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青春】

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1

  (一)正确的自我观念。

  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努力地发展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

  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可能自视甚高,自以为了不起,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他也可能自觉羞惭,不肯以本来的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心地坦然;

  (二)适度的抱负水平。

  要了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哪些是环境所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其变化趋势如何等。

  要善于将个人的优、缺点与环境的利弊四个因素综合起来分析,扬长避短,挖掘环境的有利因素,发挥个人的优势,一方面与命运搏斗,改造客观,一方面调整主观,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以免做出招致挫折的事;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与人相处时,其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友爱等)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等),对其所归属的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总乐于牺牲个人的欲念去谋取集体的幸福;

  (四)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与他人的幸福发生冲突时,要放弃和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五)把心灵中的积郁倾吐出来。

  思想和情绪上的矛盾长期郁闷在心中,会影响脑功能,造成心理失常。

  思维情绪上的问题只有将它倾吐出来,心情才会感到舒畅,并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

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2

  青春,这是人生中最灿烂、最美好、最宝贵的年华,有如朝阳,好比鲜花,为人们所向往和赞美。然而青春期又是多思的时代,多变的季节。在这个阶段,人常常会浮动浮躁,也易出现欢喜和哀愁交织。如何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风浪呢?

  一、正视心理问题,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需的一种素质,而健全人格的塑造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规律。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时期,他们在长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必须依靠教师的指点和帮助。我们应变“外塑”为“内化”,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学习、前途充满信心。从现代意识、自我认知、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人,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从而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以期达到人格塑造不断完善的目的。

  二、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教给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

  进入青春期的高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闲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若能巧妙地把握时机,以有关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知识为引导,层层分析,就会深入学生心灵,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此外,还有“追星现象”比如“超级女生”、“追求高消费”比如穿戴名牌衣服等敏感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如果能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引导,其说服力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我校将青春期教育列人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围,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其中包括现代的青年观,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我们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为主题,利用多种形似组织学生座谈讨论,指导他们划清纯洁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和早恋的界限,认清科学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志向,教育学生珍惜青春期大好时光,专心学习,让学生认识自我,做到自爱、自尊、自重、自强,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架设心灵倾诉的立交桥,开展心理咨询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希望通过咨询,尤其是个别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为消除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神秘感、恐惧感以及羞耻感等种种偏见和误解,在咨询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守保密原则,一切从预防着。教师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部分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如对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学生可结合有关社会心理学知识、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教育;对那些所谓“屡教不改”的学生则指导其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既要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又要教给他们科学的观察、记忆、思维的方法,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求得较大进步;对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学生在情绪、性格和人际关系上的缺陷等,都应想办法帮助他们排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和后果。在进行个别教育、心理咨询时,要语气温和、态度诚恳,要选择适当的场所进行交谈。这样,会更有利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促使学生自我精神保健的自觉和自我精神支持系统的完善。

  四、建立新生入学健康档案及心理档案

  在新生人校后,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检,对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卡片,以便了解和掌握学生身体发育状况。体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测试,学校制定出了课间操达标评分标准,设计了课间操质量一览表,从快、静、齐三方面对各班课间操的质量进行考核,由此,提高了课间操的质量,也使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学生得到了锻炼,更利于身体健康。

  教师可以运用观察、实验、量表测量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建立起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如:可以通过心理学量表测量出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性格特征、气质类型等心理特性;也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过程、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论举止、笔记文章、行为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典型心理。然后教师可采用卡片的形式建立心理档案,以便日后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使我们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能够既照顾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又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心理变化、发展过程作系统的动态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3

  一、中学生性教育的现实状况

  1、社会“风”难挡

  目前的青少年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长和学校给予他们的个人空间比较大。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巨变,多元文化代替单一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学生眼花缭乱,国外的“性开放”“性自由”“性解放”之风,使他们茫然不知所从。很多学生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全方位、多角度地涉及各类报刊、书籍、音像等。铺天盖地的“网恋”“早恋”“同性恋”“姐弟恋”等时髦的名词,也充斥于他们的学习及生活。通过时尚的文化前沿可以看到性观念的前卫、开放、大胆,这些逐渐吸引着中学生的注意力。中学生在身体发育和思想观念方面尚不成熟,面对社会上刮过来的一阵阵“性开放”“性自由”之风,很多时候无法抗拒。学校性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学校“责”难担

  目前“减负”之后,很多学校都取消了原有的早晚自习,周末有双休日,学生的个人时间比较充足。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多一点,男女学生相处的机会也多,这就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开始在自以为比较“成熟”的观念下,自由追求“性情感”的满足,这使得学校承担的责任加重;社会上刮来的“性开放”之风,使学生工作时时难防,事事难料;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把几乎所有的责任和负担也都给了学校,这份责任对于学校确实很难担。

