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路】

思想汇报是申请入党的人或党员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自觉地争取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定期用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

2019年,我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战略机遇,以项目攻坚推进为重点、以营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三服务”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在强服务、优环境、抓项目上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9年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一)做大蛋糕聚财力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政府财力迈上新台阶,各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全市财政总收入接近1000亿,达到945亿元,列全省第三,超过温州,仅次于杭州、宁波。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6亿元,增长9.1%,税收占比90.1%,增速和收入质量均列全省第二。支出规模达到767亿元,增长30%以上,增速全省第一。

(二)全力以赴保战略

我们积极落实首位战略,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快推进“百年百项”等重大项目建设。金融撬动保项目,用足988亿元政府债务限额;筹措资金推项目,统筹市级财政资金73亿元,支持军民合用机场、湾北二期、市区快速路建设,火车站枢纽、现代有轨电车开工,嘉兴南站开通4对始发高铁,高速公路网、海河联运网进一步完善。创新模式助项目,构建财政、国资协同运作机制,向嘉兴国投注资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近百亿,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200多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得到系统提升,4个城中村彻底清零,1400多户居民告别了“筒子楼”“拎马桶”生活,一大批城市顽疾得到根治。

(三)千方百计稳增长

这个方面主要是做好了“加减乘除”。政策供给做加法:面对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联合相关部门打好稳增长“组合拳”,出台人才、科技新政2.0版,落实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70条意见,安排涉企专项资金6.8亿,稳企业、保增长、促转型。企业负担做减法。深化落实增值税改革,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检查力度,全市减免税费和减征社会保险缴费293.31亿元。撬动投资做乘法。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集聚效应,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全市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1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379亿元。打造政府产业基金2.0版,“量身定制”定向基金,支持捷威动力、康峰大硅片、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等省市县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嘉兴。简政放权做除法。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走访811户企业,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以财政信息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广应用政府采购云平台和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政府采购更加公平透明,非税收入全部实现在线缴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全心全意惠民生

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620.13亿元,支出占比80.9%。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全市统一。引入保险精算,在全面分析、评估各县(市、区)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统一调整全市医保缴费、待遇政策,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体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进一步落实医保惠民红利政策。保障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嘉兴学院申硕创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全国样板。支持挖掘城市文脉,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障嘉兴博物馆二期、嘉兴市图书馆二期、子城客厅、文艺之家、“月芦文衫”片区改造、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嘉兴在全省基层文化服务评估中实现“六连冠”。支持举办首届嘉兴国际马拉松,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大救助”体系创建,保障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助力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五)攻坚克难推改革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补短板,建立健全财政治理体系。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统筹资金、资产、资源、资本支持首位战略实施。资金方面,盘活历年结余资金139亿元;资产方面,我们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清查出房产1423处,用好“天地图”规范政府部门房产管理;资源方面,我们安排10亿资金、40亿债券,支持城市有机更新,盘活土地资源;资本方面,研究组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全市将统筹100亿财政与国资资金,设立1000亿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发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把政府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做好风险防控,全市充实社保风险准备金64亿,市级提前3年完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为进一步争取债券额度支持发展腾出空间。

(六)凝心聚力强队伍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坚持高标准、体现高质量的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激发全体干部追梦奔跑的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财政改革发展。加强财政文化建设。首创红船财政党校,创建新时代论坛,组织“守初心、担使命”微型党课比赛、开展“颂歌献给党”七一合唱比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红船铁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以“选育优苗 岗位成才”工程为总揽,建立结构性干部递进式培养机制,调整优化后备及青年骨干资源库。每月举办“处长论坛”,搭建工作交流和干部锻炼的优质平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督查机制,加强党委对重大事项的督查,对所有支部开展政治体检;健全监督制度,发挥机关纪委和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组织开展二级巡察,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实行形态管理,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民主评议党员量化打分、组织生活会批评到位、三级联述以评促考。

二、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迎接建党百年的冲刺之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要求,用好一切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工具,创新盘活各项政府资源要素,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系统推动财政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现代财政管理体系,对冲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稳企业、推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支持高质量建设“三城一地”,为把嘉兴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财政政策扶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政策系统集成、精准供给,加快完善各项企业帮扶纾困机制。制定、落实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各项政策,加快政策兑现速度,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深化“三服务”“至少上门服务一次”活动,落实重点企业“面对面”走访、困难企业“一企一策”帮扶,助力企业渡难关、强信心、降损失。

