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旅游】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精选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2010年,海南省政府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体育产业列为海南重点培育的八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选择,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赛事也因此备受关注。在海南能够举办的各种类型的赛事中,海上体育赛事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海南是海洋大省,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对其海上赛事寄予厚望。那么,海南海上赛事面临的形势怎样?其市场前景如何?发展出路何在?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在综合评估分析海南举办海上体育赛事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之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一、海南海上赛事的SWOT分析

   (一)海南海上体育赛事的优势(Strength)

   1.得天独厚的海上体育资源

   海南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海洋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省份,海上体育资源极为丰富,堪称国内一流,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海南岛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洋中散布200多个岛屿,岸线总长约1823公里,沿岸良港遍布,地理形态多样,既有平缓宽阔的海滩,也有波急浪大的海湾,适合举办各种类型的海上体育赛事。而且,海南海洋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海洋景色宏伟秀丽,人们在参与海上体育赛事的同时,也在经历海洋观光的美好体验,这无疑使其海上体育赛事更具吸引力。

   2.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的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海口美兰和三亚凤凰两大国际机场、东线和西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码头船运构成发达顺畅的立体交通网络。沿岸各地高档旅游景区密集,五星级酒店星罗棋布,通信、供电、供水等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开展海上体育赛事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上体育项目成绩突出

   海南凭借海上体育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将帆船帆板培育成为全国领先的海上体育项目。帆板项目在第9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帆船项目在第10届全运会上夺得桂冠,帆船帆板成为海南竞技体育的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高水平的海上竞技运动不仅有助于提高海上赛事的影响力,而且能不断地为海上赛事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4.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效应

   海南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建设这样一个全国独此一家的国际旅游岛,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和国家的特殊政策支持相结合,在旅游业发展创新中独树一帜,充满感召力、影响力和诱惑力,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国际旅游岛俨然成为海南最大的品牌”。“在这个大品牌下,海南多面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1]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是海南海上体育赛事的宝贵资源,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海上体育赛事自然被赋予国际旅游岛品牌的内涵和价值,获得更大竞争的优势。

   (二)海南海上体育赛事的劣势(weakness)

   1.海上体育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

   海上体育基础设施包括群众性海上体育设施、海上高端休闲体育设施、海上体育赛事设施,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交通、水电、环保、安全设施等。目前,海南的高端休闲体育基础设施游艇码头的建设正在按规划展开,紧跟高端旅游开发的步伐,但是,群众性的及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用的海上体育基础设施却非常落后。除滨海旅游景区内的主要为游客准备的海上体育设施外,可供普通群众使用的海上体育设施极为少见,功能较为完备的能够举办海上帆船赛事的设施只有2012年初投入使用的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一个,海上项目训练基地也只有条件简陋的海口市西秀海滩帆船帆板训练基地一个。海上体育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群众体育、竞技运动及体育赛事发展的要求。

   2.海上体育的群众基础还很薄弱

   主要表现为:一是参加海上运动的人数很少,即使是沿海居民,经常从事海上运动的人也不多。二是体育项目内容单调,人们通常只是在海边游泳,沙滩排球、足球等设施较为简单的运动还未普及开来,滑水、帆板、冲浪等运动更是极少数人的选择。三是缺乏海上体育赛事、节庆的衬托,至今为止,海南几乎未组织过群众性的海上体育赛事和节庆。海上体育的群众基础薄弱对海上体育赛事发展极为不利,因为没有广大群众的热爱和积极参与,海上体育赛事就难于聚拢庞大观众群体,形成浓烈的比赛氛围;没有群众旺盛的海上体育需求,海上体育赛事的市场也不可能形成气候,发展壮大。

   3.赛事发展的思路不清晰

   当前,海南对国际体育赛事充满渴望,总是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国际赛事争取到手,对自身赛事资源的局限性认识不够。海南体育赛事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在数量众多的体育赛事中,到底哪些赛事最适合自己?在适合自己的赛事中,哪些应重点培育?各种赛事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对这些问题还不能给出明确清晰的答案。赛事发展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确,导致精力分散,赛事资源难于得到集中有效利用。

   4.赛事管理体制机制滞后

   近年海南举办的国内外体育赛事逐年增多,然而,这些赛事几乎全部由政府主办,相关企业则只起辅助作用,而不是相反。在国内外赛事内容变得日益丰富,赛事经常性、持续性地进行的情况下,这种在体育赛事中政府当主角,企业当配角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显露无遗。首先,政府主导和管理赛事,赛事资源就不可能实现优化配置,赛事本身及相关的商业媒介、体育用品等无法充分获利,因而不能实现赛事效益最大化。政府热情高涨,为体育赛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或更为糟糕。其次,政府主导和管理赛事,不利于海南职业体育市场的培育。政府唱主角,企业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就难于成长壮大。现有体育管理体制已成为海南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海南海上体育赛事的机会(opportunity)

   1.我国进入体育消费快速增长期

   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①以此估算,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人均GDP均已达到1.2万美元[2]。当年,海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15.29亿元,人均GDP也达到了4400美元。我国人均GDP突破四千美元大关,意味着民众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今后收入中用于享受方面的消费比例将明显增大,体育需求也将更加旺盛,体育消费将迅速增长。海上体育赛事,由于其极具观赏性,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蕴藏的商业价值巨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旅游要素进行国际化改造的过程,是不断提高旅游岛软硬件建设的国际水平的过程。随着旅游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海南不但会在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逐渐与国际要求接轨,而且会在政府转型和提高效能、接待服务设施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而这些也正是举办高水平的海上体育赛事所需要的条件。毫无疑问,国际旅游岛建设越是深入,其对海上体育赛事的促进作用愈加显著。