  3、学生“心”难猜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个人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面对“性”,他们会羞涩、恐慌,也有渴望与期盼,这是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处于动荡不稳的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青春期“性成熟”,他们会感觉到措手不及、焦虑、抑郁,但是不愿意和父母、老师谈及。在感情、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慢慢转移,对老师更多的是怀疑、猜测,不愿意倾心交谈,大多选择“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学生的心思让老师及家长感到很迷惑,猜不透。

  4、父母“口”难开

  少儿期的孩子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观点与父母及时交流,父母不但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而且也是他们的榜样。父母会积极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与孩子交换自己的看法。但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父母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子女的行为多采取默认的态度,极少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认为很多问题孩子自己可以解决好。特别是有关性的问题,父母觉得难以启齿,大多谈“性”色变,认为还是留给老师好。有的家长认为到一定的时候,孩子会“无师自通”的。此外,很多家长本身性知识缺乏,性观念陈旧,对孩子也就谈不上正确的教育。

  5、教育“度”难把

  家长把口难开的性教育问题推给了学校,学校也是“责难担”,具体工作的落实还是老师的事情。目前的中学生个人空间大,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多,教师对其进行性教育的“度”很难把握。传统的文化观念认为“性”是难以启齿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无师自通”的观点。然而教师又要把“性”放到明处,拿到桌面上给同学们清清楚楚地讲出来。这就产生了碰撞,使得教师更难把握性教育的“度”。教师如果涉之不深,肤浅而过,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如果涉及太深,讲得过透,有可能增加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他们自己去亲自体验、尝试,这与性教育的初衷就相悖了,其尺度一直是老师难以把握的问题。

  二、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性教育的对策分析

  1、社会要正确引导

  近年来,社会生活的各种渠道向青少年传播的性知识,使得他们的性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性开放”的趋势已经显现,青少年由于“性缺失”而引起的犯罪率有增无减。我们一方面应该改变传统的道德观,转变性观念,揭开“性”的神秘面纱,努力创造一个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良好环境。其次,对于国外的性观念,我们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美国的“性开放”思想的传播,确实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影响,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是美国95%的学校在性教育的课程中公开讨论性病及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育部近年也加大了对性教育的宣传力度。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的健康教育征文活动,通过开展征文活动宣传“健康性教育”,让大家进行经验交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对性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健康知识的传播。社会对性知识的正确舆论是学校作好性教育工作的直接引导,各种传媒对性教育的态度、尺度应适当、客观。文化作为人们价值观的载体,要防止不良的思想和宣传进入校园。

  2、学校要有所担当

  首先,学校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性教育看作是沉重的负担。学校教育是性教育的主渠道,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性知识和伦理道德的教育。其次,学校可以做问卷调查,看同学们想知道有关性的哪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什么知识,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群体的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据此组织教师开发性教育校本课程,这样的性教育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感兴趣。再次,学校尽量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转移学生的“性好奇”。学校可以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成立心理咨询室,积极解决学生生活中有关“性”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定期邀请心理学家、妇科专家到学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帮助每个学校按类别配备性教育教师,并且要求教师每年从技能培训活动中,挤出十个课时进行性教育,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教师要科学教育

  性教育不是生理卫生课和班主任的专利,其他各科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和课程的要求,给学生讲解有关“性”的科学知识。提及“性”,有些教师就把它和“黄”联系起来。部分教师在班级座位安排上,习惯于把男女分开坐,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更加明显。讲解性知识时,男女分开讲。这样的做法,反而增添了性的神秘感,学生更容易产生尝试的心理。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科学的性教育观,不能提“性”色变,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更不能置之不理,教师教育要有“度”,教师讲就要大大方方地讲,不给 学生留下任何悬念和疑问。教师的言行要大方得体,学生才不至于害羞,难以启齿。

  其次,教师一定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和宣传,应针对中学生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性教育。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采取聊天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把科学的性知识灌输给学生;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网,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同学们交流看法,避免直接讲解的尴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把自己的难言之隐告诉教师,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交流手段。黑板报也是一种方式,同学们可以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最后,什么教育都讲究因材施教,性教育也是如此。不同的学生性别、性格、年龄、个人背景各不相同,教师教育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必须以尊重学生意愿,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自尊为前提。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利于性教育工作的开展。