(二)大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对接、辅导,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缓缴企业税费和社保费返还等政策。规范涉企收费执收行为,开展常规和专项检查,强化政策落实的监督。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跟踪评估,推动完善政策体系。

(三)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补偿机制,扩大银担合作覆盖面,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健全政府采购项目合同预付款制度,优化“政采贷”、履约保函等金融服务,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产业发展与上市培育相结合,以股改为切入点,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四)突出产业基金引导作用。筹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整合更多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源,以政府产业基金为引领,带动企业“转型+引入+培育”,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我市集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关键项目投资,支持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端科创载体落地嘉兴。

(五)保障首位战略实施。按照“全面落实年”要求,统筹资金政策,抢抓专项债政策“窗口期”,梳理、申报、储备专项债券项目,推动形成重大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的滚动接续效应,支持打好“四大会战”。通过配套补助、产业基金引导等方式,举全市之力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助力“嘉兴枢纽”融入“虹桥板块”,重点保障沪嘉城际轨道、通苏嘉甬铁路(浙江段)、市区有轨电车、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市区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推进,构建完善“海陆空铁水”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土地统筹和运营机制,建立土地储备出让和预算管理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支持城市有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健全投入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加快补齐“三农”重点领域短板,助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断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五优联动”试点提质扩面,着力推动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新一轮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实施“五美城镇”建设,打造特色集镇。落实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支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八)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加快兑现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支持推进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巩固拓展防控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落实稳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做精做细“大救助”保障体系,完善低保制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推动文化强市。

(九)推动财政平稳运行。注重宏观经济研判,回顾“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制定财政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收入监测分析,深入研判复杂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切实加强财政风险预警,合理把握组织收入力度和节奏,与GDP基本保持同步,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5%,大幅压减办展办会经费支出。统筹收支平衡、重点保障、规范运行,切实兜牢“六保”底线。

(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根据市域一体化改革要求,加紧调研,建立和完善财政配套政策。启动市区财政体制调研和测算,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强转移支付管理,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推进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基层财政管理,提升乡镇财力保障能力。

(十一)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四本预算与债务安排的有效衔接,发挥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作用,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激活沉淀资金,建立结余结转资金的常态化清理机制。完善资金、资产、资源的项目库管理机制,激活一批土地资源,绘制“宗地画像”,为城市建设挖潜;储备申报一批债券项目,建立动态更新的政府专项债储备库;保障推进一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重大项目跟踪稽查,建立前期做好资金平衡、中期优化审批流程、后期加快竣工决算的重大项目保障机制;处置盘活一批资产,用好行政事业单位房产清查结果,建立房产数据库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房产更大的价值,深度统筹调配政府资源。

(十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健全零基预算管理,严格落实预算编制单位的主体责任,增强预算约束力和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前瞻性。加大市级政府专项资金精简整合力度,严格控制新增专项资金,厘清责任边界,优化工作流程,建立资金拨付快捷、程序监管到位、信息共享对称、绩效不断提升的资金管理体系。优化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加大重大决策、重点领域、重点工程保障力度,原则上不再采取先确定总额再安排具体项目的办法。注重部门预算的顶层设计,做实项目库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改革预算项目库管理框架,大幅度压减项目数量,严格控制部门项目总量。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部门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激活部门沉淀资金、资产。

(十三)深化预算绩效改革。深入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科学构建管理机制,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突出强调成本效益,切实硬化责任约束。建立并开展对绩效目标的审核和批复制度,加大人大、财政对重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延伸到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十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升对监督工作的认识,融监督于管理之中,将监督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压实每一个处室、单位的监督职责,形成全局齐抓共管的态势。对扶贫、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注重重点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提升监管实效。强化与人大、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市县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

(十五)加强财政风险防控。妥善处理好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按照计划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不断巩固化债成果,确保风险等级保持在合理区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照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实施意见,助推县(市、区)加快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合理确定待遇水平,同步进行基金管理风险评估,强化防控措施。完善社保基金管理风险内控制度,寓内控措施于社保基金管理全过程。运用大数据技术,实行社保基金日常监管“网警”巡查,打击各类弄虚作假、骗取套取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

(十六)加强财政法治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减证便民行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升依法决策能力。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强化“互联网+监管”行政执法平台运用,确保“双随机”检查项目全覆盖,落实浙政钉“掌上执法”检查要求。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工作,依法处置信访和信息公开。

