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毕业】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范文汇总十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摘要: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并发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分析2005年1月至12月我院肾内科陆续收治的1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发生腹膜感染病人。结果:其中院内感染无,院外感染10例,分析腹膜感染的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背景及家庭环境, 导管相关感染等有直接关系。结论:腹膜透析腹膜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感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感染; 预防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它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漫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1】,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膜膜感染是腹膜透析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导管拔除,不得不终止腹膜透析,现将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陆续收治的10例腹膜透析病人发生腹膜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肾内科2005年1月起陆续收治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感染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9.3岁,家庭透析10例,因发热、腹痛、伴有压痛及反跳痛。透出液检查:混浊、甚至出现蛋白凝块,白细胞升高,这些病人所使用的透析液均为同一厂家的产品(百特公司),对该产品院感科进行质量抽检,检查结果提示该产品完全达到相关质量要求。

  1.2 腹膜感染诊断标准:目前腹膜炎项的诊断标志为符合下列3项中2 项:(1)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如腹痛,腹壁反跳痛等;(2)透出液混浊,白细胞数超过1×108/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以上;(3)透出液中找到致病菌【2】。

  应用此标准时,应注意除外腹腔脏器的活动性炎症,路活动性结肠炎,阑尾炎,女性盆腔炎等,因这些炎症时,透出液中中性粒细胞亦明显升高。如诊断为真菌性腹膜炎,则必须具有微生物学证据。结核性腹膜炎虽白细胞计数超过1×108/L,但分类则以单核细胞为主,确诊需要有细菌学证据。

  2 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炎的

  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主要指标是血红蛋白(Hb)及血清蛋白(AIb),家庭腹膜透析患者执行无菌操作情况、以及患者的文化背景及家庭环境,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本组并发腹膜炎10例病人中,通过责任护士直接与患者或其看护者交流和观察透析操作,并对其操作考核,从中发现造成腹腔感染的原因,10例中1例是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的腹膜感染;其中6例经调查发现透析管道在设计上比原使用的产品多了一个连接管道的环节,增加了操作感染的机会,患者无菌操作不严,导致腹膜感染。另外3例为出口处感染及隧道炎引起的腹膜炎。

  3 治疗方法

  对确诊的10例腹膜感染患者,首先,立即留取透出液作常规和细菌学检查后,更换输液管的管道。其次,用1.5%的葡萄糖透析液1000~2000ml,每升加入肝素8mg,输入腹腔后,不留腹即放出,连续3次,然后选用负荷量抗生素进行腹膜透析,即用1.5%葡萄糖透析液1000ml,加入负荷量抗生素和肝素8mg,留置腹腔内3h,放出腹腔液,继续在透析液中加入维持量抗生素和肝素8mg进行腹膜透析【3】,同时加强病人全身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提高病人整体抗感染的能力。

  4 结果

  经系统用药、抗炎治疗2周后,腹痛、发热、腹膜刺激症减轻,透出液混浊现象逐渐消失,血象、透出液细胞数用病原微生物培养正常。本组病例全部治愈,住院时间平均14d,经专业护士再次系统培训后,出院继续进行家庭腹膜透析。

  5 防治措施

  5.1 腹膜透析室的环境,要求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清洁整齐,温湿度适宜,于透析前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用消毒液擦洗门窗、桌椅,每日擦地1次,并定期作空气培养。

  5.2 严格患者及看护者的训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见的腹腔感染途径是无菌操作不严,在接卸、连接管时细菌由腹透管进入腹腔,本组的10例家庭透析病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操作不规范而污染管道接口所引起的腹腔感染,因此,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检查透析液的的质量。在接管、封管、更换透析液及引流装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3 透析液在灌洗前要加温到30℃(夏天可不加温)温度太低可引起腹膜血管收缩,降低透析效率,并可引起寒战、肠痉挛、疼痛。温度过高可造成腹腔脏器损伤,引起腹膜充血,蛋白漏出增多。

  5.4 加强饮食指导。病人发生腹膜炎时,蛋白质的丢失比平时腹膜透析时更多,在常规腹膜透析时每天丢失蛋白质10g左右,如有感染或蛋白渗出过多时,每天丢失蛋白质可达20g左右,因此,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因此,腹膜透析病人的营养和饮食具有特殊性。

  5.4.1 蛋白质的补充【4】患者需优质高蛋白饮食1g/(kg・d),加上腹透丢失约10g~20g/d,并需食用优质蛋白(如鱼、瘦肉、牛奶、鸡蛋等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动物蛋白)。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食入,特别是豆类及豆制品。

  5.4.2 充足的热量【4】最好摄入较高的热量,每日热量宜>146.3kJ/kg。热量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脂肪以及饮食和透析液中的糖类成分,其中从透析液中吸收的葡萄糖约能提供总热量的20%~30%。

  5.4.3 充足的维生素 提供B族维生素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5.4.4 摄入适量的钠、钾、磷 腹膜透析患者如有体重迅速增加、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防止液体负荷过重。当部分腹膜透析患者透析不能很好地调节血钾水平时应适当进行饮食方面的调节,即根据血钾水平决定进食或避免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同时应避免食用高磷食品。

  5.5 出口处的损伤,出血及护理不佳是导致出口处感染及隧道炎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心放置导管并防止任何可能的外伤有重要意义。

  5.6 鼻腔寄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出口处感染和腹膜炎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清除鼻腔携带的病菌可有效地预防出口处感染。有研究表明,口服利福平和局部使用mnpirocin药膏(百多邦)可有效减少葡萄球菌的携带,但其确切的预防效果尚待进一步确定。然而,有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长期使用mnpirocin药膏可导致其抵抗的葡萄菌属产生,需引起注意。

  6 讨论

  腹膜透析患者在医院由护士按规范的操作规程进行(包括透析环境的清洁、洗手、戴口罩、透析操作等)出院后要求在家中自主进行治疗,虽然经过系统培训,但由于文化程度、家庭环境、营养状况及患者依从性等,也是导致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10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腔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提示护理人员要正确分析病人的各种症状和反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尤其是对于家庭透析病人,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强调腹腔透析的正确操作规程,告诉患者回家后必须有一个独立的透析环境,记录每次腹透液进出液体的量、颜色、有无混浊、絮状物等,通过培训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技术和有关的护理知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于各个环节,加强防范意识。医院透析护士做好家庭随访工作,定期家访可减少发病率,给病人以心理支持【5】,评估家庭透析环境,检查无菌操作是否达标,寻找腹腔感染的可能原因并加以解决,降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敏章,邵丙杨.中华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32.

  [2] 王海燕,主篇.肾衰竭].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1-383.

  [3] 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主编.血液净化与肾移植.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0-194.

  [4] 刘英,李月雄,范玉芹.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4):309.

  [5] 王涛,王兰.加强护士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34.

第2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工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削弱了工会在双边垄断中对劳动供给的控制能力。企业跨国经济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加入WTO,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更快地发展,也给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没有市场经济,工会的基本职能就会退化,离开市场经济,工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对工会的挑战

  1.工会是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按传统的观点,工会是阶段斗争的产物,是工人运行的产物;这是从政治学角度的看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在比较流行地说法是: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一般的说,这是对的。但是,这还没有说在根上,没有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因而,在谈到工会的调节作用时,只说“工会在经济关系方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没有说清楚工会是靠什么来进行调节的。

  从根上说,一切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呢?是劳动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任何市场都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两类市场。在一个需求、供给平衡的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价格是一个供需双方都不能对它施加影响的均衡价格。在一个现实市场上,劳动要素需求的资本所有者一方,总是希望把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变成一个不宣传竞争的垄断市场。这样就可能打破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为了打破需求方的价格垄断,工人们认识到团结起来的重要性。工会便是工人们组织起来打破资产所有者垄断劳动要素价格的最好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会越来越成为平衡劳动要素市场价格的抗衡力量。

  工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主要是以集体议价取代个人议价。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资产所有者有一条明确的行动原则即利润最大化。但是,工会在经济上的战略目标却不止一个。例如,工会可以以扩大会员的就业为目标;或者以争取会员总收入的最优化为目标;还可以选择只为其中的一个特殊集团的利益服务为目标,例如为掌权的集团利益服务,并利用罢工为要挟手段,将这个集团的工资定在更高的点上。然而,工会的每一种选择,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要提高工资率,就必须限制就业量。工会不是限制工人参加该工会,就是限制非会员得到工作岗位。在西方一些国家,手工业工会曾经规定很长的学徒期,一般不增加会员,老会员死后才进行补缺,会籍一般由父辈传给子辈。

  如果工会选择增加会员工资为其战略目标,并且不直接限制劳动就业量,工会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对于富裕的劳动量,工会也不予过问,是让雇主自行处理;二是设法阻拦那些为本行业高工资所吸引前来寻求职业的其他工人。在西方,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工会要求增加工资的方式,如美国汽车联合工会和矿工联合工会就曾经采取这种方式的。如工会选择以“扩大就业量”为目的,则工资率又会上升,工资率的增加,必然要带来产量的增加。工会怎么办?工会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协助雇主替其产品作广告,使其产品有竞争力,以促进销售量;二是或者说服国会通过立法提高关税以保护工会所在行业不受或少受进口货的冲击。1999年底世贸组织的西雅图“千年回合”谈判期间,美国劳联—产联组织的示威活动就是如此。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工会也采取这种战略,阻止中国入世,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很显然,工会既然是调整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那么,工会的一切活动就必须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束缚。工会无论对其战略目标做何种选择,都要受制于市场供给、需求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工会的这种局限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2.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要素资源的格局,尤其影响了劳动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和供给关系。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削弱了工会在双边垄断中对劳动供给的控制能力。使跨国公司有了规避工会垄断劳动卖方市场的法子。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扩张,直接削弱了工会对传统劳动市场的控制,他们可以绕开本国工会控制的劳动供给市场,到劳动力更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去办厂。如果说,保持劳动要素买方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内在动因,打破工会控制的卖方市场则是西方企业选择跨国经营的外在动因。换句话说,跨国公司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之一。