   3.已初步具备发展的基础

   海南省政府对体育赛事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为体育赛事举办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近年来海南成功举办了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岛帆船赛、金椰子高尔夫球赛、国际海钓精英赛、2011—2012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事三亚站赛段比赛等一系列赛事,证明了海南具有组织举办世界级赛事的能力,在积累国际赛事的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海南体育赛事的独特魅力,扩大了海南体育在国内外的影响,为海上赛事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铺垫。

   (四)海南海上体育赛事的威胁(Threats)

   1.内在威胁

   首先,财力缺乏始终是困扰海南海上赛事发展的重大问题。海上赛事设施建设耗资庞大,但是,目前海南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劲,财力非常有限,还难于承受海上赛事基础设施高标准规模化建设的重担,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海上赛事发展的步伐。其次,当前海南体育赛事人才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海上赛事的竞争力。赛事管理和服务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对赛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服务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人才培养和科研技术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在今后较长时期,加强人才和技术两大软实力的培育将是海南赛事发展的急迫而艰巨的任务。再次,存在赛事经济效益过低和赛事资源巨大浪费的风险。海上赛事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益自不必说,但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海上赛事通常是没有门票收入的赛事,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赞助商、电视转播权转让、与赛事有关的专利转让等,这对赛事经营者的组织管理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经营管理过程稍有不慎或受意外不利因素的干扰,就有可能出现亏损。此外,由于海上体育在海南群众中还未开展普及和形成气候,今后能否确保比赛场地和专业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比赛场地和专业设施的利用率过低或被闲置,就会造成赛事资源的巨大浪费,损害赛事的长远效益。

   2.外在威胁

   海南海上赛事面临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在国内,我国沿海的上海、青岛、厦门、日照等城市都在争相发展海上赛事,都是海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青岛为例,这座号称“帆船之都”的滨海城市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也是2008—2009年度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第五赛段的出发地,目前不仅具备全国最好的海上体育训练和比赛基础设施,而且海上体育和赛事的人才和科研实力十分雄厚,拥有“17个海洋科研机构,国内唯一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和全国一半以上的海洋科学家”[3]。在国外,世界海上赛事的竞争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美国、西班牙等国,这些国家开展帆船等海上体育赛事已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德国“基尔周”国际帆船赛至今已有100多年,海上体育赛事设施先进,赛事水平一流,赛事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牢固,海南目前还无法企及。

   二、海南海上体育赛事的发展战略

   (一)确立建设世界著名海上体育赛事之岛的目标定位

   建设世界著名的海上体育赛事之岛,就是要把海南建设成为海上体育赛事设施世界一流、赛事管理和服务与国际接轨、海洋体育文化浓郁和赛事风格独特的海上体育赛事举办地。这一目标定位既充分依据海南自身的海洋自然资源条件、体育产业政策和体育赛事市场需求趋势,又与海南建设国际化的休闲度假旅游之岛的战略要求相一致,符合海南实际。这一目标定位的确立,有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体育赛事资源特别是海上赛事资源,集中精力推动海上体育赛事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海上赛事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树立个性鲜明的海上赛事品牌

   从赛事资源布局、建设投入、人才培养和科研、宣传展示等方面培育赛事核心竞争力,塑造个性鲜明的海上赛事品牌。一是进行研究论证,遵循有利于赛事开展、有利于增强赛场设施财政活力、有利于群众体育普及、有利于旅游客源均衡分布的原则,科学规划帆船、帆板、冲浪、海钓等赛事在岛内的布局。二是围绕海上赛事的长远发展吸引国内外投资,修建专门设施,培养专门人才,做专门技术准备,努力将其打造成海南特有的、比赛条件优越的、赛事水平最高的、世界上其他地方难于替代的赛事。三是通过推动海上赛事与旅游、会展和民俗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以港口、海湾、岛屿、民间传说的名称为赛事冠名等途径,给赛事注入海南元素。

   (三)以沿海渔乡海上体育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促进海上体育大众化

   制定沿海渔乡海上体育发展规划,加大对渔港渔村的体育投入,加快建设和改善群众性海上体育场地设备。加强群众体育的组织和管理,为群众提供海上体育培训和指导,鼓励和支持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海上体育比赛和体育节庆,营造风情浓郁的海洋民俗体育氛围,促进群众海上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渔乡海上体育建设,弘扬海上体育传统文化,形成海上运动的潮流,促进海上体育在岛民和游客中开展普及。

   (四)以赛事体制改革为动力激发赛事市场生机活力

   适应体育赛事市场化的形势要求,全面推进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扫除体育赛事市场的障碍,拓宽市场空间,增强市场的发展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关键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的管理体育的职责范围和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关系。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法规政策,规范赛事行为,调节赛事资源分配,创设和谐的赛事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为赛事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和财政资助,而体育赛事的经营管理则应全部交由企业运作。此外,政府还可采取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海上运动研究基地,以及支持成立冲浪协会、海钓协会、游艇协会等群众性海上体育组织等方面的举措,构筑体育人才和体育科技基础,积累海上赛事软实力。

第二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一、乡村旅游篷勃发展的背景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社区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为游客提供文化探秘、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旅游、体验旅游、观光农业、住宿、餐饮、购物等综合活动为目标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乡土民俗、领略自然风光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

  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适应了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乡村旅游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国家旅游局1998年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9年推出了“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形成了一股乡村旅游热。2004年国家批准了203个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并且制定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今年,我国将取消“五一”长假,人们的假日消费将由“冲动式”集中消费转为“分散式”理性消费,可以更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真正享受到旅游的乐趣,周边乡村的周末短期度假、休闲旅游将是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热点。

  各地、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格外重视,纷纷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对策。江苏淮安召开的《淮安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论证会,为淮安乡村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期提高淮安旅游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盘活淮安旅游业。

  二、淮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淮安是江苏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强市,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

  淮安地处江苏北部平原腹地,全境属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结合部,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农村人口差不多占了全市总人口的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的发展是关键。