(十七)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加强财政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按照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制度,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归集共享等工作,加强与省财政厅的沟通协调,试点“预算云”,深化“核算云”“政采云”等省建系统运用,整合信息化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探索推进市、区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财政管理流程优化,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十八)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研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常态化传达学习重要会议、重要部署、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分担责任、机关党委(党总支)直接责任、党支部落实责任的“四责协同”机制。坚决完成巡察整改政治任务,巩固整改成效。深化政治生态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研判,定期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形成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常态。

(十九)完善干部培育机制。深化干部教育工作,注重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培养。伴随财政管理机制转型,让更多干部走出去,加强调研学习,不断拓宽视野,为财政接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打通处室(单位)信息隔离的藩篱,切实提升财政干部解决信息不对称、资金错配问题的能力。完善干部使用机制,坚持干部使用“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探索激励机制,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优化干部成长路径,通过基层锻炼等多种方式,安排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

(二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强化财政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团队领导作用,形成信息共享、沟通合作、相互成就的浓厚氛围,做到全局一盘棋、工作一条心。增强全局责任意识,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处室、单位目标任务清单,实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交流、年末有述职和考核的闭环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新入职和即将退休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提升财政凝聚力。

第2篇: 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

乡镇政协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政协的领导下,北宿镇政协联络室准确把握政协工作特点,全面落实镇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引领政协工作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动镇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四个坚持”抓引领,强化政协工作保障

镇党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始终站在“抓发展、建和谐、促统一”的高度,推动政协工作开展。一是坚持党委理论学习制度,重视加强政协知识、统战理论、各级政协工作意见等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政协意识,确保党委领导对路,有的放矢不外行。二是坚持党委副书记分工联系政协工作,积极为政协工作提供各项保障,为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解决困难、提供服务。三是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逐步形成制度,定期听取政协联络组的工作汇报,定期向委员通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政协委员知情知政、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四是坚持邀请政协委员列席每年的镇人代会,积极参与全镇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广泛协商,严格执行“三在前”制度,对于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主动协商于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执行之前。

 二、围绕“四个增强”抓建设,夯实政协工作基础

一是抓学习,增强素质。认真落实年初工作计划,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开展政协委员爱岗敬业教育、委员看发展等活动,进一步普及政协业务知识,提高委员业务素质和开展政协工作能力。二是抓宣传,增强意识。积极开展政协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办好政协宣传栏,广泛宣传政协方针、政策,促进政协意识的全民化、社会化。三是抓联络,增强合力。实行政协委员联系各界人士制度,坚持特殊群体走访制度,了解重点、掌握焦点、调处难点。四是抓党建、强活力。以非公企业党建为突破口,政协委员参与,以创先争优为主线,采取“镇领导联系企业、农村党支部与企业互联互建”等形式,切实抓好扶企解困和“两新”组织建设等工作。

 三、围绕“四个作用”抓履职,促进全镇科学发展

一是精心调研献良策。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反映的难点、群众观注的焦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委员视察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二是积极建言议好政。引导委员把促进发展做为履职资政,参政议政的着力点,积极参加镇里的各种会议,协商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镇总体规划等重要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撰写提案。对于委员提出的我镇范围内的意见建议,镇政协联络室跟踪督导镇各部门认真办理,要快结快办。如出警不迅速、在校教师办课外辅导班、养殖场污染、道路扬尘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提升政协委员对党委政府的信任,事件的办结也促进了社会和谐。三是大力招商上项目。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为突破口,把政协委员、各届人士带动起来,有力地推动了资源加速整合,项目加速洽谈,资金加速到位,企业加速生产。镇政协委员王德清积极与山东水发集团合作,总计投资6亿余元,建设铅碳电池生产项目和电池拆解回收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镇各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界人士成为建设北宿、发展北宿的重要力量。四是重点工作当模范。积极走访座谈,号召政协委员发挥各自力量做表率,当模范。镇政协委员张仰卫积极响应环保应急机制,严格执行限产、停产及料物覆盖等措施;镇政协委员姜召霞十年如一日的关心照顾学生学习生活,主动为每一名学生量体温,参与疫情防控;镇政协委员刘保猛立足岗位实际,推进数控加工效率提升;镇政协委员张凡丽认真做好每一笔药械使用记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在2021年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重视支持力度,努力开创镇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加大对政协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委员履职的先进事迹和重要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委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委员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崇高荣誉,时刻牢记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充分调动委员的履职积极性,激发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

