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四年级】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1

  于谦,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生人,官至太子太保,同时身兼我的偶像。

  于谦的仕途是一帆风顺,四十余岁就已经是三品的兵部侍郎了,如果他安心过日子,可能能混个尚书退休。可是天不如人愿,很快,异族骑兵重振雄风,蒙古铁骑冲进了关内,围困了都城北京。这时,大部分官员主张学着宋朝,退到了南都南京,守住半壁江山,于谦却坚持要守住北京,受到了皇帝的赞赏,被任命为北京最高军事统帅。在于谦的率领下,蒙古铁骑又被击退,被迫回到漠北荒原。

  后来,于谦被小人陷害,在刑场被处死。在牢里,他的附属们都惊慌失措,有的出钱买通权臣,有的那声喊叫,请求面见皇上,有的跌坐在地上,失魂一般一动不动……可他却是稳如泰山,不但不向小人屈服,还写下了千古名篇《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最后,英勇就义。

  于谦不但文武兼备,不屈不挠,而且还是个大清官。他死后有官员去他,却只见满屋破布,于谦的妻子儿女,仆人随从全是布衣平民的样子,身上破烂不堪。官员们不信于谦这样的`大人竟一贫如洗,便探头探脑地四处张望,最真让他们找到了屋有一个封得严实的木屋。官员们大喜过望,打开门后,里面竟是皇帝赏给于谦的华丽服装,尚方宝剑和一些皇族送的古玩器物。官员们不禁惭愧不已,各自离开。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2

墨子:

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并且以参加劳动和吃苦为高尚的事。他反对使百姓遭受灾难的战争,曾经为了阻止楚国用云梯侵略宋国而奔走了十天十夜,前去劝说楚王和制造云梯的巧匠公输般。后用巧妙的方法破了公输般用云梯攻城的计谋,成功阻止了这场战争。

诸葛亮:

人称卧龙先生,有治国安邦的谋略。他一开始隐居在隆中,后来被刘备请出山,辅佐他平定天下,屡建奇功,刘备称帝后做了丞相。在与魏国大将司马懿交战时,他巧用“空城计”吓退敌兵。后在街亭战役中错用马谡,酿成大错,挥泪将他处斩。

文天祥:

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曾任南宋丞相,始终主张抗击元军。他去元军大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逃了出来,继续抗元,但之后又被元军俘虏。元朝统治者劝他投降,甚至允诺他丞相一职,他坚贞不屈,后被杀害。

郑成功:

明末抗清领袖,在抵抗清军失败后转而收复台湾。当时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据,郑成功在百姓的支持下取得胜利,胜利收复台湾,并对台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但在明朝覆灭、亲人被害后,他悲愤交集,39岁就在台湾去世了。康熙帝很赞赏他,将他归葬故乡,并立祠祭奠。

林则徐:

清朝后期道光皇帝派往广州的禁烟大臣。他亲眼目睹了中国老百姓被鸦片毒害的惨状,在当地正直官员的帮助下,查处了与英国烟贩相勾结的贪官污吏,并义正词严地要求英国烟贩交出鸦片。缴获全部鸦片后,他在虎门海滩进行了集中销毁,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3

  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又名和氏。是和氏璧的发现者。《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砍去左右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故事。不能完全确定到底有关卞和的籍贯问题,因为《中国名胜词典》、《涂山荆山记所见》提到卞和以及卞和洞,目前在蚌埠市怀远县不仅有荆山和卞和洞(当初发现以及打磨和氏璧的地方),而且涂山也是隔河相望。

  据《韩非子·和氏”文王请来能工巧匠,琢石打开验看,果得一罕见之玉。后来楚文王命工匠加工雕琢成一块白璧,作为传世之宝,为表彰卞和而命名为和氏璧。楚文王因感卞和其忠,悯卞和其刑,封卞和为零阳侯,和辞而不就……卞和献玉,断双足不减其志,虽封侯不动其心,卞和意不在封禄,而在玉石之分,贞诳之明,卞和其志其忠,令人钦敬,传为千古佳话。

  卞和执着献玉,是对真理的追求。简单的说,就是证明自己的眼光。卞和最早见载《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林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卞和奉献于楚厉王。楚厉王以为石,楚厉王以卞和为诳,刖其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璞于武王,楚武王复以为诳,刖其右足。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泣于荆山,泪泣尽而继之以泣血。楚文王见状,使人问其泪泣尽继之泣血故。卞和答∶“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楚文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

  对于卞和的籍贯问题,有人认为卞和是安徽怀远县人。其实,对卞和是哪里人的问题,应该不存在争议。卞和得玉于荆山是事实,至于这个荆山在哪里,全国共有四处,分别在湖北省南漳县西部、在陕西省阎良区、三原县、富平县三地交界处、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安徽省怀远县西南,其中以湖北荆山最为出名。但是把卞和与所处的年代相结合,便不难发现,卞和是湖北荆山(襄阳市南漳县)人。原因如下:虽然卞和生卒年月无从考证,但是“卞和献玉”的故事告诉们,卞和是生活在楚厉王、武王、文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57年至677年之间,楚武王是公元前740年继位,也就是说卞和在公元前740年之前就已存在。楚国早期是在丹淅至荆山一带活动,史学界已无异议。当时楚国面积很小,据《左转·昭公二十三年》记载:“若敖、蚡冒至于武、文不过同”,周制“方百里为同”,就是说楚国到武、文王时期面积不过百里。这里与安徽怀远县相距何止百里,更何况当时楚国周边还有很多的诸侯小国,楚国大面积开疆拓土是楚武王之后的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xiaoxuezuowen/5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