是透明的?(透明的玻璃、水、纸)怎么样叫展开翅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请一组幼儿学一学。

3.他们表演的真好,我好象看到了一只红色的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飞来了。

4.瓢虫也是怎样来到百合花上的?(它像一颗红豆,停在百合花长形的绿叶上休息)请另一组幼儿表演。

5.老师这里有一朵百合花,这里有一朵绿叶,请男小朋友学蜻蜓飞到花上,请女小朋友学瓢虫飞到绿叶上。

四、第三次欣赏散文。

1、散文中写了哪些颜色?它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答:有红的,白的,暗红的和绿色的。(用了这些颜色,我感到蜻蜓、瓢虫在百合花上更美丽了,使我们看了更喜欢。

2、散文中有相同的地方吗?

答:对了,每句话一开始都写了我看见,我看见,就象我们小朋友亲自看见蜻蜓和瓢虫在百合花上一样。

五、师生共同边朗诵边集体表演师:

这首散文真的太美了,让我们跟着画面边朗诵边表演吧!

六、迁移仿编散文诗

1、如果请你来编一编,美丽的百合花引来了蜻蜓、瓢虫,还有谁也会来呢?

2、你能用“我看见……了,它怎么样”来编一编吗?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创编散文。

指导要点:可以编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请不同的小昆虫、小动物和百合花做游戏。根据幼儿能力不同来编。

(2)请小组派代表来编一下。(编的好的奖励)

3、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编得都很好,我相信其他小朋友一定编得更好。

那么现在我们到外面的花园里去玩一会儿,和美丽的小花、小草做会儿游戏好吗?(带幼儿出去)

七、活动延伸:

完整仿编散文诗,把想到的动物画在白纸上,进行创编。制作百合花、绘画百合花。

第四篇: 百合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小说构思和语言上的特点,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具体目标:

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

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品析重难点语句。

4、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由于课文内容集中,文字晓畅,情节较简单,所以.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速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初步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

二、活动流程

1、速读读全文。(10分钟)

2、划出字词。

给加点的字正音

撂(liào)讷讷(nènè)忸怩(niní)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u)挟(xié)嬷嬷(mómó)砦(zhài)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

解释下列词语

张皇忸怩憨憨执拗尴尬讪讪虔诚

3、讨论交流一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4、讨论交流二:鉴赏本小说的构思。

具体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1)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提示:这是个开发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意思在,就要肯定。)

(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

请学生朗读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

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结局。

总结:

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三、活动延伸

1、思考:分析新媳妇和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

2、抄写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整体把握:题目含义、内容主题、情节结构。

1、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理出情节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带路)开端

通讯员随“我”借被子(借被)发展

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救护)再发展

通讯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牺牲、献被)高潮、结局

2、作者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理解主题。结尾对百合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百合花为象征,赞颂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

二、解读探究: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

小通讯员、新媳妇、“我”

1、“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物。

2、“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同乡”——怀着崇敬的心情怀想他

3、“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

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重点品读高潮部分。

害羞、腼腆、善良、深明大义,对革命战士有深厚的阶级感情。

4、具体来看作者是如何刻画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的。

细节描写、语言、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三、合作交流

细节描写及作用

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这就由远到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其次运用典型细节是作品的另一重要艺术表现手段——

几处细节:

两次写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

两次写给“我”开饭时吃的两个馒头

四次写衣服上被门钩撕破的衣洞

三次写新媳妇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等等

这不仅使得作品在情节发展上前后呼应,波澜起伏,结构严谨,而且使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四、品赏语言:

重难点语句

1、“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这句话如何理解?

由上文知道一个×营的通讯员负了伤被送到包扎所,“我”马上想到了“我”的同乡,“我”很担心他,所以“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想知道通讯员“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最后一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其实暗示了“我”对那个通讯员的关心、牵挂、惦念。

2、“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如何理解这句话?

因为是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所以在包扎所照顾男伤病员,为他们擦拭身上的污泥血迹感到放不开手,但这句话真正的意图是为下文通讯员牺牲,此时新媳妇“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作了一个铺垫。

3、“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这句话写出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歉疚、难过的心情。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前后的变化,写出了她对为百姓捐躯的通讯员的崇敬,更加展示其善良、纯真、高洁的品质。

五、拓展延伸:

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这段好的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有趣的和动情的事涌上心头,请撷取一两个片断,写出人情或者人性美的主题来。

六、板书设计:

百合

茹志鹃

百合——清丽纯洁高雅

小通讯员: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关心同志

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

主题:人性美性格美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zhiwuzuowenzhuanti/48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