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家乡】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党史故事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党史故事1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住进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莲芝怕他年岁大了,受不得风寒,就将自己在延安大生产中劳动所得而积攒下的钱给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就骗他说只花了二三十元钱。过了些时日,董老又向何莲芝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

  何莲芝依然没有改口说:“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摇了摇头说:"你呀,骗我还说我不相信你,你自己看看。"说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标价。何莲芝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何莲芝买帽子时,没有注意到帽子里还有标价。

  之后,董必武在开党员生活会的时候,还专门拿这个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评,并写了一个横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

  掩卷而思,一个小故事,道尽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精神;一个小故事,直击心灵,发人深省。我们现代人在面对众多诱惑和欲望的时候,如果能如同董必武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一样,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然会是那个坚定信仰,奋勇前进的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面对浩瀚无边、蕴藏万千的党史,党史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的执着;“半床棉被”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焦裕禄的故事让我们读懂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

  党史中的“小故事”蕴含着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密码”,值得每一名共产党人从中传承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家乡的党史故事2

  今年是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我们党激流勇进的过去90年的艰辛历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都鞭策着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去带动身边的更多人去向党的先进层面看齐。

  迷茫中,我也曾不断地思考生命的真谛。在学校这座熔炉里,生活和周围的人告诉我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祖国的事业中,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间逝去,也同样会放射出璀璨绚丽的光彩,我的思想就这样在经历了恐慌和冲击后不断前进着。猛然回头,我才发现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党史始终在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她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

  “加入中国共产党,”困难、不断壮大的历史。实现人生价值!

  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新中国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是共党员真抓实干取得的,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伟大称号,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真正含义,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党的教育为我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年轻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帜和明灯,让我执着于这样的选择和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作为文传学院第一支部的党支部副书记我更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身边的小事中去体现学生党员的指导性和先进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先驱者的脚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革命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这神奇的土地,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将这份红色渲染的更加灿烂。我的血管里奔流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年轻的誓言是我的墓志铭:自我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强党性,同党和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兴旺发达。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企图诱使我们偏离对理想的追求,但是正如月亮靠借来的光华可以光芒四射,但却无法像太阳那样为迷失的路人指明方向。我们也决不会让诱惑迷住我们的双眼,迷失正确的前进方向,偏离真正符合自己的人生轨道,因为我是党和人民的儿子,总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进。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在这特殊的一年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加强政治修养,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家乡的党史故事3

  1963年岁末,周恩来、陈毅一行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为期九天的访问。经过了民间活动、官方活动,加上阿方举行的跨年晚会后,已经是除夕之夜的凌晨四点了。

  -的翻译范承祚在四楼的办公室里整理好一天的翻译文件资料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四十分。他蹑手蹑脚地下楼,准备回到位于房间隔壁的他的卧室。

  就在他尽可能放轻脚步怕吵着时,一声无比亲切熟悉的声音传来:"小范啊,怎么还不休息啊,明早还有事呢。"

  定睛一看,只见身披旧尼大褂,站在走廊尽头和警卫员在谈什么事。他不理解为什么说明早还有事,因为明天是大年初一,而且经他翻译的行程安排表上,明天上午是没有活动的。但是小范也没敢多问就回房了,累得合衣躺下,领带都没有解开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朦朦亮时,的换班警卫就把小范叫醒了,"快起来,等你呢。"一看表,才早晨五点多,他想起凌晨说的"有事",就敢忙爬起。

  来到大厅,看到已经穿戴整齐的周,神采奕奕,风度翩翩地从行宫的汉白玉台阶上拾级而下,完全看不出他已经连续参加了几天的活动,而且很可能昨晚又是一夜没合眼。

  金碧辉煌的大厅经早起的工作人员清扫收拾,已经又焕然一新,想象不出两个小时前这里刚办过一场盛大的狂欢。此时大厅几乎没有任何人,显得很安静。

  可就在刚走到了大厅里,大厅的门竟突然打开了,涌进来几十号阿尔巴尼亚行宫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一大清早做完打扫后,没想到来自中国的也这么早就起来了。

  于是他们惊喜万分地涌到的身边,都想一睹周的风采。而似乎并不吃惊,他一个个地与这些清洁员、厨师、接待员、仓库保管员等握手问好,给他们拜年。有拿着簸箕的清洁女工局促地站在墙角,不好意思上前,也一并地上前握手,表示感谢。

  这时,小范才明白说的"有事"原来是这么回事。特意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没有任何事先安排的情况下,来给阿方的工作人员拜年。

  遗憾的是,因为现场没有任何中方和阿方的官员,也没有中外记者,所以这温馨的一幕,没有留下任何图片和报道,只是在这些工作人员的心里,留下了永远值得回忆的感动。

家乡的党史故事4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家乡的党史故事5

  从1921年至2021年,我党迎来百年华诞,从民国时期到今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向前,斩荆棘,破巨浪,击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解放战争,击溃了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时至今日,祖国愈加强大,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

  我的家乡,洛阳市新安县曾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红色根据地,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家乡的红色故事和党史吧。

  一、新安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和新安籍的第一个中共党员。

  1926年春,中共豫陕区委委员王克新按照中共中央北平特别会议精神带领黄文庆、宋子荣、石开等同志来新安开展工作,于同年3月组建国民党新安县党部,7位委员中5位中共党员。1927年春,建立了中共新安支部,该支部在当时属于中共洛阳特支,1927年6月归属中共洛阳县委。

  中共新安党支部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播向新安大地上的一颗革命种子,它宣传发动群众,建立群众组织,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当时和以后新安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安县籍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王励刚。王励刚,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1924年经蔡和森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1929年回河南工作,1930年担任河南省委委员,“九一八”事变后,该任巡视员,先后到郑州、孟津、济源、洛阳等地指导工作。王励刚曾两次被捕,第一次是在1927年秋,他担任长江下游学生军总司令,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期间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押在上海漕河泾监狱,后经保释出狱。第二次是1932年8月初,王励刚在郑州参加中共河南省委会议,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8月20日,王励刚与吉国桢、郑曼石等14名共产党员在开封西门外就义。【1】

  王励刚作为新安人民觉醒的先驱,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把中国引入光明大道的梦想,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悲哉!壮哉!可叹!