二是增加调研视察活动,扩大委员参与面。活动是政协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活动将政协委员放在“主角”的位置,帮助政协委员知情明政,为在日常履职中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和全会期间撰写、提交高质量的提案提供条件,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创造能力。

三是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委员素质。及时开展全员培训,重点抓好新晋委员的培训,突出强调如何适应角色转换、如何履职、如何撰写提案等履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学习培训层次和水平,最终努力形成全面提高委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良好格局。

第3篇: 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深化“党建+”工作法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一是突出头雁带头学。武义县税务局党委带头祭扫徐英烈士墓、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截至目前,开展中心组学习10次,组织青年理论学习13次,将党史学深学透。二是营造氛围引导学。开展“奋进武义”精神内核大讨论等活动,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拍摄红色视频、改编红色歌曲,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三是完善制度督促学。探索“433”党建工作模式,制发“标准化建设指引”,深化税企党建共建,强化月度任务督促反馈。纳税服务股党支部获评浙江省税务系统“十佳基层党组织”。

(二)深化“一盘棋”的思想,在落实主责主业中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一是统筹兼顾抓好组织收入。全年累计组织税费收入76.15亿元,同比增长29.10%,其中:税收收入46.81亿元,同比增长9.83%;社保非税收入29.35亿元,同比增长79.27%。二是不折不扣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征纳沟通平台、电话辅导和入户走访等形式精准推送政策信息,提升政策落实的深度和广度。

(三)聚焦法治税务建设,在推进精确执法和精准监管中强化税收征管。一是积极稳妥完成最低计税价格调整。在前期调研和市局的指导下,委托第三方开展二手房及工业用地交易价格评估,完成最低计税价格调整上线工作。二是持续深化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和监督。开展“百日攻坚”,完成全部32870份票证检查,未发现贪污、截留税款问题。深化税务系统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和网格化内控管理平台运用,保质保量完成疑点整改任务。三是率先完成土地增值税“年内必清”项目集中攻坚。成立4个攻坚小组,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内外协作,坚持底线原则,率先100%完成“年内必清”项目清算工作。四是不断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强化电子发票推广,顺利推进出口退税新系统上线、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出口货物单证备案数字化等重点改革任务。

(四)聚力“办实事、解难题”,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一是持续推进服务模式升级。进一步完善导税服务,探索建立导税考评机制,落实首问责任制,定期评选服务之星,不断强化主动服务理念,提升纳税人自助办税体验和能力。二是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远程协助等,推出“延迟服务”和“午间值班”随时为纳税人解答疑难。组织“青创伙伴”“税宣进校园”“勤俭嫂话税收”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税收舆论环境。三是助力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持续深化税银合作,今年以来,新增674家企业通过税银互动获得银行信用贷款5.8亿元。

(五)坚持“实干为先”,在优化岗责配置中打造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持续深化文明创建,选树先进典型,先后荣获金华市“模范集体”等10多项荣誉,涌现出全国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10余名先进典型,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六)开展多维度防控,在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中强化廉政监督。一是“事前提醒”。健全“周一夜学”“主题教育”“警示教育”常态化教育机制,党委书记和纪检组长先后廉政谈话24人次,营造“不敢腐”的氛围。二是“事中监督”。设立廉政监督点,每月走访纪检监督员,每周纪检联络员全覆盖检查,“随干入企”发放廉政监督卡383份,树立主动接受监督的良好形象。三是“事后回访”。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检查、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廉政回访,针对各专项治理活动累计实地走访企业24户、电话回访180户,守好廉政监督防线。

二、2022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为主线,以推动“六大工程”为抓手,积极对接数字化改革要求,围绕市税务局和武义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结合武义实际努力在深化党建引领、统筹组织收入、强化税收征管、优化营商环境、抓好队伍建设等方面展现新的作为。

(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武义红色资源、历史积淀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深化支部规范化建设,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考试,开展特色亮点工作“晒拼创”活动,以“综合一体化监督体系”为指引,强化重点工作监督落实。将荣誉创建作为提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在已有荣誉的基础上总结提升,下一步,努力争创全面青年文明号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为争先进位贡献力量。