  4、家长要坦然面对

  家长的角色很重要,他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家长正确的指引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保障。父母不能把孩子交给学校后,就推卸了所有教育的责任。家长永远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只要取得孩子的信任,采取合适的方式,适度的语言进行性教育,孩子一般都能接受。面对问题,家长一定要冷静,过激的语言和行动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成熟需要时间,成长是一个过程。性观念科学的家长,应该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5、学生要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学校、教师、家长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学生是否理解、接受、执行才是关键。中学生不要把青春期出现的生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是正常现象,应该树立正确健康的性观念,和同学建立正常的友谊,懂得尊敬他人,靠理智支配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通过正规途径了解性知识,接受性教育。学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性教育开展是否成功的关键。

  对中学生进行健康的性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性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性教育适时疏导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其学业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对他们走上社会之后树立正确的婚姻生活观念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4

  学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我懂得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5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是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繁杂的社会环境,加之自身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中学生们表现出了青春期的骚动以及极端的迷茫和困惑。青春期教育已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它关系着整个下一代的成长。重视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关注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

  一、学校开展多种青春期教育的教学方式

  1把青春期的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育之中

  各任课教师,尤其是生物课、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平时的困惑,时时对学生实施青春期生理、心理和道德修养的教育。做正面科学的指导,使学生认识自己身心发生变化的原因,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2适时地开展青春期教育专题讲座,播放影音资料

  针对学生的发育提前,家庭教育不系统的现状,分别组织男、女生观看有关少男少女的性发育和保健的影音资料。结合中学生存在的哥们义气和男女生交往的问题,政教处和年级组有针对性地讲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和友谊可以带来快乐、增强勇气、提高能力;指导学生明确选择朋友的标准,端正交朋友的态度,结交真正的朋友;请名人做专题讲座,组织讲述成功人士青春期的先进感人事迹,告诉同学们青春期是学习锻炼的良好时期,要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召下,同学们知荣辱、辨是非,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3注重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和家访,了解学生不听家长的意见,产生与家长、教师对抗情绪、厌学、对异性过分的关注、早恋等问题的根源。通过个别说服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别人、加强自我的控制和调节,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4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以约束学生,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品德。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用它来管理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如对仪表和着装作具体的规定,告诉学生一个人外在的美不是根本美,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严禁未成年学生上网吧,使学生在规范的学习氛围中,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上。

  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运动会、篮球赛、文学艺术比赛、音体美特长比赛活动、法制小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的开展,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活动中注重与青春期的教育接轨,如开展“争做五好小公民”、“文明礼貌月”、“八荣八耻”、“迎奥运、促和谐”、“构建阳光校园”等读书活动,让学生读资料,写感想。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失时机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6请司法人员做法制报告

  通过司法人员讲述真实的案例,使学生在失足的少年那里吸取教训,从反面例子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齐抓共管

  1、尽可能少关注学习,给孩子减压。

  虽然一直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相反并没有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不要总盯在孩子的学习上,必须要认识到孩子已经18岁了,他可以对很多事情持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包括对自己的学习也一样,不要认为家长每天紧盯着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事实上这些关注是徒劳无功的,越关注,孩子越反感,越从心里拒绝发奋学习。事实上已经是这样。

  孩子上了高中,学习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这个阶段,孩子在学习方法,学习动力上出现问题时,家长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时不要直面面对,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全面沟通,在适当机会即使反馈给孩子。少直面关注孩子的学习,尽管表面上不谈学习,孩子也知道这是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家庭氛围出现松动,孩子带着轻松的状态去学习,一旦孩子带着问题和父母沟通,就会让孩子由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的诉说。

  2、和老师建立沟通

  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辩证地倾听老师的声音,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综合老师的意见。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缺点,把这些当做话题的出发点,在不经意间去引导。

  3、关注孩子的话题兴趣

  对学习关注,对生活关爱。我们有一句话是“和孩子一同成长”,不惑之年的我们从意识、到知识、到意念都落伍了,向孩子学习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否则,我们钻不到孩子的内心去的,更得不到孩子的青睐的。可以在孩子兴趣点上,努力和孩子拉近距离,取得共同点。说白了是迂回战略,做父母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

  4、交流从餐桌文化开始

  一家三口从最轻松的话题,看似无意的闲聊,对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中开口。如果孩子在放松的时刻,有意识地然让孩子帮助打下手,让孩子从中更理解父母亲。

  5、掌握沟通的技巧

  倾听,是沟通最好的“语言”。平等、认真地、一字不差地,放下手里的任何事情听孩子把事情说完,然把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呈现给孩子,怎么做、做什么样是孩子自身发挥的事情,倾听的前提是尊重,就是说我们是平等的,孩子行为的对与错,父母都要尊重,在这个前提下,非常诚恳地谈自己的见解,就到此为止。这样孩子的行为的结果还会和你商量,谈孩子的经历的见解。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lizhizuowenzhuanti/54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