  3.经济全球化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伴随工人阶段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工人、工会经历了竞争、联合的过程。它使工人们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才能增强与资产经营者在劳动议价中的地位,增强本组织在劳动议价中的竞争力。分散——竞争——联合,反映了传统工业社会工会发展的历程。

  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又遇到这个问题。历史在重演,不过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演。资本通过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来调节劳动要素的供需关系,从而也在世界范围内挑起了各国工会围绕劳动供需之间的价格竞争。发达国家工人的"高工资、高福利,使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劳动要素的价格竞争中失去了部分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提出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当前,并存的三大世界工会组织(世界工会联合会、世界劳工联合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还不足以协调和消除这种竞争。  4. 中国工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加入WTO后,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更快地发展,也为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会,工会是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发展的,工会也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发展。离开市场经济,工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经济调整与工会战略

  1.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80、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调整、重组已成为欧美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分为在个系统: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而产业结构调整是整个“十五“经济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不仅包括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及服务产业之间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也包括各产业内部行业间资源要素的重新协调。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首要就涉及到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这意味着过去劳动要素的供需平衡将被打破,新的供需关系将要建立。打破旧有劳动要素的供需平衡,伴随大批劳动力将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转移,同时,也将出现大批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磨擦失业、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伴随结构性失业。

  2.为此,政府必须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成本分为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帐薄上记录下来的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一是因为它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二是会计成本只反映使用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所谓机会成本,也称为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指因为使用这一资源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利用场所可能带来的最高的价值。投入品的历史成本则是购置这一投入品时支付的费用,比如,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其他用途,如果用于甲用途,就必须放弃其它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作的机会成本,就是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最高价值。

  3.产业调整工会付出的机会成本。中国工会付出的是什么呢?是工人失业、下岗?会员的流失?的确,90年代中期以来,工人失业、下岗加剧,会员流失严重。

  工会入会率的降低,一方面由于大批工人的失业、下岗造成。从1993年到2000年的8年中,我国下岗职工累计达5713万人。如以50%的再就业率计算,截止2000年底未就业的职工仍有2856.5万;由于再就业职工一般都是从建有工会的国有企业还没组建工会的民营、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社区服务业等等,加3.1%的登记失业率,可以说,8年间,中国大陆工会会员至少流失3500万人左右。

  入会率降低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大批新生职工涌向了非公有制企业,它已经占到现在全国新的正式的提法,即“着力建立延伸到乡、街道一级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因而,从统计的角度讲,符合进入工会的职工人员数量一下子就从1981年的0.818亿升到2000年的2.032 亿。往宽了算入会率只有51%。当然与西方国家比,这个数字不算低的。但是,它起码说明,有近半数职工的全法权益得不到工会的保护。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工会的现实状况。工会要在“上级工会和同级党委领导下,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工会能做到的应该充分利用后一句话,“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象大庆工会那样,把这句话体现的政策用好,用足。

  如果说,政府改革、调整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使中国经济从将要濒临崩溃的边缘冲出来,使国有企业解脱困境,融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代价;那么在这个进程中,工会付出的成本则是使工会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下,挣脱出来,使工会走上真正发展的道路。所以我认为,在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中,工会付出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得到的。

  4.工会的战略调整。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政府的干预作用不断加强,已经呈现出世界性趋势。中国工会在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时期,应该认清世界各国工会普遍发展趋势,抓住这个时机,以一步到位的眼光,调整工会战略。中国工会与政府、企业行政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性,这是中国工会的特点,但也是它的短处所在,这种亲密性容易淹没工会“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的独立性。现实很有趣,无论中国工会或是西方工会,都面临一种“围城效应”:西方工会正在探索与政府、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机制;而中国工会则需在改进与政府、企业行政传统合作关系同时,更需要探索建立“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的保证机制。不然,维护工人的利益就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会领导的个人素质。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会的对策

  一是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会员。这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亦是职工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中,职工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工会组织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发展会员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尤其是要针对近几年来工会基层组织受到改制冲击、工会会员大量流失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工会组建率和会员组织率下滑局面。在巩固、重建国有、集体企业工会组织的同时,尤其要重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组建,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大力发展会员时,必须注重会员意识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

  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和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努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要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落实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两个确保的工作。参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帮助政府和企业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的利益矛盾调整,做好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督促企业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推动政府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必要的保障政策,使符合低保的职工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大力推动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扩大就业。还要继续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进一步做好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扩大和完善职工解困基金规模和网络,积极推动企业建立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制度。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努力完善职代会制度,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作用十分重要;要在多年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着重抓好平等协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集体合同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保障职工的收入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在落实职权、讲求效益上下功夫。继续搞好厂务公开,推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当前,尤其要注重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还要积极促进国家和地方建立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定期就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协商,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的宏观协调机制。

  四是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市场竞争加剧,结构性失业突出,对职工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工会要把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和企业重视和搞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建立培训制度,落实《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受教育权利,不断增强职工的就业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技术教育阵地的作用,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要加快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会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很多,许多问题都突出起来。必须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从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出发,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加快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的改革,对现行工作机构和职能进行必要调整、改革,完善现行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坚持以会员和职工的意愿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加快工会干部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完善工会工作民主决策制度。工会要通过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依法维护、强化依法监督来实现依法治会。

  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及企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工会必将受到重大影响,因而我国工会必须采取正确对策,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看待各种问题,完善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思路,维护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当权益,获得在国际多边组织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在区域性和全球化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3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浅析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整体酒店餐饮业的发展,当然对于其他的企业发展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实现了酒店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半。在目前的酒店餐饮行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已经获取了有效的成绩,但是相应的操作方案和技能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发展,结合相关的创新工作,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足实际社会的发展,从而保障酒店餐饮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本文主要是研究现阶段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

  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完善的项目系统管理工作,其中就包含了选择人才、培育人才以及应用人才等工作,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完善性,需要构建全面化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结合实际酒店餐饮业的发展状况,构建满足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优质化的人力资源为酒店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餐饮行业的发展是我国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发展的情况和展现了我国国民的生活状态,以此促使更多的投资者对酒店餐饮行业进行投资,以此拓展酒店餐饮行业,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餐饮行业包括高档的饭馆、各种街边小吃等,餐饮行业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都存在,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从而促使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加大,也就提升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餐饮行业的工作者流动性本身就大,以此更为其管理工作增添了问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现代化酒店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酒店餐饮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并且结合结合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

  一、现阶段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

  现阶段,对于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的研究和分析来看,酒店餐饮工作者的构成,主要是包括了服务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厨房管理者以及厨师等。目前,在酒店餐饮行业工作的人员,初中或者以下学历的占24%,高中学历的占71%,大专学历也包括进修的人数占据4.7%,本科学历的占据0.3%。并且对整体工作人来源分析来看,具有社会经验的工作者较多,专业学校毕业或者社会非专业的人员较少。其中,工作者流失效率在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者已经达到了34%,餐厅工作者的流失率为27%,厨房工作者的流失率也已经达到了37%。对人员构成和学历划分而言,餐饮行业是一种传统形式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需要重新看待现阶段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和构成问题是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需要改变整体的人力资源构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酒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资福利较低

  在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影响工作者选择因素的就是自身的工资问题。在酒店企业中60%的工作者选择跳槽都是因为自身的工资过低。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酒店实施的工作有不同的需求,以此导致工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是工作者的工资和自身的期待有一定的差异,就会让大部分的工作者转行,以此加大人员的流动性,减少酒店人才的数量。

  2.员工素质较低

  酒店企业是一项服务较多的工作,以此导致酒店服务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同时酒店企业在人才招聘中设定的要求较低,以此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普遍较低,促使酒店工作者的知识储量和专业能力不断下降,尤其是餐饮行业的服务工作者和客服,一般情况下都是初中、高中,但是大专和本科的专业人才却少的可怜。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酒店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3.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依据。一个完善的企业不但需要有效的管理工作者实施管理,还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来约束着工作者,管理工作中的人才,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依据对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发展而言,大部分酒店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并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促使工作者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工作者进行更好的工作,从而获取完善的绩效考评工作。

  4.较高的人员流失概率

  依据相关数据分析而言,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者流失率在不断地增加,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某城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工作者流失量已经达到了22%到73%,这种问题导致的因素有两种一个是新人的出现,还有一个是优质工作者的跳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若是信任流失,就需要对其人工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有效的方案,例如提升培训工作的力度,并且将各种管理机制变得更富有激励作用,深入工作者的生活进行分析,以此减少人员的流失概率。

  5.整体薪酬水平较低

  在研究辞职率情况的时候,需要明确工作者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工资水平。结合实际研究分析的数据来看,餐饮工作者的基本工资较低,临时工、学徒的工作就更低,以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工作者找到更高薪酬的企业之后,就会选择离开。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大部分民营酒店的出现,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薪酬管理问题是现阶段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影响问题。

  6.厨房的非正式组织

  餐饮行业中的厨房系统中具备非常不完善的团体,大都是依据师傅相传,这种形式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性,若是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也具备非常强大的执行能力,其满足传统意义上的酒店企业,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徒弟要想超越师傅的能力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徒弟都不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更不具备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此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

  三、改善酒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

  1.完善人才招聘制度,优化人才应用过程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和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三大标准进行招聘,其一具有良好的形象,其二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其三有非常强大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后期部门等都是酒店餐饮行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招聘高级管理工作者的时候,需要选择事业心强大,良好的责任心以及协调的能力等,以此来承担职位所具备的压力,促使人才得到有效的应用,提升人才应用的价值。并且,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择原则,并且透明酒店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走进酒店餐饮企业的大门,为酒店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人员的聘用工作需要结合有效的考试、面试、考察等多方面的工作实现,并且对工作者的全面内容进行检查和考试,以此确保酒店企业全体工作者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2.提升对员工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