  二、抗战人物史。

  李之放,新安县仓头镇张村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无能和黑暗,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沉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也使他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昨夜浮云梦,今朝落雨愁;洛阳千里远,远在白云头。”他写的这首诗就是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后来,李之放接触到中国共产党,感到中国共产党实乃救国之党,共产主义实乃救国之策,于是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日寇占领华北,进逼豫西,国民党摆出抗日的姿态在新安成立河防大队,李之放打入河防大队,担任三中队的指导员。7月,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他改任地下党县委书记。他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发展壮大党的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望风而逃,37天连丢38座县城,5月13日新安县城沦陷。5月,党中央发出了迅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指示。随后,从太行区、太岳区先后派出数支武装力量经新安进入豫西各地。此时,尚在延安一带的李之放为南下部队提供了不少情况,后又于1945年初随王树声、戴季英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回到家乡新安。不久,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在八路军的协助下,正式成立了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他被任命为首任县长,这是新安县最早的县级人民政权。同期,还成立了完全由我党领导威震豫西的地方抗日武装——黄河支队,他兼任司令员。黄河支队下设三个大队,驰骋在以洛(阳)孟(津)新(安)为中心的豫西广大地区,历经近百次战斗,为夺取豫西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之放任新安县委住所

  1992年7月27日,李之放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8岁。他一生酷爱读书,藏书颇丰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将他藏书2000余册捐给了家乡新安县图书馆,慷慨无私!

  李之放生前出版东恒诗词集

  三、北岳抗战遗址和养士村的地下“红色堡垒”。

  北岳抗战图

  北岳伏击战,1946年3月26日,李之放率领黄河支队协同八路军六支队三个连,在北岳村伏击从孟津横水来犯的日伪军500余人,一举歼灭日军石桥中队官兵70余人,伪军百余人,开创了豫西地方武装重创日军正规部队的先例。从此,日军龟缩在横水、新安县城、铁门三个据点,一直到投降为止。而我军则纵横无阻,在他领导下,新安各区乡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武装也相继建立。同年5月,还粉碎了渑池上官子平叛变(豫西事变)波及新安的事件,果断处决了与叛军有勾结的黄河支队一大队长徐秉章等人,稳定了军心民心,巩固发展了新安抗战形势。

  北岳抗战图

  望着北岳抗战遗址的纪念碑,我眼前仿佛看到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与日伪军战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地下“红色堡垒”养士村,日本侵华时,横水镇被日军占据。为了抗日救亡,详细掌握敌方情报,根据养士村的便利条件和群众基础,我党慎重选择以养士学校为基地,派地下党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受党的重托,由本村河南大学学生张耀堂同志回养士学校任教。他主动与地方党组织密切联系,同校内外师生和进步人士秘密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为地下党计划在养士学校有组织性地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学校成为了活动在敌人心脏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地下党员和交通站同志深入虎穴,搜集情报。对来往路过此地的21名联络员和地下交通员、地下工作者前后30余人负责接送,对重要情报千方百计及时送往延安等地,确保万无一失。

  养士村地下党组织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将人民与自身紧密结合,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广大利益,是深入群众的方式之一,直到现在,党依然和我们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家乡的党史故事暂且写到这里,回首过往,悲壮却绚烂,展望未来,奋力拼搏吧!同志们!

家乡的党史故事6

  我看了《小兵张嘎》这本书后,深受教悔,这本书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小男孩张嘎与他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奶奶牺牲在了鬼子的枪上,八路军侦察连长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八路军连长,

  张嘎厉经苦难,终于找到了八路军战士,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书中的小兵张嘎,它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不畏艰苦的精神都令我受益很深。还记得张嘎在面对那个日本胖翻译时,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沉着镇定、无所畏惧,有着超过他自身年龄的沉着勇敢,他的行为,令我赞叹不已。当他奶奶被敌人杀害后,他也能独立生活,这种自强独立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的和平年代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辈和烈士用身躯与鲜血换来的看看嘎子,再看我们现在的孩子,同样是十几岁,可是,他却吃不饱,穿不暖,更不要提上学读书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嘎子却仍能保持乐观勇敢地生活着,战斗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贞察员战士。

  而我们呢?还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更有着一些小皇帝,衣来伸,饭来张口,整天对着父母大呼小叫的,把父母和老师对我们所有的爱当作一种负担,觉得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不知道感恩,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假如有一天,当我们遇上突发事件,需要自己面对困难时,那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是一蹶不振?还是放声大哭?还是是大叫爸妈快来帮我?还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灰心丧气?失去斗志?这些是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的了!

  做为21世纪少年的我们,不愿意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做高尔基笔下那勇敢的海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我们要经历雨雪风霜,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意志,长大成为对国有用的人,使祖国不再饱受欺凌。在今的学习生活里,我会处处以张嘎做榜样,做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祖国,勤奋好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ziranzuowenzhuanti/42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