  乡村旅游极大地影响和激发了农民转变固有观念,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甚至在田地里耕作、采摘、体验打鱼都变成了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将单纯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增值渠道。

  (二)淮安有风光秀丽、底蕴深厚的乡村旅游资源

  根据淮安的旅游发展规划,淮安市旅游产业区域空间布局为:以淮安名城名人综合旅游功能区为中心,以盱眙山水名胜旅游区为辅助中心,由洪泽湖渔乡与百里古堤风光旅游带联结“双核一轴”式区域旅游核心集团;以及金湖苏北水乡生态旅游区、涟水千年酒乡与生态休闲旅游区。从布局中我们可以发现,淮安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境内郊区和农村,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构成了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游客可以领略乡村自然风光、观赏乡村民俗风情、品味乡土文化艺术、体验乡村传统劳作。

  淮安农业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已涌现出以铁山寺森林公园为代表的一批4A级景区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还计划在“十一五”末,将建成10个以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点)。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和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铁山寺的“农家乐”、金湖白马湖的“渔家乐”、洪泽的“水上人家”等,吸引了众多上海、杭州及周边省、市的游客。淮安市乡村旅游市场辐射面越来越大,接待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占全市旅游业近1/4。

  (三)淮安有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区位交通和客源市场条件

  现在,淮安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沪高速、同三国道、宁连高速、徐淮盐高速、宁宿徐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从江苏新沂到浙江长兴的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等河道纵横交错,洪泽湖、白马湖镶嵌其中,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淮安是江苏腹地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与一些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南下北上,西进东出,非常便捷。正在研究规划中的加强与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的合作,联打造“江苏旅游新三角”,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将增强苏北旅游区域竞争力,农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宽阔。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看法

  和全国乃至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应该说乡村旅游在淮安的发展起步是有些落后的,还处于边摸索、边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发展还没有成规模,上档次。经过有关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淮安乡村旅游发展应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淮安市正在编制《淮安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旅游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规划,找准淮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为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方向。在科学调查研究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出区域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淮安各地实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劳动自助型、民俗民居型、观光游览型、康体娱乐型。

  (二)重点突破,有序推进

  配合新农村建设,抓住各处资源特色,确定不同的发展时序,开发重点,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发展。淮安乡村旅游发展要率先突破铁山寺的生态休闲“农家乐”、金湖白马湖的“渔家乐”、金湖荷花节万亩荷花荡、洪泽水上运动会、洪泽的“水上人家”等开发重点,根据资源、市场等条件,围绕“双核一轴”旅游总体发展格局,点轴扩散,带动全市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旅游是一种产业,各种生产要素整合,形成合力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有效整合,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社员股份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经费保障。政府有关部门如农业、林业、文化、公安、工商、交通、旅游、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四)挖掘内涵,提升品味

  深度挖掘本地人文、民俗、历史内涵,突出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为乡村旅游注入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盱眙龙虾节、中国淮安美食节、洪泽湖开渔节、中国金湖荷花节、涟水今世缘酒文化节、涟水白鹭节等节庆,京剧、淮海戏、淮剧、河蚌舞、花鼓、金湖傩戏、秧歌、香火戏等风俗表演,农民画、剪纸、刺绣、编织等民间工艺,茶馓、桂花麻油、鸭血粉丝、洪泽湖大闸蟹、银鱼、木鱼石等土特产,这些都蕴含着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特色,怎样深入发掘、策划和包装,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是淮安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需要指出的是,淮安名片之一“运河之都”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宣传的口号,其魅力更应该通过沿途历史及乡土文化、民风民俗、历史遗迹、自然风景表现出来。2006年在运河沿线15个城市发表了《运河沿线旅游合作宣言》,笔者认为,要进一步组织运河沿线城市一起开通运河特殊旅游航线,在游客航程中展现运河文化。

  (五)强化管理,提高服务

  一是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农户的业务培训,提高科学管理、经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二是以开展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评定和星级农乐评定为抓手,逐步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提高对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注重加快道路、停车场、厕所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六)加强宣传,拓宽市场

  旅游市场需要宣传,乡村旅游也是如此,“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早已过时。要把旅游联合营销宣传推广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通过包装组合乡村旅游精品,策划推荐线路,组织或承办大型娱乐康体活动,参加各种旅游交易会,广泛利用电话、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实行“会展有人、网页有字、报纸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影”的三维立体促销,提高宣传促销效果。当前应大力宣传中国盱眙龙虾节、中国金湖荷花节,抓住奥运会的契机,做大做强洪泽水上运动会,营销洪泽温泉的康体娱乐功能。苏北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展示苏北农业高新科学技术,清新的田园风光、纯朴的农家小院,政府要有大手笔宣传、塑造像华西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样的品牌,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参观。

  淮安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土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淮安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并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实现淮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全域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创新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深刻变革,将成为引领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天地的总体战略。海南要为全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海南示范,提供海南智慧,提供海南经验。

2016年,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这对各地旅游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机遇下,海南被确认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为全国探索经验、做出示范,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长期以来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SWOT”分析就是从优势(Strong)、劣势(Weak)、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个方面对海南全域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态势。

一、海南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

(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一个战略定位是“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第二个战略定位是“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这二大战略定位为海南发展全域旅游、创新旅游业态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海南是全国第一旅游大省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海南省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开发和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不断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海南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来琼游客日益增多。旅游总收入稳步增加,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572.49亿元,年均增长17.3%。旅游总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十二五”发展目标(13%、16%),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海南是全国第一旅游大省。

(三)省委省政府对全域旅游的高度重视

海南成为全域旅游创建省以,省政府各部门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积极地推进全域旅游的建设。省旅游委印发了《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设立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实行事项督查督办及跟踪问效制度。现已完成编制《海南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指南和验收标准》。省住建厅出台了《美丽乡村标准》,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梳理了美丽乡村建设参考类型和模式。省住建厅依据《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对全省16个市县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全省2016年计划建设美丽乡村200个,截止8月底已建成32个,正在建168个,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6%。省质监局推出服务全域旅游十条措施。包括有积极推广质量管理方法;实施服务标准试点示范工程;要加快完善海南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等等。