  在选择优质的人才之后,需要依据实际的规定和过程对新来的工作者进行全面化的、有效的培训工作。在酒店行业中,培训工作包含了企业自身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礼仪礼貌等。同时设定有效的培训机制,有助于提升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工作,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酒店在实施培训工作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问题:第一,需要选择酒店中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礼仪态度好等又在的工作者对新员工实施培训工作。第二,培训教师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培训工作的内容,结合简单完善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结合多样化的形式和教学方案,创新课堂环境,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第三,在结束培训工作后,还要不断的向学员实施培训考核工作,结合实际结果对表现优异的学员实施奖励,以此提升工作者在培训工作中的表现态度,从而提升学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全面发展能力等,这样就为酒店餐饮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平台。

  3.不断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

  在人才竞争不断加大的市场中,人才聘用是一项双向的工作。人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主要关注两点,一个是薪酬,另一个是社会保障。这就需要在酒店餐饮行业中构建完善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工作者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有安全感,以此激发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酒店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有效的、全面化的保障系统,特别是关注生育、人身、财产、失业等问题的保障。只有保障了这些问题,才有助于员工更好的工作,以此为酒店餐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工作。

  4.构建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制度

  在酒店餐饮业中构建完善的制度的时候,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并且将其融入到实际考核工作中,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和提升职工薪酬等形式加大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以此为酒店拓展市场,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融入到实际发展工作中,还可以加大酒店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并且,激励制度的构成也可以提升酒店员工的安全感,以此激发其工作热情,减少人才流失的问题。

  5.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工作主要是指高校和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获取发展的道路,依据协议的形式,融合两者的双方资源,将学校的高素质人才纳入到实际企业管理中,依据职位为教学工作和任务,促使高校和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实现彼此的目标,以此达到校企合作的形式,各个酒店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对以往的教学和工作实施创新,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校企合作可以依据淡季工作者的需求量划分人力资源。为了保障酒店餐饮业的有效发展,酒店在人多的时候需要选择更多的人才,加大工作的时间;在淡季的时候减少薪酬、员工等方案,以此保障酒店企业的成本支出,但是较大的变化会为失业员工的心理和经济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促使工作者没有一定的安全感,阻碍其工作的热情。若是工作者没有完善的安全感,难以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工作。

  第二,关注学生的实习工作,依据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依据酒店企业与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学生在人较多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依据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为主要的资源,从而满足实际酒店发展的需求。

  第三,依据校企合作的形式,促使酒店更好的完善人才准备工作。高校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时候,是理论结合实践工作获取有效经验的过程中,并且也是酒店企业认识高校专业学生最好的时候,将优质的人才留在自己的企业,以此储备自身的人才库,并且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系统和意义,减少学生适应的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酒店餐饮业中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引导酒店企业建立有效的文化资源,以此为酒店餐饮行业提供有效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经济市场,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酒店的竞争力,促使酒店提升市场竞争力,保障酒店健康的发展,更快的发展。由此可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此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酒店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酒店餐饮行业是一项完善的系统工作,其中包括了对人才的选择、留下、培养等工作,因此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需要构建全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融合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实际工作,构建完善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优质的人力资源设备和资源为酒店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酒店企业的文化,而优质的文化可以为酒店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大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使其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为酒店企业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峰,王少魁,黄秋铭.论现代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23.

  [2]连伟先.谈如何完善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好家长,2015,50.

  [3]吕菊芳.餐饮业服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第4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一】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总结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用药护理、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及产后护理的经验。结果 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结论 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尤其是出现心力衰竭时,对母婴危害极大[1]。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及产生的影响,其预后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渡过孕产期,降低母婴危险系数及围产期病死率,是医护人员和孕产妇最关心的问题[2]。本院4年多共收治了9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现将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20241例,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93例,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孕周30~41周,平均37.5周;初产妇57例、经产妇36例;初中以下文化76例;外来流动人口61例;心功能Ⅰ~Ⅱ级66例、Ⅲ~Ⅳ级2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8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原发性心肌病3例、围生期心肌病2例、心律失常45例、妊娠合并其他心脏病8例;78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12例阴道自然分娩、3例行产钳助产;发生心力衰竭18例,其中孕期15例、分娩期1例、产褥期2例;90例产妇均于6~14d出院,3例因心衰控制不佳转内科进一步诊治,无死亡病例。

  2.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 自患者入院开始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并做好记录。注意宫缩、胎心、阴道流血等情况。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早期征象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和急救措施。急症时采用心电监护仪24 h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2.1.1 早期识别心衰症状

  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对心衰的诊治和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除收集一般产科病史外,尤其要重视产妇的主诉及临床表现,以及时识别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3]。如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夜间常有胸闷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等症状,应立即给予5~8L/min吸氧,予半坐卧位,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对应治疗。同时要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鉴别,本组5例心力衰竭孕妇入院时有咳嗽、咳痰症状,诊断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通过护士对孕妇症状的细致观察和肺部听诊,为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2.1.2 提高对心力衰竭诱因的认识

  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常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4]。孕产妇血容量增加、劳累、感染、心律失常、情绪激动等都是心衰诱发因素。本组93例孕产妇中有7例因液体量未能控制好而出现心衰症状,本组对急性心衰患者均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正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科学指导液体入量,日液体量严格控制在1000~1500ml。另有1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产后4d,因与家属聊天,情绪激动,导致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发生。可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心衰诱因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饮食护理与休息

  嘱患者少食多餐,进食低盐易消化、无刺激并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纤维的食物。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 g以内,以减少水钠潴留,防止妊娠期体重增加。多吃蔬菜,预防便秘,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5] 。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每日睡眠在10 h以上,中午卧床休息1~2 h。心功能Ⅲ级及以上应尽量卧床并半卧位或半坐位,以增加肺活量,减轻心脏负担。

  2.3 心理护理

  合并心脏病孕妇多数以往有心脏病史,心理负担较重,既渴望分娩成功,又担心分娩造成心脏病情加重,在加上住院期间由于呼吸困难、监测仪器噪音刺激、紧张的抢救场面及家属的担心,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6] 。护士要注意心理安慰,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

  2.4 加强母婴检测

  按时听胎心音及心率,每天3次并记录。加强 电子 胎心率监护,隔天1次,必要时每天1次,同时配合B超检查、脐动脉血流图测试、24 h尿雌三醇、血雌三醇的测定等,了解胎儿及胎盘功能。

  2.5 心力衰竭用药及输液的护理

  准备好抢救药品,适当给予镇静剂,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应用洋地黄时,注意避免和纠正各种诱发中毒因素,同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和/或神经精神症状等早期中毒症状,静脉注射时需稀释、慢推;应用利尿剂时,应记录24 h尿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发生并及时处理;应用扩血管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配药的浓度及滴速,注意观察心率与血压,使心率加速<20< span="">次/min以上,血压不低于12.0~13.3/8.00~9.33 KPa。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如快速大量输液可使循环血量骤增而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所以输液时应限量限速,输液量要控制在1000 ml/d以内,滴速不超过30滴/min并及时调整。

  2.6 分娩时护理

  分娩期的宫缩痛相当于强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增加,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自2004年12月本院开展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来,减轻了产妇的分娩疼痛和心脏负担。本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经严密产程监护,12例阴道自然分娩,3例产钳助产,其中无痛分娩9例。徐小玉[7]等认为剖宫产可消除宫缩引起的疼痛及分娩时的紧张、体力消耗,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衰症状及防止心力衰竭发生。本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27例均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中22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及术后PCA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护士对所有产妇采取疼痛数字评分法进行产后、术后疼痛评估,对疼痛评分>3分者,医护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和消除产妇疼痛,无1例因疼痛而诱发心衰。

  2.7 产后护理

  产妇产后应卧床休息24 h,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循环状态,根据心功能适当增加活动量;注意产后营养,防治便秘;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做好会阴部护理,注意恶露变化以防感染,常规给予抗生素1周。 本组心力衰竭于产褥期发生2例,均为产后72h之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是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d内,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产后3d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8]。而本组的2例产褥期心衰发生在产后第4天,护理记录“产妇能入厕,能床边活动,无胸闷、心悸等不适。”追问病情后了解到,2例产妇心衰发作前分别有情绪激动和饮较多汤类史,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分娩3d后思想上仍应密切观察。下床活动时间以产后5~7d为宜;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为宜,限制钠盐的摄入,宜少量多餐,控制液体入量;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及时化解产妇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2.8 动态评估心功能,指导母乳喂养.

  对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应避免乳胀及过度疲劳。心功能Ⅲ~Ⅳ级者劝其人工喂养,产后予皮硝敷双乳及口服大剂量维生素B6片回奶。由于本组病例外来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些产妇和家属不愿回奶。对入院时心功能Ⅲ级,产后心功能改善,无原发性心肌病,未发生过孕期心衰的产妇,在做好病情告知的前提下,产后3~5d内予定时帮助挤奶,挤奶由护士和家属操作,以不引起产妇疲劳和不发生奶胀为度,每天评估心功能情况,3~5d后待产妇病情进一步好转,予指导和实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均获得成功,产妇心功能稳定。

  3 讨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9]。因此,加强产前检查,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及围产期护理,减少心衰诱发因素,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本组病例经过医生的精心诊治,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9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和其新生儿无1例发生死亡。

  参考文献

  [1]徐群,宗酉明,姚康珍.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患者剖宫产的围麻醉期处理.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6,26(9):64-65.

  [2]楼红.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1-52.

  [3] 曾小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9-30.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157.

  [5]郑香环.妊娠合并心脏病围产期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70-471.

  [6]卞亮凤,蒋余干.临产妇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922-923.

  [7]徐小玉,林建华,汤希伟,等.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28(5):448-449.

  [8] 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148.

  [9]黄荷.高危妊娠.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8-169.