(二)强化分析预测,保障组织收入平稳有序增长。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严格落实省市局各项组织收入工作要求,做到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费。进一步强化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统筹把握进度节奏,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开展精准支持和服务保障,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改造,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强化征收管理,切实提升服务地方发展水平。贯彻落实《意见》相关要求,积极对接数字化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与低散乱污整治办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作,深化行业模型应用,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低散乱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围绕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维度广、深度强的税收经济分析,特别是税源结构分析,做好“税眼看发展”文章,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四)强化智能服务,持续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探索打造“双云平台”,“云座席”保证100%接听咨询电话,组建“专家答疑群”做到“一键受理、一办到底”;“云存储”汇总分析高频咨询问题,制作解疑宣传作品,实现“扫码自学”,不断提升纳税人“网上办”“掌上办”水平。组建税企青创伙伴、驻企党建联盟、助企帮帮团等服务团队,针对不同企业类型提供专家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精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解决涉税难题,确保税收辅导有深度、纳税服务有温度、政策落实有力度。

(五)强化人才培养,不断促进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在充分调研、谈心谈话的基础上,适时稳妥开展岗位调整,搭建青年干部成才锻炼平台,缓解人才、干部脱节的现象。针对青年干部逐年增多的情况,常态化组织开展业务能力提升考试,继续深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业务骨干、股室负责人传帮带作用,探索开展以师徒为单位的实时指导、定期研讨、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青年干部快速成长。

(六)强化点面结合,扎实提高纪检监督管理质量。做到整体布局又突出重点。一方面,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正风肃纪检查,继续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重点。另一方面,围绕“四风”多发易发问题,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明查、暗访、调研等多种手段提高发现问题的准度和精度,形成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发展的监督闭环。

第4篇: 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

2020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总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四个XX”建设,高质量发展蓝色海洋经济、高质量建设特色美丽海岛,立足“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中心工作,积极谋划、扎实干事,有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98亿元,增长1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4.16亿元,增长32.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14亿元,增长16.9%。

2020年,财政国资各方面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一)抓好增收节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抓统筹协调,完成组织收入任务。科学研判财税形势,继续加强财政和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分析、预测税收征管体制调整对收入的影响,积极消除不利因素,努力挖潜增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扩大税源,吸引企业入户XX,坚持抓大而不放小。规范非税征管,依托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构建一体化收缴体系,提升收缴效率,全年非税收入(含社保基金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31.2%。

二是抓资金争取,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结合我县发展需求,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切实增强地方财力保障。2020年向省财政厅争取到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主要用于我县海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美丽海岛建设项目、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小城镇环境整治建设项目,有效缓解我县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现状。

三是抓支出控制,厉行成本节约理念。积极推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细化公开部门“三公”经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财政支出管理和行政成本控制各项规定。建立部门存量资金与预算挂钩机制,加大历年专项资金结余的清理力度,对单位历年安排的结余资金进行整合,做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和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收缴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保重点优结构,惠民工程持续推进

一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7.74亿元,城乡社区支出3.19亿元,重点支持“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旅游及特色小镇建设、美丽海岛打造等项目,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继续落实和完善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教育支出2.56亿元,增长0.8%。加强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全力支持校舍维修及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等。深入推进文体惠民工程,保障重大文体宣传活动。全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50亿元,增长12.5%。重点支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美丽乡村环浙骑游、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举办。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推进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发展。支持渔农村文化礼堂新建、提质升级等。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医疗保险和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全年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1.89亿元、2.06亿元,分别增长9.3%、8.3%。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安排就业和再就业资金1878万元,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安排300万元用于我县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人均财政补助部分分别提高280元和200元。继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补助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55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排8000余万元用于我县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运行。

三是助推绿色生态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2020年共安排“美丽海岛花园微城”建设资金2.35亿元,进一步改善海岛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支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违法建筑拆除、老旧小区和危房治理、水环境质量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的有序推进。深化美丽海岛建设,支持美丽海岛攻坚提升工程,加大“五水共治”、垃圾外运和垃圾分类保障力度。重点支持海岛生态建设和绿化彩化工程建设,提升海岛生态景观。

(三)服务经济发展,产业扶持创新有为

一是推进PPP项目运作,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模式)的应用,联合县交通局等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我县国省道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签订了投资协议,并于10月17日举行了开工仪式。同时,我县第二个PPP项目海岛供水提升工程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做好农业科技示范试点建设工作。农业科技示范试点(循环有机农业)项目积极推进,确定了《枸杞乡贻贝产业综合体试点示范建设项目(第六产业)实施方案》,由枸杞乡和县国投公司共同组建枸杞乡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县财政已下拨省补专项资金1500万元,着力助推产业发展。