二、海南发展全域旅游的劣势

(一)海南仍属欠发达地区

国际旅游岛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以来,海南抓住机遇,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1:23.6:53.3。全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213元,比上年增长9.1%。住户存款2995.32亿元,增长8.8%。但是与国际上其它地区相比,与全国其它省份相关,还有较大差距,仍属欠发达地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海南经济基础仍较薄弱,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比較单一,市场发育不充分,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格局仍未改变。这些都是必须下大气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培育发展新业态的全域旅游,海南必须继续增强经济实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我省全域旅游发展存在区域间不均衡问题

海南全域旅游发展存在区域间不均衡,体现在三个方面:意识区域间的不均衡,东、中、西三条线路发展不均衡,东部市县旅游发展较快,旅游人数规模较大,中西部旅游发展滞,旅游人数规模较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旅游接待过夜游客人数4492.87万人次,其中东部地区接待过夜人数为3725.68万人次,占全省总接待人数的82.92%;中部地区接待过夜人数为311.34万人次,占全省总接待人数的6.93%;西部地区接待过夜游客人数为455.85,占全省总接待人数的10.15%。二是市县间的不均衡,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省19个市县中,接待游客人数超过千万的市县只有三亚市和海口市2个,其他市县中超过百万的有5个,依次是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和陵水县和儋州市,其余12个市县不足百万。三是乡村游发展不平衡,沿海市县乡村游发展相对较快,内陆市县发展滞后;以农业、生态位主题的乡村游较多,对民俗文化、民间节事、古村古迹等方面旅游元素的挖掘还远远不够。

(三)旅游规划和开发问题

一是旅游规划同相关规划衔接不紧。旅游区域规划和项目规划,虽然编制中也列出了参照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实际上一些旅游规划同其他规划往往衔接不紧或没有对接,以至于旅游规划缺乏操作性,执行中受到制约。海南优质而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很多旅游商品加工、包装水平不高,更缺乏文化上的挖掘,至今缺乏市场影响力大的旅游商品名牌。二是旅游发展缺乏配套和协调。一方面旅游交通不协调。在市县区域存在旅游交通运行的管理机制上的障碍,。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海口、三亚等枢纽性城市缺乏综合性游客集散中心,各地城乡缺乏特色旅游社区和休闲社区;各市县旅游绿道互不相通。四是乡村旅游的短板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刚刚起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是道路交通不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一体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高速路、国道与景区、景点之间交通对接不够通畅,游客出行不够方便。二是餐饮服务标准化建设滞后,有些地方餐饮卫生条件差,厨卫设施比较简陋,食品制作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住宿设施、卫生条件不足,缺乏基本安全保障,从业人员服务不够规范,导致游客在农家过夜的不多。

(四)旅游人才队伍和智力支持问题

专业化、国际性、实用型和全域旅游人才的短缺。全省全域旅游人才总量不足、旅游人才在区域和行业的分布失衡、旅游新业态领域人才严重缺乏、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不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未明显改善,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导游结构不合理,宾馆饭店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旅游专业技能人才不足,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专业化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对旅游管理干部的国际化培训受到不少限制,这也是导致海南旅游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海南发展全域旅游的机遇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有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央提出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明确要求,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加快,力度加大,这既为优化旅游产业要素供给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为激发旅游市场活力注入强大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有效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我们要抓住机遇,扎实推进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二)海南省多重组合优势助力旅游业转型升级

结合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热带海岛资源、博鳌亚洲论坛、三沙海洋旅游、“多规合一”试点省八大优势,海南省要进一步放大生态环境优势,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强化旅游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夯实旅游队伍,创新旅游发展机制,打造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同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地位,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商务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强化旅游项目的可实施性,全力冲刺国际旅游岛建设,实现海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我国已经形成4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出境市场2.5亿人次。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根据国际旅游规律测算,人均GDP达到5000元時,就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阶段,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2015年我国GDP总量达67.67万亿元,人均GDP为5.2万元,约合8016元。而我国人均出游约为3次,相对较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还有很大市场空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旅游消费还会有较快增长。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有望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中高端旅游消费承接地,这将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消费群体。

四、海南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威胁

(一)国内全域旅游正处在培育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全域旅游发展日趋激烈,如陕西全省2015年17个旅游示范县共接待游客1.368亿人次,旅游收入434.2亿元,创建标准中的“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本县区GDP的比重30%以上”、“城镇就业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以上”、“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不少于150万人次”等已经成为陕西省旅游示范县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具有启发性的县域旅游、全域旅游典范层出不穷。还有福建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强化投资项目优化布局和生态资源高效利用,为全域旅游建设提供支撑。通过旅游数据中心的运作来监测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的产业发展状况。并且将生态旅游发展作为了地方政府党委目标考核体系之中。

(二)旅游市场危机事件频发威胁海南全域旅游健康发展

现在的旅游和过去不一样,对旅游传播提出了新需求。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传播要从景点推介往整体包装转变,单一的旅游要素要逐渐过渡到全域旅游,通过混合包装,达到全方位传播。推广景色也要过渡到推广生活,将旅游服务、景区资源等要素结合到一起。同时推广旅游还要向推广口碑过渡,通过旅游的传播,将旅游形象社会化,让主流媒体积极主动投入到全域旅游的传播包装中去。

(三)不文明行为制约全域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时构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机制,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调查中发现,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制约全域旅游发展,影响游客的旅游意愿。产生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是自身公共秩序意识淡薄,对公德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二是公共资源不足,长期对公共资源的争抢意识导致了不文明旅游行为发生;三是制度缺失,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