第5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摘要】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观察和管理,从而提高对开胸术后胸引管认识,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临床回顾,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的管理及其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98%的患者术后48~72h顺利拔管,1例乳糜胸最迟于术后21d拔管;术后出血3例,乳糜胸12例;无一例发生胸引管脱落、移位、堵塞和逆行感染。结论 胸引管护理在开胸术后十分重要,加强其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开胸术;胸引管;护理

  胸引管作用:

  (一)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

  (二)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胸引管插管位置:

  (一)排气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引流管较细。

  (二)排液腋中线第八肋间,引流管较粗,以便促进液体排出[2]。

  胸引装置:

  水封式引流瓶在胸腔闭式引流中最为常用,组成包括: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住;长、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另一端和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

  影响引流因素:

  (一)引流装置的位置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二)病人的体位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三)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会牵拉到引流管。

  (四)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瓶应用紧密的橡皮塞,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一、临床资料

  本组752例,其中男468例,女284例;年龄24~83岁,平均(5213±716)岁;肺叶及肺段切除111例,全肺切除25例,食道癌、贲门癌根治术486例,纵隔肿瘤86例,胸外伤144例。全组病例手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肺上、中叶、肺段切除术后一般放置2根引流管,上管放置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管端指向胸腔顶部,用以排气称排气管;下管放置在腋中线第七或八肋间,管端置于肋膈角,用以排液称排液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肺下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一般只置一根排液管,用以排出胸膜腔内积液。肺上、中叶、肺段切除术后一般放置2根引流管,用以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水封瓶以调节胸膜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本组98%的患者术后48~72h顺利拔管,1例乳糜胸最迟于术后21d拔管。本组并发症:术后出血3例,乳糜胸12例。本组无一例发生胸引管脱落、移位、堵塞和逆行感染。

  二、护理体会

  2.1 保持引流管通畅 手术后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6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也可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2.2 体位引流 全麻术后患者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即可半卧位,给予抬高床头45°~60°,取半卧位以利于胸腔引流,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还起到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避免引流管受压,经常挤压引流管,以免纤维素性物质沉着于引流管口内引起堵塞。如体位不当,部分积液残存于胸腔内时间一长,易造成粘连性胸膜炎,甚至造成包裹性积液而影响呼吸功能。术后第1天晨协助患者坐起,摇高床头,背后垫一薄枕,使患者舒适,以利于引流,早期拔管,减轻痛苦。

  2.3 鼓励咳嗽和深呼吸以加强引流 鼓励患者咳嗽,以尽早排出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使肺复张,肺复张有利于胸腔内积气和积液的排出。对无力咳嗽的患者,护士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切迹上缘,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以利于咳痰。手术和胸腔置管均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并逐渐变粘稠,且不易被咳出。术后应给予雾化吸入、扣背、协助排痰。

  2.4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正常情况下引流量应<100ml/h,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淡红色、浅黄色,不凝固。若引流量超过100ml/h,颜色鲜红、性质粘稠、易凝固,持续观察4~6h未见减少,床边胸部X线显示凝固性血胸阴影,有呼吸循环障碍,脉搏120次/min以上,呼吸30次/min以上,血压持续下降,则诊断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所以如果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要及时报告医师。若引流出乳白色液体或大量血清样液体,应考虑乳糜胸,立即取引流液查生化常规,苏丹Ⅲ染色查乳糜微粒(脂肪滴),或做乙醚实验,以确定诊断。

  2.5 观察胸引管液柱波动 随时观察引流管中液面的波动是引流管护理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术后早期水柱波动范围为3~4cm。随着胸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残腔缩小,术后48~72h水柱波动范围为0.5~1cm。早期水柱波动范围小或无波动,应考虑引流不畅,应分析原因,挤压或调整胸引管位置;晚期水柱波动范围大,应拍胸片或行纤支镜检查,以排除肺不张和肺实变。

  2.6 观察是否有气体溢出 由于肺段切除或肺裂不全行肺叶切除可造成肺断面漏气,术后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有少量气体是正常的,不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愈合。肺切除术后大量气体引出,应怀疑支气管胸膜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7 止痛以加强引流 由于疼痛,患者不愿咳嗽和深呼吸,肺复张差,从而影响引流。因此,应适时止痛,可采取患者自控镇痛泵止痛(简称PCA)。 止痛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给药,WHO推荐使用癌症镇痛三阶梯止痛法:第1阶梯从非阿片类镇痛剂开始,如阿司匹林、强痛定、平痛新、消炎痛等;第2阶梯:如果不缓解可用弱阿片类镇痛剂,如可待因、丙氧酚等;第3阶梯可用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盐酸吗啡、二氢埃托菲、美施康啶等[3]。

  2.8 全肺切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全肺切除术后,术侧胸腔成为一个空腔,逐渐被渗出的血性胸水所填充,故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以调节胸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时间开放,注意观察气管有无移位,气管位置是否居中是全肺切除术后了解纵隔位置、判断胸腔内压力的标志[1]。判断气管位置是否居中的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术侧,面向患者,用靠近患者一侧手的食指、无名指分别放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与气管的夹角处,中指放在胸骨上窝,若中指恰位于食指和无名指的中间则说明胸腔两侧压力平衡、气管位置居中,此时不予开放引流管;若无名指偏向中指,则气管向术侧偏移,原因是术侧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出过多,术侧胸腔内压力减低或对侧胸腔因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使对侧胸腔内压力增高,此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本组病例未出现气管向术侧偏移的现象。

  2.9 拔管的护理拔管指证1) 生命体征稳定。2) 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3) 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100ml.4) 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手术后48~72h,肺复张良好,引流管中无气体排出,胸腔引流量在100ml/24h以下,引流管中液面波动小或固定不动, 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部X线片显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7

  [2] 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P112

  [3] 孙燕,顾慰萍.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 第2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1 62.

第6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一、音乐表演中的情感

  “琴人合一”是每一位表演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表演者做到投情,以达到展现作品丰富内涵的目的。做到投情,首先表演者务必准确的把握作品情感基调,其次要对作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做以详细的分析。我们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例,这首作品的情感起伏和情感色彩变化非常多,首先写女儿离开家乡眷恋不舍得悲叹之情;其后转换成对将来“长城无烽烟”的坚定信心和美好展望;最终写到“千里麦浪翻”的丰收喜悦景象。细腻、坚定、豪迈的三次情感变化要求我们表演者要灵敏的做出反应,将情感色彩变化与歌声处理的和谐统一。另外情感表达还可以从谱面上寻找,乐谱上的任何一个音符和装饰音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将每个静止的音符在音乐表演中给予生命力,将作品内涵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二、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想象是音乐表演中的另一个心理要素,它使人在音乐原有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上,经过重塑而构成新的音乐形象。这个过程给予了作品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将原作再现,而且还将其创作给予独特性,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色彩。表演者想象得越丰富,作品中心思想就会展现得越清楚,观众的感受也会越深刻。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包括对场面环境的想象,也包括对作品所持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情感的深刻领悟。例如在歌剧《原野》中,有一首声乐作品是《啊!我的虎子哥!》,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以金子的身份融入到剧情之中,展现出对虎子哥敢爱敢恨的情感,将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想象是音乐表演心理要素中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重要要素并运用到音乐表演中,使音乐表演富有生命力,感化观众。

  三、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调控

  (一)全神贯注的投入

  音乐表演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再考虑什么地方该改动,攻克哪些技术难关,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本身,将自己平时练得东西发挥出来展现给观众就可以了。临场表演时我们平时对作品的研究和所获得的各种感受都已经潜移默化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是这种潜在的东西支持着表演过程。全神贯注是保障音乐表演顺利完成的重要心态之一,如果左顾右盼只会给音乐表演现场带来消极的影响。训练全神贯注最方便的一个方法就是,音乐表演者把平时的每一次训练中都当成演出对待,这样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做到全神贯注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二)情感的"自然流露

  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求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把音乐情感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使听众或观众的感觉很舒服,而非刻意模仿。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使表演者和听众达到水融的状态。要做到音乐表演的自然流露,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熟练的表演技巧、至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真正的把音乐融汇于心,使音乐从心中自然的流淌出来,最终使音乐作品的演绎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调节和克服怯场心理

  音乐表演在上场前通常会出现紧张和怯场心理现象,而临场表现恰恰是决定音乐表演质量的最关键时刻,克服怯场心理,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客观的态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摆平自己的位置,不要想着一鸣惊人,这样不但无形中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发挥不正常。我们应把心态放正,音乐表演不仅仅是表现自己,更重要的是表现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中,竭尽所能的表现音乐作品,争取最好的表演效果。

  2.自信。自信在音乐表演中尤为重要,是充分表达情感和演唱效果的前提。表演中面对台下的观众应做到“眼中无人、心中有人”的境界。自信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如果连自信都没有,又何来勇气去完美的展示自己。当然建立自信也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对于表演者来说需要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练习和熟练把握。另外还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将自己优秀的地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从容的完成作品表演。

  3.娴熟的技巧。表演者要做到熟练掌握相关技巧,表演时便可水到渠成。古人说“艺高人大胆”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我们只有在具有充分的实力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无所惧怕。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在演出前反复的练习作品,这样在表演中就不会害怕,可以更好的做到用表演取悦观众,用情感感染观众。

