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爱国】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馆心得体会

  9月14日,市局党总支组织全市水文系统党员前往革命老区广昌县,参观了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驿前镇红三军团指挥部及高虎脑系列战役遗址、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为了革命胜利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我们追想到老一辈革命者的英明伟大,同时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广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所取得的可喜成就,真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不引人深思。

  一、红军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在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我们看到碑的正面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题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从碑文上的小字,我们得知:1934年7月至8月,时任红军三军团团长的彭德怀和军团政委杨尚昆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场大规模激烈战斗,即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三次战斗都在高虎脑境内,因此合称为“高虎脑战役”。

  在高虎脑战役中,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的猖狂进攻,英勇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最后当手榴弹、子弹全部打光了,就冲出战壕,采用石头砸和肉搏的形式与敌人决战,终于打败了敌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这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特别出色的一仗,歼敌5000余人,从而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使震惊世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开始了。然而,在这场激战中,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300多红军战士在此血染土地、壮烈牺牲。可见,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和用生命换来的,红军烈士精神将永垂不朽。

  二、领导的正确决策十分重要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广昌县盱江清水村的邱家祠堂。1931年5月27日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到此宿营。

  28日上午10时,毛泽东同志在邱家祠堂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第三次会议。会议结合了广昌战斗情况,分析了敌情,统一了继续东进思想,作出了不打南丰,攻打建宁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起了关键作用,为第二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次会议,是一次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达到了统一思想、达成了共识,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当今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身为党员和国家干部,在遇到重大事情需要作计划决策时、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作出决定时,也应该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一样,不独断专行,坚持做到以召开会议的形式,采取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大家意见建议的方法,最后达到统一思想,作出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样才能更受人民爱戴、更受人民拥护。

  三、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参观的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是一个以子莲科研为主题,集子莲科研、良种繁育、科普培训、莲文化展示、休闲观光的综合场所,园区面积140亩。

  据介绍,这里在盛夏的七月百花齐放,有20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种莲花品种亮相竟艳,真是美不胜收。此地的子莲科研成果(广昌白莲科研所“航天白莲1、2、3号新品种选育”项目,获抚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使广昌白莲的产量获得了成倍增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使广昌荣获了“中国优质白莲之乡”的美誉,进一步提升了“中央苏区北大门”的社会知名度。铁的事实,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理念。

【篇2】小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馆心得体会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篇3】小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馆心得体会

  历史是人类好的老师”,在20xx年一月,习****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在放假期间我学习了“四史”并得出了以下感受:

  1、“四史”是什么?我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找到了一个新的词语“四史教育”。“四史教育”指的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我想“四史”就是“四史教育”中的那四史吧!这也正体现出我们党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2、学习“四史”,心得体会学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我始终记得习****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个时间段的人有每个人的使命,上到只会使用简单武器的原始人,下到二十一世纪能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现代人。而我们就是后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比较完善的变得更加完善,不够完善的变得比较完善,让人类文明更加进步。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大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小使命的终极目标。但在实现这个小使命的时候,我们个人总是容易被一些事务诱惑,从而南辕北辙,“四史”就如同一剂良药,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

  3、学习“四史”,学会感恩我们的幸福生活。曾听过木心的《从前慢》中的一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车马很快,消息也很近,每个人都有人爱。学习“四史”,让我明白现在的幸福积攒了太多的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更加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因为一生很短,幸福来之不易。毕竟遭受了太多太多:02年的非典,20xx年的新冠,有太多的不确定,也有太多鲜活的生命牺牲,所以要更加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看到评论是这样说的:“四史”作为蕴含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文网理应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

  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从前人转到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前人所面临的困难已由守护疆土,保卫国家转变为现代人建设国家、幸福国家。学习“四史”正是为了吸收前人的经验,更加坚定我们的初心,更加感恩我们现在的幸福,以及更加明确我们自己的方向。

【篇4】小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馆心得体会

  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1997年7月23日正式建成开馆。自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各界观众近1800万人次,5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纪念馆视察指导。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类团体来到这里进行党日活动,在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下,这里成为天津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帮助人们了解那段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为天津解放所作出的牺牲。

  聂荣臻元帅最后一次题字

  平津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子牙河畔,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来到纪念馆主建筑面前,冗长的台阶上刻着三个鲜红的大字──“民族魂”,抬眼望去,便是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

  据悉,当年聂荣臻元帅受邀题写馆名时已经91岁高龄了,他先用毛笔写了一遍,但因体弱无力,字写得不是很好,边写边说,“我的右眼看不到了,也不听使唤,写得不成样子,今后题不成字了。”这也成了聂荣臻元帅平生最后一次题字。第二天,聂帅经过反复思量,仍然觉得题字不够满意,便请工作人员把1987年他为《平津战役》一书题写书名的复印件找出来,在上面用碳素笔写了纪念馆三字,作为馆名用。

  步入主展馆,记者观察到,当日来到馆内参观的人不少。许多人在游览完整个展厅后,都会在党旗面前驻足,庄重地举起右手,对着党旗宣誓,用这一神圣的仪式给此次的游览画下圆满的句号。