第四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的关系,并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与理念基础、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支撑途径、生态旅游空间模式优化与新型产品、生态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旅游者行为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功能6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丰富中国旅游生态学与生态旅游研究体系,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历程与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ia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并于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宣言《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政府重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由此得以蓬勃发展。生态旅游由于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受到旅游界、生态保护界的广泛重视,成为旅游市场中增长很快的一个分支。

  我国生态旅游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198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提出要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当时有学者呼吁“创建旅游生态学,开展旅游生态研究”,但我国尚未有与英文相对应的“生态旅游”中文词语。9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并日益普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也开始明确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介绍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经验。1994年底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研讨会,与会学者们广泛地讨论了我国生态旅游的问题,形成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等文件,学者郭来喜提交了论文《中国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方略》。而后,生态旅游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中,卢云亭的文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郭来喜的文章《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生态旅游的特征;钟林生和肖笃宁的文章《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总结了生态旅游研究的特点,并对研究方向作了述评。

  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生态旅游在实践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新形式自然保护地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每年都有全国性生态旅游学术会议召开。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并加强生态旅游方面的工作:2006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和建设部在四川省九寨沟联合召开第一届全国生态旅游工作会议;2008年10月,原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2009年被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生态旅游年”,并提出了“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的宣传口号;2013年,原国家旅游局与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认定工作;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原国家旅游局联合启动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编制工作并于2016年9月实施。此外,原国家林业局也多次组织林业系统召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工作座谈会。

  当前,全国生态旅游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次会议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生态文明在未来发展中将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作为环境友好型、非资源消耗型、生态共享型的旅游方式,契合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如何使生态旅游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要求,是相关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关系,探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将面临的挑战,并展望生态旅游研究方向,以丰富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旅游能实现其所预定的生态、经济、社会与文化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关系分析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蔡朝双和黄华锋、余达锦和胡振鹏、杨冉冉、吴慧分别以平潭、环鄱阳湖区、哈尔滨和河南省为例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旅游发展;钟林生、唐承财和詹卫华基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探讨了水利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唐承财、周悦月和钟林生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构建了北京市的乡村生态农旅、乡村生态文旅和乡村生态食旅等模式;刘汀和鲁波涛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成因进行总结,进而从法律、机制、规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张飞从经济、社会和文化角度探讨了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互动关系;宋瑞总结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过程,分析了可持续旅游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可持续旅游的关键制度和支撑性制度;马勇和郭田田从“两山理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并探讨了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都产生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两者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在内涵、理念和效益方面均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基本保障,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1.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以自然为核心的生态理念,旨在使民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强调对自然有敬畏之心,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构建发达的生态经济基础,以期加大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有助于改变人们旧有的旅游观念,促使人们摒弃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以征服自然为目的的价值观念,使生态旅游系统的运行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2.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体现了人民对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生态安全的需求。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生态旅游强调保护和发展并重,具有绿色环保、低消耗的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重要实现路径。绿水青山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旅游是提升绿水青山娱乐、文化等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生态保护与消除贫困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有助于实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目标,使生态资源转换为普惠民生的福祉,从而实现“生态好”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三、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实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保障。各行业、各产业均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是与生态文明理念契合度极高的旅游方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旅游在功能、角色、定位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并面临以下挑战。

  1.生态旅游理念如何依法依规落地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自然生态也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使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增值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核心理念与实践出现脱节,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借壳生态旅游概念而把大众旅游的开发和经营方式植入生态旅游景区,忽视了景区的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发展责任,旅游开发活动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反而产生不可逆的环境破坏,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切实贯彻生态旅游发展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贯穿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依法依规落实,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我国实行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是中央实施环保督察以来,不少地区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呈现出激烈的“冲突”。传统的旅游业态和旅游发展方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我国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停留在“划景区、建酒店、观光团”等传统旅游发展模式上。在此背景下,如何真正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旅游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践行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背景下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为探索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建设运营的模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个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试点区域以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为原则,将在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和促进社区发展5项工作方面重点突破,这对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有效利用程度不高、同质化现象普遍等问题,不利于市场精确定位与产品开发管理。在此背景下,如何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机制,使生态旅游符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要求,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4.多规合一的要求下如何实现生态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协调共进

  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支持市、县推进“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或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这为解决当前规划太过庞杂、衔接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新方向。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海洋主体功能区和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如何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如何与全域旅游通过相互带动协调并进,如何加强生态旅游景区与其他景区之间的联动,推动生态旅游与其他类型景区以及其他产业的融合,是今后一段时期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5.如何完善生态旅游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只有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载体,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生态旅游相关制度也在逐渐完善,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6年《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20416-2006)》、2011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等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规范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各政策规范彼此衔接性不强,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生态旅游制度的体系化和系统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基于对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生态旅游面临挑战的梳理和总结,结合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需求实际,为了促进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更好地指导生态旅游实践,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与理念基础研究

  生态旅游应遵循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生态发展和低碳发展。因此,要清晰界定生态旅游发展内涵与理念基础,探索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营等多种途径减少旅游业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使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探讨从旅游产业的生态化水平等方面总结生态旅游的判定标准,提升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生态效率;研究提出生态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途径,通过生态旅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成为绿色产业群的新引擎,构建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推动生态旅游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将生态旅游理念贯穿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推动生态旅游理念依法依规落地。

  2.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支撑途径研究

  正确处理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的评估与监控,利用GIS等多种手段,从景观、地形、旅游和交通等多个方面开展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根据旅游开发类型的不同,研究不同类型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生态旅游地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评估方法,提出生态旅游开发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在生态旅游行业推广生态低碳技术以实现节能减排,政府可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充分调动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建立生态旅游行业的新能源统计和审计制度,做好能源计量设备的配置率和能源计量率等方面的记录工作,将能源统计原始记录和台账、能源利用监测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完整的能源统计数据。启动生态旅游区低碳交通示范工程、低碳基础设施示范工程、生态美景修复示范工程等工程建设,发挥各种示范工程的集成效应。