  4.经常的演出实践。经常的演出实践可以使表演者不再畏惧台上和台下的感觉,不再畏惧观众多与观众少的落差,演出的次数越多,表演者在舞台上整体形象和演出效果就会越好。另外,音乐表演和人体的生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演出可以学会如何在演出中处理自己身体的不适,将演出的负面效果降到最小化;经常的演出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及时应对演出中的突发情况,这也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解决方法。如果音乐表演者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在表演时的紧张和怯场心理会减弱,这对于确保音乐表演的完整演出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表演是一种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这些心理要素对音乐表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表演者只有将表演实践与“心理”完美的结合,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表演,得心应手的去完成作品的诠释和见解,最终使表演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第7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摘要:众所周知,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烦琐棘手,要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基层干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基层人力资源储备的现实来看,女职工所占比例要比男职工相对多些,要实现基层事业单位服务型功能转型升级,优化基层人才队伍,提高基层人员工作效率,基层事业单位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当前机制改革的焦点。那么,如何发挥“半边天”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给她们一个适合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平台,成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女职工的特点说起,分析了在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希望在基层工作中,能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基层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配置,对提高全员工作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无论是在社会招聘还是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对的各种阻力都要多于男性,再加上女性自身固有的特点,所以纵观女职工的总体表现,不如男职工出色,尤其在基层事业单位表现的更为突出。面对这样的现实,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们应该与人事部门联合起来,结合目前事业单位的岗位,提高女职工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

  一、女职工的特点

  首先,“爱唠叨”是女人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最突出表现,所以女职工情绪容易波动,稍有不顺心的事都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女职工除工作之外的负面压力大,如带孩子、照顾双方父母、操持家务等也会影响其自身的工作质量。再次,女职工大多数都性格比较内向、自尊心比较强,遇事容易产生沮丧情绪,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很难保持冷静与清醒的思维,从而影响其工作职能的发挥。最后,女职工的总体劳动强度大,在我国,一般家庭里的生活琐事几乎都由女性承担,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习俗;在单位的工作中,尤其基层事业单位是服务于百姓的窗口,琐事、烦事都要多于其他部门,这样给女职工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基层事业单位在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从女职工的特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其综合幸福指数低于男职工,各方面综合压力对工作的影响高于男职工,但是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部门没有关注女职工的上述特点,在工作中忽略对女职工的优化管理,从而制约了女职工工作能力的发挥,具体如下:

  1.从招聘到使用再到提拔,更倾向于男职工鉴于女性的自身特点,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数、招聘年龄、招聘专业等方面对女性要求都高于男性,这样导致女职工的人数在逐渐减少、年龄在逐渐增高,导致女职工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在使用上,一般将大多数女职工分配到无关紧要的岗位,而不是遵循着岗位与工作能力最佳组合,从而影响女职工的工作热情。在提拔上,同样的表现与业绩,同样的工作能力,男职工优先于女职工,从而刺伤了女职工的自尊心。最终导致多数女职工工作无激情与责任,在不求上进中混日子。

  2.对女职工的权益体现不足随着事业单位进一步推进深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也和企业一样,实行岗位定员定编,这种人员管理模式本身没有错误,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在机制运用中缺乏公平性,影响了女职工的合法权利,给女职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许多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少,工作量大,甚至一人身兼多职,没有替补人员与储备人员。许多女职工都担心一旦休产假或者育儿假过长,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将会受到影响,所以许多女职工在惴惴不安中休完法定假期后马上回到工作岗位。再有许多事业单位,月底、年底许多工作岗位加班加点,管理者考虑的是自己的业绩与单位的工作效率,而没有考虑女职工的自身特点与其合法权益,导致女职工在精神上与身体上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女职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女职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管理部门以及人事部门的责任,那么,如何通过共同努力,使女职工发挥其特长,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顺利转型升级,促进事业单位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共同发展?总的来讲,要提高对女职工的认识,关注、关爱她们的工作及学习。人们常说,在现实生活中,女人是“一本书”,她需要男人去读懂。在实际工作中,女职工是“半边天”,需要领导与人事部门去正确引导她们、尊重她们、关心她们、关爱她们。

  1.加强对女职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要鼓励女职工树立自强不息的斗志,在时间上,给她们宽裕时间去进修学习、参加各种业务自学考试,来提高其理论知识;在技能上,加强各种业务比赛,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来增加窗口的服务质量;在物质上,将上述能力与其工资奖金钩挂,并作为年底业绩参评的重要一项,这样可以最终提高女职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

  2.加强妇联管理工作,保护其合法权益,强化女职工的文化生活妇联管理者们要真正地成为女职工的“娘家人”、知心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关注她们、关爱她们。如积极主动地靠近每位女职工,在工作上鼓励她们积极上进、永不服输。在生活上给予她们特殊的照顾,尽量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在文化生活上,走进女性的内心世界,举办晚会、健身美体比赛,培养她们插花、茶道的情调,使她们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还要与主管领导及时反映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女职工与领导沟通的桥梁工作。这样不仅会让女职工增强了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同时通过交流与沟通也增加了女职工之间的友谊与凝聚力,减少了女职工之间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相互闹矛盾的机会。

  3.掌握好女职工的总体结构平衡我们知道女职工家庭琐事比较繁多,如生儿育女、照顾老人、支持丈夫工作等,因此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另外女人更年期也困扰着女职工的身心与工作。所以在女职工的人员结构比例上及队伍建设上要注意建立人才“蓄水池”,不要形成梯队断层,以缓解女职工因各种假期带来的工作不便以及人员的紧缺。这样对女职工来说,不仅维护了其合法权益,也体现了人权在和谐社会的表现;对事业单位来讲,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服务效益。

  四、总结

  在事业单位的改革大潮中,相关体制和相关部门应该有义务有责任去关注、关爱女职工,使之产生正能量,以此激发女职工的工作潜力,让她们为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转作出她们的贡献。总之,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中,优化女职工人力资源管理不可小觑,它在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责任方面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树霞.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工会女职工工作[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6):67-68.

  [2]李玉娟.企业女职工工作的阻力和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61-62.

第8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本人为了完成这次毕业论文,本人从XXXX年11月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准备,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本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对这一课题的问卷调查及对这一课题了解得不是很渗透,但在指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上网和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等,这些困难都迎刃而解了。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XXXX年11月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本人确定了论文写作的方向和题目,并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方式下载和查阅了大量相关论文,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在仔细分析、征求指导老师之后确定了毕业论文的提纲,并按时完成论文的开题报告等相关工作。此外,在指导老师建议下,本人还设计了此次论文的问卷,在相关企业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企业的抽样调查,让这次论文的数据等更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本人秉着谦虚、谨慎的态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并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不断完善论文的写作。

  本人抱着早日完成毕业论文,争取顺利毕业的目的,按照提纲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在初稿中,由于本人看错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而且没有仔细阅读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在论文写作中,提纲的有些内容没有论述,重点不够突出,并且语言不够简练等,幸而得到指导老师的及时指导。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重新阅读了本科的论文设计要求,并通过询问同学等,及时改正了这些问题;对于在论文缺少提纲提到的内容,本人也通过查阅文献,阅读相关论文等,把缺少的内容及时补上去;此外,本人还精简了论文的语言,突出论文的重点。因此,在初稿之后,本人论文的重点是规范毕业论文的格式,精简论文语言,更重要的是突出重点,让论文进一步完善。

  在指导老师的一次次帮助和悉心指导下,我的论文也慢慢的成型了。本人目前对论文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和完善,虽然论文还没有形成定稿,但在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让我对我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使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此外,我从中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增长了见识,这次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使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此外,我从中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增长了见识,这次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第9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在我国大力提倡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和问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从供给侧改革和乡村经济管理的角度,对农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将新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经济发展中,对进一步推进乡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农业经济管理状况,从优化管理理念、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助力下一阶段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

  1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业经济管理

  1.1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含义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指基于中国的发展实际,以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础提出的乡村发展战略,是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为缓解“三农”问题提出的发展战略,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具体实践中,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经济作为发展主题,从农业经济管理的角度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力求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国家发展层面提出的总体规划,该规划对乡村经济发展、农业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布局,是基于乡村发展需求提出的实践目标,也为未来的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农业经济与社会管理总体规划,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1.2农业经济及其理论基础

  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关系与经济发展的集合,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作物交换等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指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国家、个人以及集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调节,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两个部分,其中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延伸,主要指通过结合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以便获得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产品,获得更加优厚的经济利益;产业关联理论主要指根据产业之间的联系,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调配,实现农业各生产要素间的优化分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3]。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农业经济管理意识

  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缺乏管理意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存在不足,在实践中也缺乏对农业经济的政策和资本支持;二是对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宣传存在不足,使得农民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解,体现在农业发展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没有合理配置农业生产,难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难以引进和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农业经济管理机制落后

  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但是现阶段的管理体制仍存在相对落后的问题,难以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求。对我国长期的农业发展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规范化的农业机械支持,农业发展规划还处于个体经营阶段,这就使得在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中难以对生产结构进行整体规划,不利于最大程度发挥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较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不利。此外,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落后,也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的问题,再加上具备农业经济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员也较少,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4]。

  2.3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是当前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有的基础设施还存在诸多欠缺,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阻碍。一方面,乡村道路设施的不完善,使得部分大规模农业机械难以运送到乡村区域,也不利于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难以充分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乡村电力设施以及信息化设备的不健全,使得农户在进行种植前难以充分了解市场行情,进而不能够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计划,也不能够将更多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中,使得农产品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整体经济效益下降,不利于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2.4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一直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获取信息的水平较低,造成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同时,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也非常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脱离了信息化技术或在信息化水平较低的管理体制下,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对农业经济进行合理规划,难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另外,现阶段,我国乡村人才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非常缺乏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既了解农业生产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人才数量较少,也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3.1培养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意识

  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意识不足问题,一方面,需要对乡村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农业发展意识进行培养,只有管理层建立了经济管理意识,才能在制定农业政策、开展信息宣传等方面融入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建立农业经济管理意识,只有农户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将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进行发挥与应用,如对农产品种植结构进行规划,对土地使用进行调整等,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3.2构建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落后的问题,需要构建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收益能力。一方面,可以对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以便于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业资源进行集中规划。如实行农村合作社制度,将合作社内部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和生产规划,进而实现农产品的集中加工和销售,有利于提升单位农业资源的收益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管理,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农业经济管理留住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既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又能为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奠定人才基础。