  很多珍贵展品来自无私捐赠

  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唐凤红向记者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主展馆内详细介绍了平津战役的整个过程,并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例如聂荣臻元帅在平津战役中使用过的勃朗宁手枪,这只手枪被聂帅一直携带在身边,用以自卫防身,见证了聂荣臻元帅的峥嵘岁月。

  在这些珍贵藏品中,刘后同在北平和平解放期间的日记──《北京古城和平战略》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唐凤红为记者讲述了这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刘后同是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的老师、同乡、密友,自1948年10月30日至1949年1月22日,刘后同在傅作义身边陪伴了85天。在此期间,他每天都将发生的主要事件记录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北平和谈这段历史真实地传给后人,刘后同将85天日记整理成册,命名为《北京古城和平纪略》。

  《纪略》主要记载了刘后同参与北平和平解放的重要事件,真实记录了傅作义的思想波动以及刘后同为促成和平的不懈努力,以致操劳过度致使右眼失明。在刘后同写的《纪略》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早八时,客来始起床,而右目暮然,竟失明矣。经询医生,则云小血管受到剧烈刺激破矣。无法治,惟善静养。余辛亥受弹伤,而甘肃独立成……今少一目,使北平果得和平,无恙,有何可惜。”刘后同也因此被世人誉为“和平老人”,1997年,刘后同之子刘开敏将《纪略》捐赠给平津战役纪念馆。

  据唐凤红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中有很多展品都是当年参与过平津战役的将帅或他们的亲属赠予纪念馆的,其中还不乏多件国一级文物。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这些珍贵展品得以面向世人,也更直观地再现了平津战役胜利背后的曲折和艰辛。

  英烈名录墙后有无数感人故事

  主展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是“英烈业绩厅”,展厅的中央是一块高2.8米、长22米的红色大理石,它的两面刻满了为平津战役壮烈牺牲的烈士的姓名。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7030名优秀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但是,由于战争的特殊性和条件的艰苦性,有许多战士牺牲时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成为无名英雄。

  平津战役纪念馆在每年的清明节和1月15日天津解放纪念日,都会举行大型的缅怀英烈活动,让烈士属们来到英烈名录墙前祭奠亲人,寄托哀思。唐凤红还为记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次,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来到烈士墙前,在烈士张洪俊的名字前献上一束花环和一双布鞋。她用洁白的手帕,轻轻擦拭着烈士墙上张洪俊的名字,然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她是烈士张洪俊的妹妹张洪舫,当年哥哥因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毅然参加八路军,那一年他15岁,所在部队不久又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

  张洪俊一走就是两年多,母亲每日都在盼望儿子的归来,好不容易等到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浩浩荡荡入关,老母亲多方打听才得以见到儿子一面。母亲见到儿子,泪流满面,抚摸着儿子的脸说,“我的儿呀,长高了,长壮了,娘就放心了。”张洪俊笑着说:“娘有啥不放心的,部队对俺们可好了,就是想您和妹妹,本想请假回去看看你们,再一想,不如等打完天津,儿子立了大功再来见您。”最,张洪俊自豪地说:“娘,俺入党了!”

  没想到,这一见竟是永别,两个月后,平津战役结束,接到了张洪俊的阵亡通知书。得到这个消息,全家人悲痛欲绝。母亲经常对张洪舫说:“你哥哥参军前就想要一双新布鞋,可直到他当兵走,也没穿上娘做的布鞋。”布鞋成了母亲心中一辈子的遗憾,这次,张洪舫带上布鞋来看哥哥,对着哥哥的名字说道:“哥,你想要的新布鞋,娘让我给你带来了。”

  像这样感人的事,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内经常会发生。唐凤红说,每个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特殊的工作习惯,每当注意到有特殊来意的访客,他们都会留下来客的联系方式,询问他们的来意,还会定期前往一些老兵的家中去看望他们,在唐凤红眼中,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这段历史,拜访平津战役的亲历者,听他们讲讲当年的故事,对于我们的讲解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我们还会邀请老兵们来做专题讲座,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让他们用亲身经历来给前来参观的人们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这样向孩子普及红色文化

  走出主展馆,记者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大型室外国防教育园──军威园。这里陈列的是陆海空三军捐赠的16件大型兵器,其中62丙型护卫艇是海军捐献给地方的最大兵器,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除了对展馆内部精心布置,平津战役纪念馆还经常举办多种红色文化特色活动,例如“少年军事体验营”,是专门为6—12岁的儿童设立的,孩子们可以体验一日军营生活,在一天的体验结束后,平津战役纪念馆还会为每个孩子颁发体验证书并举行阅兵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成果显著。

  马上到暑假了,平津战役纪念馆还将举办“小小红色讲解员”活动,为期5—7天,培训孩子们讲解员礼仪,并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讲解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活动中,在宣讲的同时了解红色文化,并感染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无形中起到了传播红色文化的作用。

  唐凤红说,平津战役纪念馆一直将向少年儿童普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宣传的重要工作,“们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一百个孩子里几乎没有几个知道天津解放纪念日是哪一天的,这让们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段历史离现在的孩子们相对较远,他们对于战争的了解还是停留在书本阶段,我们希望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的形式了解红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教育,这样记忆会更为深刻。”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lizhizuowenzhuanti/42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