  3.生态旅游空间模式优化与新型产品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出发点,对资源进行统筹开发和利用。2018年启动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致力于解决资源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等问题,这为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契机,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探索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保护地的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讨生态旅游目的地内部如何按保护与利用程度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有效的空间管控,目的地之间如何沟通协作,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及适应多样化需求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加强研究生态旅游如何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探讨生态旅游资源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和产业的融合路径,培育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生态旅游业态,发挥其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等多种功能,研究探索“生态+旅游+其他产业”的新型产品,例如研究生态康养产品的概念、功能和科学内涵,探讨其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等。

  4.生态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在已有政策规范的基础上,应探索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增强政策规范之间的衔接性,提高生态旅游制度的体系化和标准化。开展生态旅游产品认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在社区参与、游客管理、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审计和问责等方面探索创新生态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决策机制,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保障社区居民的话语表达权。进一步规范社区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社区居民以多种形式参与经营和分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碳排放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门票预约机制、游客容量控制与行为引导机制。拓展公众参与渠道,采用志愿解说员等多种形式鼓励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制度,编制生态旅游资源资产负债表,积极探索完善生态旅游发展的监管机制,对生态旅游区实施生态环境审计和问责制度。

  5.生态旅游者行为与客源市场研究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在行为规律上有较大的不同,生态旅游者以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未来应加强对生态旅游客源市场人口统计、消费结构、组织规模、出行方式等特征的综合研究,剖析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变化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性,多视角进行单因子及多因子综合集成分析。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日益向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应从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规范生态旅游秩序、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注重社区居民利益等多个方面探究生态旅游专项市场培育途径,促进生态旅游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通过生态体验、活动参与等多种途径向不同游客提供不同侧重点、不同形式的环境教育体验活动,为公众提供有关自然的知识和信息,引导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点,将环境教育产品和游客进行细分与匹配,结合解说员和旅游标识牌等解说系统,使游客形成良好的生态素养和环境责任感,培养具有绿色消费理念的游客。

  6.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功能研究

  生态旅游地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许多国家中扮演着生态文明传播的重要角色,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德国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等。作为旅游地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具体手段,旅游解说是发挥旅游业环境教育及绿色理念宣传功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旅游者增长生态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观念、产生环境友好行为的有效途径。旅游业实现绿色发展要求旅游解说应以传播生态文明、提升旅游者幸福感为目标,围绕解说资源、解说受众、解说媒介三大关键要素,衡量解说目标的实现效果,观测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措施,推动解说对生态旅游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积极作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旅游解说系统产生了巨大变革,研究旅游者对新兴解说媒介的接受性、使用意向及体验效果,提升旅游解说系统功能,也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新命题。

  结束语

  党和国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以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融合与落实。与此同时,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使生态旅游理念依法依规落地、如何协调严格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如何完善生态旅游制度体系,以及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多规合一的要求下生态旅游应该如何发展等,这些将使生态旅游在功能、角色、定位等方面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与理念基础、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支撑途径、生态旅游空间模式优化与新型产品、生态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旅游者行为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功能等方面加强研究,以丰富中国旅游生态学与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体系,更好地为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第五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01

  理论产生的基本背景

  旅游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

  20世纪50年代,旅游活动的规模尚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急剧发展,旅游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慢慢被人们认识。旅游业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旅游设施过度膨胀,旅游景观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极大地危害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随着大众旅游的普及,世界对环境恶化的日益关注逐步反映到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活动中。1980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WTO)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世界旅游大会,通过了《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全面提出了“旅游权利、旅游环境、国内旅游地位”3个问题,并指出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大会上“可替代性旅游”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环境公平”旅游发展观时代,其核心思想是“旅游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加强环境保护,提倡环境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鉴于旅游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引起了旅游界的关注,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新议题。

  随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盛行与大众旅游的逐渐普及,学术界关于旅游的环境与社会影响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当的旅游发展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些理论主要包括:

  居民愤怒指数理论

  居民愤怒指数理论模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态度会经历兴奋、漠然、厌恶和对抗4个不同阶段,从而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引起了大量关注和系列实证研究,旅游的社会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不断激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一般会经历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即旅游地并不会永远持续增长,而是会在一定阶段后出现停滞或衰退,甚至死亡。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很快得到众多旅游学者的追随,不断地被讨论,成为迄今引用率最高的理论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旅游概念

  如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等可持续旅游概念。20世纪80年代,面对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旅游负效应,一种新的旅游理论——生态旅游被提出,强调在自然地域中进行有责任的旅游行为,在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的同时,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随后类似的概念如负责任旅游、绿色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等不断被提起,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开始逐渐进入旅游业领域。

  02

  发展的基本历程

  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实践。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旅游业转变,是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现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整理如下:

  旅游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资料来源:基于文献整理。

  0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在英文语境,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比较权威的有两个:

  一是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指南》中对“SustainableTourismDevelopment”的完整表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既顾及现时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又保障和增加未来的发展机会。为达到这个目标,在管理资源时便须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也要保存当地的文化传统、基本的生态发展、生物品种和生态系统”。

  二是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统一,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

  在中文语境,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个:

  一、保证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二、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

  三、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旅游的环境资源保护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国内探讨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旅游开发是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依据,社会效益为目标,使旅游取得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

  综上,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

  公平性

  强调本代人的公平、代际的公平以及旅游资源分配的公平。

  +

  持续性

  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应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保持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使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

  +

  共同性

  强调把可持续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强调公平性和持续性是共同的,因此,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行动。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1990年加拿大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上,提及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有五个:

  ①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②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③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④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⑤保护未来赖以开发的环境资源。