  3.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根据各区域的农产品特点和发展规划,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有规划的建设和优化,为农业发展及农业经济管理奠定实施基础。一方面,需要对乡村的道路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产品的运输需求,同时道路优化也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进一步开发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分批次地对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及信息设备进行优化升级,为后续的农产品行业信息收集以及提升乡村信息的传输效率奠定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4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针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一方面,通过组建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培养或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具备较强信息化应用能力的人才,构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实现规模化、集群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区农业经济的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升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总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农产品规划、农业生产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本文在对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升级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加大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扩大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的措施。同时,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基于优化后的经济管理体系,对农产品等农业经济产物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10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摘要:音乐是不分国界和种族的,是人们表达感情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在音乐表演中演员尽情释放展现个性和内在美,打动观众实现自身价值是所有表演者的追求。文中介绍了提升音乐表演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音乐表演;舞台表演;能力提升

  前言:音乐表演者的认识水平、志趣感情、性格动机、谈吐举止都影响着音乐表演的效果。为了提高音乐表演能力表演者应该深入体验生活,不断的进行艺术实践,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其次应在表演中融入音乐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内心情绪;另外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并训练稳定的心理素质。

  一、加强表演者艺术实践

  要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当然要提升音乐表演能力也不例外。艺术实践就是表演者在观众面前进行的表演和展示,在不断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升表演者的表演素质和技能。要提高舞台表演能力只依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需要以理论为基础,用音乐理论作为音乐表演的指导思想,通过艺术实践检验艺术理论的正确性。艺术实践时面临的观众越多表演者获得的表演经验越多,在艺术实践中增强了演绎能力并且积累了舞台经验,逐渐做到临危不乱,同时在实践中享受到表演带来的自豪和振奋,这些感受能够使表演者开阔视野,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

  有些音乐表演者只注重学习音乐技能,但是忽略了音乐表演实践,虽然对平时的独立表演还可以应付,但是上了大舞台就会手足无措,心慌意乱。这些演出失败是由于表演者不注重表演实践造成的,不懂得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融入音乐表达内心情绪

  每个音乐表演过程都是演员表达自身情感的过程,单纯的依靠演唱技巧是无法打动听众的。表演者应该将自己融入音乐,在表演时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审美,让演唱不仅具有声乐之美,同时也成为抒发感情的渠道,成为演员和听众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所以音乐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应该首先感动自己,融入作品中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再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注入到表演中,让观众体会到表演者的情绪和感情,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比如,莫扎特大部分音乐给人轻松美好的感觉,虽然他生活不顺内心抑郁。国际比赛多选莫扎特的曲子,他的作品保留了古典钢琴精致富于歌唱性的特色,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曲子的甜美纯洁。由小孩子演奏他的作品更容易展现其中舒缓轻松的感觉,而成年人因为心思复杂多半不如孩子弹奏出的莫扎特更加的轻松纯洁。所以,演唱莫扎特作品要净化心灵、摒除杂念,通过单纯旋律和技术控制,表现出乐曲中的甜美和美好气氛。

  三、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修养是一个人文化水平、处世态度和修身养性的综合体现,积极进取,为事业拼搏,热爱生活,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算得上有修养的人。有修养的人必定博学多识拥有爱心,有修养的人都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良好的修养不啻为人的道德本钱,拥有了这个道德本钱人们就可以终生享受道德财富。人类内心和行为的美比外表更加重要,丰富的"修养学识才可以濡养出内在的气质之美。现实中很多人不注重自身修养,谈吐乏味、举止粗俗,让人敬而远之。

  我们常说书香门第,有没有文化修养是从门面中就可以看出来的,豪阔的土老板家里装潢再华丽一开口就露馅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也不断提高,舞台上陈旧重复的表演无法提起观众的热情,表演者只有不断的提高文化修养,才能提升表演能力和艺术感染力,为广大群众带来印象深刻的表演。乐曲里体现的理性内涵是作曲家艺术修养的体现;画家的绘画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美术艺术修养;舞蹈家的舞蹈修养体现了其个人学识和修养的水平。有位教授甚至在演讲中表示,艺术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表演的技术水平,而是取决于表演者的内在修养和个人文化水平。所以,提高个人修养和内涵是提升一演员艺术修养的关键。

  四、稳定的心理素质

  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平时功课做得很出色很熟练,平时测验也都能顺利通过,但是到了中考高考就会发挥失常。有的表演者信心不足,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实践经验,但是在舞台表演时却破绽百出。涅高兹说经验不足的演奏家都容易胆怯,就像有恐惧症似得,经常错音或者是动作僵硬,明显缺乏信心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缺少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十分不利。

  可以说,一台音乐演出是否成功取决于表演者的心理素质,表演者只有心理素质稳定才可能正常发挥或者是超常发挥。在炫目的聚光灯和观众的注目下进行表演,需要表演者协调注意力、记忆力、感觉、演唱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人们太关注太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失误,这就是心理素质较差的表现。虽然这些错误是由身体行为造成的,但是说到底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如果表演者心理素质方面存在问题,单纯靠训练演唱技巧是无法克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比如在生活中增强锻炼,多在人群面前表演,演出前先熟悉场地并做好技能训练。此外,在一场演出前表演者应该注意休息、调整心态。

  结束语:在音乐演出中表演者将演唱技巧和音乐作品结合起来,融入自己的感情和体会,从心中流淌出的歌声才能更好的引起人们的共鸣。表演者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利用所学音乐知识将其展现出来传达给听众,才能创作出最动人的音乐。

第11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不仅是国内市场的份额压力,更需要应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企业在这样的困境中求发展,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经济管理创新方法进行改革,从而达到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下面就新形势下,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优化措施,助力现代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理念不足。

  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具体策略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理念创新工作的实际需求关注度不足,并没有结合经济管理工作的理念特点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先进性研究,难以凭借创新工作理念的有效转变实现对经济管理业务的精准支持,不利于企业凭借经济管理观念的优化实现对经济管理具体创新活动的有利处置。除此之外,一些企业经济管理业务在推进的过程中,缺乏对内部业务体系贯彻活动的关注,并不能保证凭借经济管理业务的理念特点实现对经济管理业务具体创新处置的关注,无法在固有的经济管理体系的阶段化特征分析过程中实现经济管理具体业务与理念创新体系的有效对应。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拥有转化经营管理理念的意图,但在处理企业经营性危机的过程中,难以凭借常规业务理念的创新实现对企业经营性障碍因素的有效规避,造成部分管理工作的创新控制难以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战略执行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优化要求,导致企业虽然可以在决策层的业务推进过程中实现对经济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却难以充分按照管理性质业务的先进思维理念实现与企业经济管理具体业务的对接,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按照较为有利的方式实现业务处置。

  (二)优化设计不明确。

  目前,一些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具体创新战略制定过程中,对于创新战略的执行切入点重视和分析程度不足,并没有将创新方向的明确作为一项优先设计的内容,这就使得一些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具体优化策略设计的过程中,难以凭借战略实施的趋势特点和竞争性业务核心动力的培养特征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立足点价值的研究,无法按照全球化竞争性质业务的优化管理趋势进行竞争策略价值体系的精准分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处理价值。还有一些经济管理工作的方向设计工作缺乏对市场竞争力因素的关注,并没有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优化控制需要,对具体的经济管理战略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这就使得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竞争力因素调查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在核心竞争力的优化控制方面具备与经济管理体系的实际对接能力,不利于企业凭借经济管理环境的调查执行具备较强前瞻性的竞争力优化战略,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案设计业务执行价值。

  (三)组织结构体系不完善。

  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市场竞争性因素的研究分析关注度不足,并没有凭借对竞争性因素环境的全面考察分析实现对组织结构建设体系的重视,这就使得部分组织结构的创新工作很难凭借决策层的高度关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考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济管理业务运行的实际价值。在结构体系创新管理业务处置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在业务设计缺乏对组织结构整体状态的重视,并没有将扁平化业务体系充分纳入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范围当中,这就使得不同层次的业务控制结构容易在常规业务执行的过程中,受到管理层次因素的不利影响,很难按照信息资源传达控制体系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理念进行组织结构价值的实现。还有一部分企业组织结构体系的设计工作者,对于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反馈机制运行体系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按照组织结构的柔性建设要求进行信息资源与组织结构的有利业务对接,这就使得一些经济管理工作很难按照临时性组织管理业务的特点,实现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合理对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组织结构工作体系操作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形式控制质量。

  (四)执行力度不够。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完整的凭借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化发展体系进行构建,这就使得企业难以按照自身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贯彻,进一步适应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创新的实际要求,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价值在新时期社会环境中的实现水平。还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调查所有人力资源的实际需要,这就使得一些业务体系的创新和发展难以在企业主体人力资源的主体诉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予以推进,难以实现企业优化发展与员工个人需求的双重满足,降低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执行价值。

  二、优化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新时期经济管理工作理念优化水平。

  在执行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所有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都需要加强对理念创新活动的关注,要结合经济管理业务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阻力,对领导性质工作的实际理念需要予以明确,为经济管理业务体系价值的进一步实现提供有利支持。要按照经济管理工作的障碍分析特征,对更多的思想性因素价值加以研究,使企业可以更加完整地凭借竞争性业务体系的建设模式,更多地适应新时期市场环境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为企业现金经济管理理念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性条件。在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过程中,需要对经济性质工作的基础条件具备充足的认识,要更好地凭借经济管理业务的创新控制要求,对具体经济管理业务的创新思维加以分析,更好地保证管理性质的业务理念可以在思维方式的特征得到明确的情况下,按照新时期的经济管理特征实现优化,切实保证企业全部参与经济管理的人员都可以凭借经济管理理念的优化顺应创新发展战略在总体业务实施方向要求。经济管理理念的优化工作还必须全面顺应管理业务的视角控制特征,并且按照经营性业务体系改革的特征,对经济管理业务执行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优势加以控制,促使更多的经济管理业务理念价值可以在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累积的过程中得到优化建设。