三是推进经济薄弱村解困增收。发展壮大经济薄弱村,整合各类财政补助资金2432万元,依托抱团发展和联建联购物业的扶持方式增加经济相对薄弱村收入。项目总投资2770万元,2020年起年均租金收益140余万元。目前该物业增值明显,购置时协议价8500元/平方米,现价16000元/平方米,增值2350万元。我县经济相对薄弱村基本摘帽。

(四)加快改革发展,财政体制不断完善

一是完善乡镇财政体制,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开展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调整,制定出台《XX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围绕财权、事权、财力三个要素,通过科学划分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实行收支挂钩与鼓励发展等措施,充分体现财政统筹能力与项目资金绩效,发挥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科学理财的能力,充分调动乡镇做细、做实、做快重点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规范全县公款存放,提高闲置资金效益。制定出台《XX县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于2023年7月、9月开展两期公款竞争性存放。公开发布招标公告后,由县财政、审计、人行、发改、派驻纪检组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已投标的六金融机构进行审查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择优确定中标银行并发布中标公告,并由各中标金融机构出具廉政承诺书。同时,加强后续监管,明确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职责,确保公款竞争性存放的阳光规范运行。

三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提升财政服务效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财政服务供给端的延伸,积极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围绕“改革指导清单”和“服务清单”,积极组织征询活动建议,明确“所有预算单位必须走访到位,所有预算政策和改革措施解读、辅导到位,对所有预算编制业务开展精准辅导”。同时,做好问题收集工作,主动了解预算单位服务需求,掌控服务重难点。对预算单位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梳理和汇总,针对性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

四是进一步完善国企监管制度。制定出台《县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完善县属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机制,规范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国企职工工资分配和管理机制。拟定《进一步完善国企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规范县属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及岗位定员标准,建立合理规范的企业薪酬制度,加强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控。

(五)防范财政风险,监管效能有效提升

一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核查总数、科学分类、科学分析的基本原则,对全县政府性债务逐笔进行查核总数,全面摸清摸准债务底数,经核查,我县无隐性债务。

二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2023年收缴各类专项资金5200万元。

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2023年,在继续推进“政采云”应用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采购单位“专管员”制度,提升政府采购领域的内控建设,强化风险防控。结合实际案例,积极探索政府采购领域供应商投诉处理的程序。并利用“政采云”上线的契机,向全社会征集政府采购评审专,努力探索评审专家管理的程序。

(六)强化素质提升,自身建设不断强化

一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局党组、局中心理论学习组、各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教活动,提升党员群众的政治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指导,继续推进“三会一课”制度的有效落实,坚持推进党员民主评议、问题查摆、党费收缴、预备党员发展、党务公开、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党内各项组织生活的常态化与正常化,营造党建工作“新生态”。

二是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组织开展“最窗口人”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活动,宣扬正面典型,凝聚榜样力量。培育机关文化,常态化抓好蓝海读书社、篮球队、足球队等兴趣团队建设。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义务献血”等各类活动。

三是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制订《2023年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效能作风建设责任书》。注重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廉洁自律要求。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强化个人日志式管理,抓好机关纪律建设。

二、2023年的总体工作思路

(一)抓服务大局,提升组织收入能力。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改革方向,加强收入分析、预测。积极培育涵养地方税源,坚持部门联动,在收入组织、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上,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积极广聚税源。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和培养,加大对航运业、建筑业、商贸业等扶持力度,壮大县域经济。

(二)抓民生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统筹推进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加强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保障,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文化惠民体育惠民工程,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财政支农惠农扶持力度,优化政策扶持方向,将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支持重点和支持方向调整到“保供给、促增收、优生态”上来。

(三)抓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提高财政统筹使用能力。继续深化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提升财政管理透明度。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政府采购信息化等“提速增效”改革。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乡镇财政体制管理,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四)抓政策扶持,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推动项目资金整合,统筹使用各类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推广运用PPP模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加快推进政府产业基金运作,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在“丽海岛”建设及渔民转产转业中的产业引导和撬动功能。

(五)抓从优管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进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强化业务骨干、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发挥退岗干部“以老带新”作用等,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切实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和作建设,推动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ziranzuowenzhuanti/42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