  随后,1995年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18条原则和目标和6项行动计划:

  可持续旅游的18条原则和目标

  资料来源:《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2013年,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GSTC)牵头制订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具《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其中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旅游目的地应当采取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方法:

  ①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管理;

  ②当地社区经济利益最大化和负面影响最小化;

  ③社区、游客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益最大化和负面影响最小化;

  ④环境效益最大化和负面影响最小化。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目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对应,其核心是将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满足旅游目的地居民的需求相统一,保证当代人在从事旅游活动的同时不要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基本前提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供给地区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完整性。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旅游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要素,即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既要保证旅游业的经济增长,又不能破坏环境,还要兼顾社会文化因素,尽量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三者的交集(如下图)。

  旅游可持续发展要素图

  资料来源:鲍俊堂.旅游与款待业趋势及议题[M].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14.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求确保长远可行的经济运行模式,能公平地向所有利益相关者分配社会经济利益,包括向旅游目的地社区提供稳定的就业及创造收益机会、社会服务,以及致力消灭贫困;确保观光地点及旅游行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力,使之足以持续发展以创造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繁荣的贡献作用。

  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环境的持续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之上,以现实的旅游资源存量为基础,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对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指导性方法,以有效运用资源,维护自然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

  旅游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

  要求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要充分理解当地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要注意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尊重所在社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独特性;扶持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消除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以及残疾歧视,向所有旅客提供让他们满意、充实的旅游体验。

  2

  中国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01

  旅游发展目标的不协调

  旅游发展目标不协调的表现

  我国早期旅游发展目标在于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旅游外汇收入,追求旅游发展的直接经济效益。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旅游业的目标使命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仍有许多地方将经济效益作为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片面追求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习惯于以接待规模、收入增幅等指标来衡量旅游发展的效益,而淡忘了旅游的社会总成本和忽视了旅游的文化熏陶功能”。这种目标不协调直接表现在地方旅游发展与管理中:

  ①地方旅游发展目标与成绩“数字竞赛”,每年初上报发展目标与年底汇报旅游发展成绩时,地方政府与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等数字持续夸大,虚报、瞒报旅游统计数据,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账面上可持续发展”。

  ②贪大求全,好大喜功式的招商引资,为追求旅游业的GDP数字目标,在地方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旅游发展的本身规律,盲目追求重大旅游投资项目,进行大体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追求旅游产业规模“预期可持续增长”。

  ③保护为开发让路,竭尽所能调整保护规划,挤出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忽略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忽略地方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导致地方资源生态破坏,主客关系紧张、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产生消极影响等。

  旅游发展目标偏离的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受人们对旅游业价值与影响认识的限制。人们仍持传统旅游价值观,同时也认为旅游业是投入低、产出高、无污染、非耗竭性产业,受这种观念与认识的影响,在旅游产业政策制定、旅游发展措施实施、旅游行业管理手段上都以旅游经济建设为中心,单纯追求旅游者数量增长,忽视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客观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摆脱“靠山吃山”的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脱贫致富的压力巨大,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经济发展考核体系迫使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强势推动旅游发展。在这种现实原因推动下,地方政府急于脱贫,采取了先破坏、后治理,先开发,后管理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02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

  掠夺式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

  掠夺式旅游开发指在短期经济利益目标驱逐下,旅游开发活动缺乏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超出资源承载能力且忽略环境效益。这种开发模式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造成资金和旅游资源的浪费,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旅游资源枯竭;

  ②破坏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③加剧旅游地商业化,削弱地方文化特色。

  旅游目的地超载的负面影响

  旅游目的地超载指游客接待量超过旅游目的地容量。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目的地环境的现存态和结构组合不会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由环境生态承纳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具有客观性和可量性、变易性与可控性、存在最适值和最大值等特征,同时又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之一。

  旅游目的地超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社区居民(包括旅游从业人员与非从业人员)产生抗拒心理,挤兑居民生活空间和降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②产生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人文环境的维护,从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③损坏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接待设施,降低旅游服务质量;

  ④影响游客心情,降低旅游体验质量,也容易引发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从而影响游客满意度和破坏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目的地社区搬迁的负面影响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搬迁主要指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目标的驱动下采取社区搬迁策略的行为。在社区居民日益成为目的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趋势下,社区居民搬迁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旅游目的地整体经济效益下降、旅游非正规就业增加、金融与物质成本提高;

  ②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导致传统文化场域的消失,不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冲击社区居民的传统价值观,滋生不良社会风气,使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变差;

  ④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效益下降;

  ⑤改变居民生计方式,居民的旅游从业机会减少,旅游收入降低,容易陷入贫困状态。

  案例分析

  可持续旅游发展必须处理好主客关系

  西班牙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接待大国,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驻地,其旅游GDP占国家GDP总值比例是最高的。实际上,西班牙经济发展在欧洲处于偏低水平,多年来,这个国家在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中一直以低价旅游为竞争优势。意大利是老牌的旅游目的地国,也是欧洲最早关注入境旅游在国家进出口贸易中作用的,意大利专家最早提出了国际旅游收支的统计体系。小城威尼斯更是誉满全球,早在欧洲“大巡游”时代,就成为上流社会一生必去的地方,长期以来被誉为旅游发展的成功范例。应当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或者说早在全球大众旅游到来之前,他们都获得了发展入境旅游的红利。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分依赖入境旅游,过分强调旅游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环境、文化和社区居民的利益为代价。殊不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旅游经济发展成功的光环下,一些负面影响的警告与抱怨被一次又一次地被掩盖了、屏蔽了。然而,脚最知道鞋子是否合适,社区居民则采取了忍耐或逃避的方式,任其负面影响加剧。

  水城威尼斯

  来源:搜狐网。

  2017年,国内外媒体报道了南欧一些国家居民纷纷上街游行,抗议”旅游入侵”,其中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呼声最为强烈。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相关的国际组织、当地政府、旅游业界以及专家也纷纷表态,赞成支持者有,反对者也有。可以想象,更多人正在仔细地琢磨,这一现象的出现到底向人们昭示了什么样的信息和诉求。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先表态称,“反旅游情绪增长,其态势很严重,必须严肃对待”。从该组织多次表态看,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旅游的“正确管理”。诚然,可持续旅游发展是这个组织一直推崇与恪守的原则,而实现“精心设计和良好管理的旅游”是践行这一原则的途径,如果管理得当,旅游可以成为保护社区的“最佳盟友”。因此,该机构呼吁“不能因为管理失当而放弃旅游”。不过,世界旅游组织官员还强调,要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要“主人”和“客人”双方都满意,而解决当地人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报,2017-08-18.