  (二)提升经济管理业务方向设计合理性。

  在进行经济管理战略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方向设计作为一项核心性质的因素进行定位处理,并且根据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设计特点,对经济管理业务体系的方向建设趋势进行明确,使经济管理业务可以在新时期更加完整地适应核心竞争力业务的控制处理要求,并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性质活动的价值得到明确的情况下,凭借全球化业务体系的建设控制要求进行经济管理业务价值控制模式的建设,使基础性业务体系的设计活动可以在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化处理。在进行核心竞争力因素优化控制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控制处理要求,对更多的经济活动价值体系进行控制,使发展战略因素的优化设计可以在经济管理业务机制的价值得到明确的情况下,顺应经济发展活动的控制处理需要,保证发展战略因素可以在新时期具备更好的实施基础。经济管理工作的方向创新还必须按照经济管理具体活动不同阶段的目标特点进行业务细节的设计,使战略资源的优化控制能够在企业更多的了解市场资源变化趋势的状态下,进一步具备与经济发展具体需要的对接能力,为战略业务体系创新价值的进一步实现提供有力帮助。

  (三)增强经济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体系建设力度。

  首先,组织结构的创新工作设计需要按照组织结构业务体系的建设需要进行创新业务策略价值的分析控制,并且保证更多的业务创新机制可以在经营性业务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具备与组织结构体系相适应的能力,为组织结构创新积累一定的基础性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工作要加强对当前市场环境中经验因素的积累控制,并且结合扁平化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势,对传统经济管理环境当中的诸多制约性条件加以研究,促使企业可以凭借市场环境当中各项因素的积累控制实现对经济管理工作实际需求的满足,并使机构设置的具体工作可以将自身价值面向组织建设经验累积领域进行业务运行,为组织结构体系价值的进一步实现创造有利条件。组织结构的创新设计还必须加强对经济管理实际业务的柔性化管理业务的重视,必须保证组织结构业务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可以凭借束缚性因素的价值优化方案,进行组织结构灵活性的精准研究,并且按照市场环境中诸多经济管理策略的多样化处置特点,进一步适应组织结构管理业务体系的调整控制要求,为信息资源及新型技术资源在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中发挥作用提供条件。组织结构的设计工作还必须具备对虚拟性质组织结构体系建设工作的关注,要使更多的学习型组织结构体系的建设可以在经济管理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更好地具备市场环境中的盈利能力,为组织结构体系价值的进一步实现提供有利帮助。

  (四)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经济管理工作基础性经营业务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经济管理业务的操作模式特点,并且将以人为本理念的优势,进一步适应经济管理改革的要求。要深化对企业员工个人需求的调查,并将经济管理的体制制度创新更好地按照员工需求进行满足,提升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深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沈二琳,李德其.对构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的探讨和分析[J].中国企业管理信息,

  [2]王永芝,季磊.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们[J].商场现代化,

  [3]陆乾容,杜少敏.浅议创新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陕西管理技术,

  [4]许娟,刘军燕.浅议创新管理快速发展成功之道[J].现代科技信息,

第12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一、历史背景:

  20xx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从20xx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主办的综合国际博览会。它具有规格高、国际性强、综合性强、特色突出、市场大、商机多等六大特点。举办博览会的宗旨是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和发展。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落实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政府为全面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是为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而采取的一项具体步骤。它对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意义重大,对促进博览会承办地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从三方面来分析自由贸易区何如提高广西的经济增长。

  二、多元化合作平台

  对广西来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广西的对外开放。通过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可以吸引大量优质的、高科技的、种类繁多的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商品物资、技术设备到南宁展销,吸引大批高层次的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官员、商会代表、企业家到南宁来进行经贸洽谈,众多的专家学者也会到南宁来举办论坛,还有各国媒体记者也将云集南宁进行采访报道。他们会带来大量的投资项目,带来大量的经贸信息,在广西贸易、投资和旅游,并大量宣传推介广西,提高广西在海外的知名度。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扩大广西的对外开放。

  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况空前,成效显著:一是参会人员方面,有3位总理、3位副总理、130多位中外副部级以上贵宾以及各主要协会负责人、大企业总裁、投资商、采购商、专家学者共5000人出席开幕式。在博览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1.8万人(境外参展商4000多人)、海内外观众35万人次。二是参展企业和产品方面,共有1505家企业参展,其中东盟10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参展企业516家,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4.2%,共使用展位757个,占展位总数的30.2%。参展企业中,有世界500强企业19家,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企业164家。参展产品涉及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五金矿产、建筑材料、农产品、医药保健、化工原料、轻工工艺、服装纺织等11个行业,共210类。三是商品贸易方面,截至20xx年11月6日,交易总额累计达到10.34亿美元。其中出口8.26亿美元,进口1.23亿美元;国内贸易0.85亿美元。四是投资引资方面,共举办投资、引资项目推介会26场,签约项目合同金额1000亿元。其中,涉外项目129项,合同投资总额49.68亿美元(含中国对外投资项目46项,投资总额4.93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102项,合同投资总额485.4亿元。五是服务贸易方面,首届博览会以旅游服务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交易为切入点,培育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旅游专题区中各国以生动的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推介本国的旅游资源,寻求旅游合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展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300多个项目参展,吸引了众多中小型企业代表和国内外投资机构。

  在首届博览会上,广西商品成交额达1.54亿美元,占博览会商品成交额总和的14.2%,在各代表团中排第三位。按交易类别分,出口额0.85亿美元,占广西成交额的55.3%;进口额0.26亿美元,占16.9%;国内贸易额0.43亿美元,占27.8%。广西还与3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对加速南宁的发展,促进南宁与国内外的联系,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宁市在博览会期间,共签订内外资项目72项,涉及金额282亿元,签订合同达151亿元,签订合同的外资达10亿美元。共签约贸易额达110亿元,其中出口贸易合同涉及金额达800万美元。据有关调查,首届博览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宾客、商贾和游客,八方宾客云集南宁。博览会期间人员流量日均增0.81万人。货物流量日均增1万吨。住宿人数日均增1.2倍,平均入住率提高到65%。客房收入和餐饮收入大幅度增长,日均分别增加了116.56万元和50.3万元。市内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运载人次数分别增长15.8%和22%。商品零售额日平均增收237万元,增长42.5%。10大旅游景点日均增加游客2.06万人,增长1.2倍;日平均营业收入21.44万元,增加了18.23万元,增长5.68倍。初步估算,博览会的召开使南宁市的7个相关行业直接增加了约5000万元的收入。

  四、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20xx年,广西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46万公顷,尽管遭受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47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调整使优势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区域相对集中。

  水产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水产畜牧业产值达到59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2%。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产业化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明显提高。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完成水库除险加固74座,渠道防渗825公里,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5.2万公顷,修建和改造农村道路3500公里,新建沼气池35万座,沼气入户率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全自治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294.53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增强。突出抓好优势产业和强优企业的技术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99亿元。制糖、冶金、汽车、电力等优势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8%,所创造的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5.1%,优势产业对工业增长的支撑力增强。强优企业发展壮大。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或产品销售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另有3家企业超过50亿元,3家企业超过30亿元。铝工业、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沿海重化工业等新优势产业培育取得进展。

  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20.46亿元。国内旅游人数551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2%;入境旅游人数117.6万人次,增长74.4%;旅游总收入254.7亿元,增长23.1%。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仓储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会展业、信息咨询业、卫生体育保健业等发展势头良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5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年内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6628个,其中工业项目2000多个。自治区重点推进的239项重大项目有216项开工,开工率90.4%。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37个项目基本实

  现开工。铁路建设一揽子计划开始实施。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水任至南宁、黄沙河至全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合山电厂改扩建工程、桂林海螺和平南鱼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玉柴公司3万台柴油机项目建成投产,平班水电站、乐滩水电站、北海和田东火电厂等项目实现部分投产。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设施:城市道路306公里,高速公路145公里,二级公路460公里,万吨级泊位3个,发电装机容量168万千瓦,钢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水泥年生产能力316万吨,城市日供水能力42万吨。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博览会商品贸易总额10.84亿美元;签订涉外合作项目129个,投资总额49.68亿美元;签订国内合作项目102个,投资总额485.4亿元。国内区域合作得到加强,广西、广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05项,投资总额498.6亿元。“百企入桂”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大批外省、市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入广西投资。对外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42.88亿美元,其中进口18.93亿美元、出口23.96亿美元,分别增长54.8%和21.6%。 旅游业方面,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广西接待游客总人数183.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5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4.5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91.3万美元。

  五、分析结果: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巨大推动作用下,广西一批盼望已久的重大项目于实现了开工建设,华银铝氧化铝一期工程经国家核准后全面开工,标志着广西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年一度举办,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与交流,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之间友谊,促进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不断发展改善。和平、稳定的国际性区域环境,对于作为边境地区的广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可以扩大广西对外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边境地区的生产,从而提高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家级、国际性的条件要求下,广西各项政府管理和社会工作深入推进,跃上一个新台阶。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对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安全等各项工作,从服务国家级国际性盛会出发,高起点、高标准地去做好。与此同时,广西加强了对食品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促进食品安全。所有这些,都对广西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第13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摘要:在企业管理规划过程当中,如何提高和创新离退休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是企业在发展过程应当重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企业主要对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明确的创新和科学性的拓展,帮助离退休管理工作进行本质上的提升,完善职工的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加强慰问工作,开展老有所乐的引导活动。使企业职工能更加快乐和舒心,所以本文以新形势下离退休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离退休;管理工作

  一、离退休人员思想特征

  鉴于中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退休人员在公司占据的比重也开始增加。提升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提高离退休队伍建设。首先要增强离退休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离退休人员的自豪感。离退休的工作者必须热爱老年工作,有耐心的处理每一件小事,拥有为离退休人员奉献的精神。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的这项工作是公司业务的稳定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扮演着不能替代的关键作用,在很多方面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新的环境之下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得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特征:(1)艰难性。开展思想政治这项工作和以及党建等工作的力度比较薄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的履行措施不够。其结果是部分退休人员忽略了政治理论学习,并且放弃去严格要求自己。离退休员工仅仅要求组织照顾自己,不再去为企业以及社会做出应尽的贡献,甚至会变成错误思想的俘虏,迷信和消极行为成为精神寄托[1]。(2)难以控制性。离退休人员的意识以及个人行为是和自己的利益得失有直接关系的。有着可变性以及随意性。通过行政措施强制的去做思想工作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从而使得离退休人员的思想以及个人行为难以控制。

  二、做好人力资源及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稳定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社会问题正严重阻碍国家的发展和人们幸福感的提升。离退休干部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群体,在上个世纪的国家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现阶段,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保障这些为国家发展奉献的老一代群体的晚年生活,也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离退休干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做好他们离休后的安置工作,同时也能将离退休干部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丰富其晚年生活,实现其人生价值

  离退休干部群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虽然,离退休干部们已经年老,但是他们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削弱。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文明中国的建设,对于离退休干部自身也是意义深远的[2]。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势下,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视角,促进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幸福,可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关注与保障工作,提升他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可以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实现其人生价值。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离退休干部管理创新措施

  (一)树立离退休干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新理念

  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和完善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改善离休干部的管理,首先就需要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改变治理思维,从现代化的管理角度出发,梳理离退休干部人力资源开发新理念。人力资源是一个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离退休干部人群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贡献者,即使已经退下工作岗位,但是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价值。因此,管理机构应该首先做好离退休干部的信息统计工作,结合各个干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从多个领域和角度开发其价值。我国的离退休干部都是有着深厚工作经验和专业工作能力的人才,在他们刚刚走下工作岗位,身体尚有余力之时,完全可以因人而异的发挥他们的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再次贡献自己力量。

  (二)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与时俱进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理念。提升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的水平,实质上来说是做人的服务,而服务的对象则是所有离退休的老同志。要把离退休人员的需求当作服务工作的目标,成为管理工作的“晴雨表”。将服务离退休人员、从离退休人员的角度出发、解决离退休人员的难题当作服务的最终目标。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积极乐观的去带领离退休人员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使离退休工作者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可以合理讲述自己的愿望以及要求,从而减少利益上的冲突。尽力去解决离退休人员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感染力以及亲和力。

  (三)加强离退休干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离退休干部管理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缓慢、组织混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有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背景的人才不足。人力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还能提升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所以,加强社会建设就要在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机构引进懂得专业知识的人才,促进他们改善工作方法,为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3]。加紧促进管理人才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帮助离退休干部学习新事物,甚至学习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增强他们的知识技能,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建立走访慰问等工作机制,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四)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扩大管理范围

  社区是离老同志们最近的工作机构,随着社区发展的不断完善、规范。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服务细致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亲情化”原则,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服务管理离退休老同志。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工作中要有耐心,更要细心,对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进行详细了解,对他们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对待与妥善解决。具体来说,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看望,对于他们的要求进行详细了解。另外,可以为75周岁以上的老人举办生日宴会,准备生日蛋糕,让老人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孤寡老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爱心救助卡”,卡上应该有老人详细的住址、子女的电话以及姓名等一些相关的信息,如果发生什么情况,能够保证及时得到帮助[4]。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在一些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去慰问老人,陪离退休老同志聊天,同时送上自己的祝福。再者,社区也可以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喜好进行了解与调查,组织一些文娱团队,让老人充分融入其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在新形势下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重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和完善。增强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感受,提高老员工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素质,使社会能够得到发展和进步。

第14篇: 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音乐表演中的美学原则展开深入研究,先对音乐表演中的美学规律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美的规律、音乐结构美的具体体现等,然后通过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原则、历史性和当代性的统一原则、技巧性和表演性的统一原则等,对音乐表演中的美学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总结了几点美学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输功能、教育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等,以此将音乐表演中的美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高音乐表演的艺术性。

  关键词:音乐表演,美学原则,应用

  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过程中,音乐表演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美学原则来说,其历史比较悠久,对音乐表演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音乐表演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在音乐表演中,美学原则的应用可以不断美化音乐作品,不断增强音乐表演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彰显出来,使观众产生心理共鸣,拉近音乐表演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观众较高的满意度。

  一、音乐表演中的美学规律

  (一)音乐结构美的规律

  音乐的曲式结构,可以概括和总结客观事物运动过程与人的情感运动过程。曲式结构,主要是指音乐在时间发展过程中,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人们对结构形态的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欧洲专业音乐发展历史上,一部曲式、二部曲式、变奏曲式等是重要的曲式结构,与表现意义之间的联系比较强,对不同的审美特性进行了体现。

  (二)音乐结构美的具体体现

  追求音乐的结构美,在文化心理原因的基础上,还包括人类普遍的审美心理需求,是音乐向艺术事件的质变。艺术性质的音乐,是在“结构”的帮助下诞生出来的。某一作对音乐欣赏进行了明确的分类:首先,感官层面,可以发挥出音乐刺激作用,进而作用于自己的各种感觉;其次,表达层面,要对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揣测;最后,音乐层面,在感觉音乐的声音和情感的基础上[1],要对音符组合的方式给予高度重视,对乐曲的发展脉络进行仔细聆听。基于此,必须树立全新的思想认知,以此来充分认识音乐的第三个层面。由于西方古典音乐的结构传统是比较牢固的,如果不对乐曲的结构予以高度重视,将很难将古典音乐中的精髓抓住。比如一部曲式是音乐的存在形式之一,其情绪具有高度的单一性,与二部曲式的两个越短意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问答和应和的语言逻辑,其显著特点就是平衡和对称的形式原则。三部曲式与等奏鸣曲式等,与矛盾冲突的对峙、变化发展的哲理思维逻辑具有显著的联系,也密切联系着不同事物或现象的交替和重复原则。

  二、音乐表演中的美学原则

  (一)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原则

  对于真实性来说,主要是指表演者可以再现出音乐作品的原样,一首作品的顺利完成,主要借助于作曲的特定历史背景,然将自身的经历创作融入进去,不可以随意进行复制粘贴,为二度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表演者要对作曲家的历史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然将自身的认知融入进去,进而确保良好的演绎效果。

  如果二度创作仅仅再现原作,基于音乐表演视角很难确保高度的合理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可以了解到事物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变动性,这在音乐表演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音乐表演仅仅再现出音乐的原样,与观众审美需求出现了一定的脱节现象,就很难获取观众较高的支持和认可,也就很难将音乐表演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历史性和当代性的统一原则

  在音乐表演中,历史性和当代性统一的原则,主要是指要结合特定历史风格,并对表演者所处的时代精神和美学观念进行分析,然后将其结合在一起。

  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要对音乐作品的特定历史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借助自己的意念来对作品进行改造,很难集中整合与表演者所处时代之间的联系,将当代大众审美认知摒弃掉,完全“照搬照抄”。这一做法明显是极不正确的,音乐表演者不能与自身环境进行脱离,在原作中必须要将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审美认知融入进去,表演者必须要充分了解原作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并注重当代主流审美的渗透,进一步传承原作的魅力。

  (三)技巧性和表演性的统一原则

  技巧性和表演性,是音乐表演的重要原则之一,更好地落实音乐表演,为其他两项原则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对于音乐表演的技巧性来说,主要是指表演者自身的音乐技能和素养,而表演性要求要进一步挖掘和分析作品,借助表演技巧为媒介,将作品精神传达出来,在体现过程中,主要借助表演者的肢体行为和声音等。

  在音乐表演中,技巧或技能是重要的构成内容,这对表演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成为提高表演者音乐审美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即便如此,表演者成功演绎的原因也不是完全借助于音乐演奏技巧,在传达音乐思想中,技巧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仅仅在媒介的角色方面发挥了作用,必须要结合作品自身特定和艺术表现要求,将其存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现阶段,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演奏技能优秀的人才非常多,但是文化传播者并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表演的出发点并不是任意地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品读,而是通过“复制”方式再现出原作。基于此,必须要贯彻落实好音乐表演技巧和表演性的统一原则,所以在任何时代环境下,这都是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原则。

  三、音乐表演中的美学功能

  (一)信息传输功能

  采风、情感以及审美观等,是音乐的信息传输功能,可以有效传承文化,并提高为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音乐的传输功能对历史和未来做出了烙印和憧憬,一旦音乐的信息传输功能难以发挥出来,就很难有效传承文化[2],也无法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展现出来。

  (二)教育功能

  音乐的教育功能,其过程主要包括感性思维训练、情感的熏陶、对社会的认知,进而促进教育功能的发挥。借助音乐艺术,可以给予聆听者的心理健康强有力的保障。音乐,可以不断提高人的感知、直觉以及想象,进一步发展思维,不断提高人的情感体验和传递能力。在人的社会群居性的影响下,以音乐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将人际关系进行协调。

  (三)价值导向功能

  音乐,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情操。现阶段,急功近利的思想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对于网络上的《垃圾场》等“原创音乐”,属于低俗歌曲形式,与价值导向功能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出音乐的文化价值功能。所以,必须要加强音乐认知系统的构建,将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上来,提高对的发现、感知以及创作等能力,进而充分发挥出音乐价值导向功能。

  结束语

  总之,在音乐表演中,加强学原则的渗透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实现音乐表演和美学原则的高效统一和整合,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确保良好的表演效果,从而将音乐表演提升到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周闵.美学视角下的音乐表演艺术解读——评《音乐表演美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8(9):113.

  [2]潘明栋.一部新气派的音乐美学教程——评高等教育出版社《音乐美学教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8(2):132-136.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shijianzuowenzhuanti/34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