  问题:

    根据案例,结合可持续旅游的理论内涵,谈一谈你对西班牙作为国际热点旅游目的地主客矛盾冲突的认识,并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目标框架下提出一些有助于缓解旅游目的地主客矛盾冲突的建议。

                                  

  阅读书单

  •鲍俊堂.旅游与款待业趋势及议题[M].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14.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105-109. 

  •梁留科,曹新向.和谐旅游的价值、构建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7,27(4):681-685.

  •孟华,秦耀辰.20世纪下半叶旅游发展观的演进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 (7):37.

  •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2):16-19.

  •汪剑明,鲁瑾.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价值导向[J].旅游科学,1997,(3):4-5.

  •夏林根.小议“和谐旅游”[J].旅游学刊,2005,20(5):8-9.

  •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J].旅游学刊,1994,9(1):21-26.

  •谢雨萍.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3,(5):79-83.

  •许涛,张秋菊,赵连荣.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123-127.

  •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一)——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8,(2):49-53.

第六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世界环境日日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

  2014年4月24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生态旅游

  随着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愈发向往古诗里的青山绿水,兰桂齐芳,因此,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选择,迎来了大发展时代。然而在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的脚步却明显落后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部分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急功近利,致使一些景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生态旅游”反倒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绊脚石。

  生态旅游是一种到大自然中欣赏、认识和感悟自然,增进生态知识的旅游。它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通过寓教于游,从中学习各种与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知识,获得身心舒畅和享受,满足人们走进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迫切愿望的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

  保护生态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不仅坐拥辽阔的山川河流,还将它们幻化成各具特色的景胜地,如汉仙岩景区,丰富的森林资源给予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通过游览大自然的美好,人们获得了眼界上的充盈、精神上的满足。若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游览心情则会大打折扣,不利于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只有生态环境是美的,才能吸引游客,创造生态旅游的价值。

  但是,为了提升价值,扩大影响力,促进旅游消费,景区开发者往往会改善生态环境,促使旅游区的空气更加清新、景更加优美,增加发展优势,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由此可见,生态旅游依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又对生态旅游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两者有着互惠互利,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

  1.不对着水龙头冲洗餐具,放适量的水在盆里洗,减少水的用量

  2.购物时,尽量不选用有过多包装的商品,并减少使用塑料袋

  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4.购买可更换笔芯的中性笔和圆珠笔

  5.双面使用本子和纸

  6.家庭垃圾分类,纸张等可回收的垃圾送到废品回收站,废电池不乱丢弃

  7.当出行距离不是很远时用骑车或步行代替乘车

  8.垃圾分类处理

  9.多种植绿色植物

  10.一水多用,洗菜或洗水果的水用来浇花

  11.离开教室、寝室时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2.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丢垃圾

  13.爱护古树名树

  14.多用肥皂,少用洗衣粉,避免污染水源

  15.过年过节尽量少燃放烟花爆竹,避免污染空气

  会昌山森林公园

  会昌山森林公园是国家森林公园,会昌山战斗遗址位于县城北郊,是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攻打会昌时留下的,目前保存有战壕、防空洞等遗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军随后按计划撤离南昌,往广东进军。8月30日凌晨,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从瑞金到会昌,在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下,向会昌山守敌钱大钧部发起了全线猛攻。由于敌军有优势的兵力、精良的武器、坚固的工事,战斗打的异常激烈。中午时分,南下部队第25师在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带领下从洛口方向赶来参战,从敌军背后发起猛攻,逼使敌军步步退缩。下午4时,我军夺取会昌山至高点,乘胜占领会昌城,革命红旗高高飘扬在会昌城头。钱大钧部向筠门岭方向狼狈逃窜,起义部队追击致筠门岭后返回。

  会昌山战斗是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的一次大捷,歼敌5000余人,俘敌900余人,缴获枪支1000余支及大量辎重,为部队继续南下广州提供了丰富补给。

  洞头畲乡文化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洞头乡地处会昌东南一隅、武夷山余脉,与福建武平县相邻,距县城48公里,森林覆盖率88%,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山峦起伏,峰高嶂叠,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土质肥沃。洞头畲族村,位于洞头乡中部,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村中风景优美,景色恰人,活动设施完善,民族风情浓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构建起独特而完整的畲族村风貌。

  洞头资源条件非常好,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乡镇、全省生态旅游示范乡镇、全省4A级乡村旅游景点、全省水生态文明试点乡镇,洞头畲族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境内不仅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和保存完好古民居,而且还有高山海、悬崖飞瀑、特色民居、竹海氧吧、秀美梯田等乡村美景。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低影响的旅游活动方式,其本身就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通过对自然保护环境下的生态旅游环境,有助于构建一种新的环境教育实践模式——以自然保护区为背景、以生态旅游活动为依托、以生态旅游者为教育对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开拓新的环境教育实践途径,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改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实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

  在倡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新趋势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有序开发、合理规划,开创一条系统化、体系化的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之,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让生态环境保护跟上生态旅游发展的脚步。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shijianzuowenzhuanti/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