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鲁迅】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介绍鲁迅先生作文【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介绍鲁迅先生作文1

  鲁迅出生在一个历史大崩溃的时代,不仅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彻底的崩溃——这是“千古未有之变局”,而且西方的历史也发生了彻底的崩溃——尼采高呼“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个世界的基础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所以我忽而爱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时候,有时确为别人,有时却为自己玩玩,有时则竟因为希望生命从速消磨。”鲁迅的深渊意识,鲁迅浓重的虚无情绪,与现代普遍泛滥的廉价的感伤和乐观区别开来。鲁迅厌恶那些冠冕堂皇的论述和说辞,那种窒息生命的历史目的论,他把自己的反抗看作不过是“捣乱”。他从来不为自己的斗争寻找可以依靠的“理路”,他也否定所谓“黄金世界”。鲁迅与很多人的区别在于,那些人总在热烈地拥抱每一个正在到来的“新纪元”和“新世界”。然而,鲁迅却说,“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

  他在《影的告别》中写道:“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我们一直在功利地对待鲁迅,我们总是拿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圣人”之类的标准来估价鲁迅。我们很多人强加于鲁迅启蒙者、青年导师的“荣名”;然而,实际上鲁迅却是一个“怀疑主义者”,鲁迅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启蒙者的“方案”和“蓝图”,从深渊中生长出来的鲁迅的思想总是面对着矛盾和难局。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得错不错——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渊,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在鲁迅的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他承担了那个时代的压力。鲁迅一直对自己身上的黑暗有着清醒的认识,鲁迅对自己一直有着自觉的反省。我常常觉得鲁迅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朴素,不像正人君子、知识分子那样装神弄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鲁迅厌恶中国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把他们称为“做戏的虚无党”。

  鲁迅早在1908年发表的《破恶声论》里即指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今日之急也。”鲁迅伟大的地方首先在于他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新的生存格局,这是他根本不同于胡适等“帝王师”的地方。“帝王师”要驯服帝王,同时被帝王所驯服。与胡适、沈从文等人不同,鲁迅始终是从被压迫者的立场,从被压迫人民的立场出发来看问题。沈从文自称为“乡下人”,然而实际上,正如丁玲所说的那样,他一生努力要爬进绅士阶级的里面去。我不想从阶级的观点来褒贬鲁迅、胡适、沈从文,我只是从所谓“最普遍的人性”来区别他们。胡适、沈从文他们遵循着“最普遍的人性”的游戏规则——势利。鲁迅和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就耐人寻味。有人说胡适是亲国民党的,鲁迅是反国民党的,这样的说法是缺乏历史感的愚昧和搅和。其实,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鲁迅与国民党站在一起的时候,胡适正在与北洋军阀、“宣统皇帝”调情。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国民党得势以后,胡适又改从北洋军阀阵营投入国民党怀抱。为了做“诤友”,为了投怀送抱,煞费苦心。为了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对大局有所垂询”,演出了“人权”的闹剧。胡适做上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的“诤友”以后,也就“抛却人权说王权”了。他退出“民权保障同盟”,终于剥下了自己的画皮。正像瞿秋白所说的那样:“哲学班头博士衔,人权抛却说王权。朝廷自古多屠戮,此理今凭实验传。”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说:“中国的一般的民众,尤其是愚民,虽称孔子为圣人,却不觉得他是圣人;对于他,是恭谨的,却不亲密。但我想,能像中国的愚民那样,懂得孔夫子的,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没有的了。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对于“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或者“我的朋友胡适之”,广大的民众也是敬而远之的;然而,鲁迅却是一直活在我们的思想血肉之中,活在被压迫者的反抗性格之中。

  鲁迅把自己的集子叫做“二心集”,他感叹我们没有抚慰“叛徒”的吊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是一部剿灭“叛徒”和“异端”的历史,我们每一个思想家都是“叛徒”和“异端”的歼灭者。鲁迅是很丰富的,鲁迅的丰富性却被专制的时代剥夺了,鲁迅被专制思想化装和控制起来,鲁迅被“规范化”了,鲁迅被贫乏化了。这是鲁迅最可悲的地方。很多对于鲁迅的反感,其实不过是对于有关控制鲁迅的“阐释”的反感。当我们否定鲁迅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开的遗产吗?鲁迅说:“自由主义么,我们连发表思想都要犯罪,讲几句话也为难;人道主义么,我们人身还可以买卖呢。”这些话包含了多少辛酸。尽管鲁迅说“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然而,他死后却被别人做成了木乃伊,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恐怖!恐怕他自己是怎么也想象不了吧。

  有人惋惜鲁迅放弃了文学创作去写杂文,现在暂且撇开鲁迅杂文的文学价值不说,我们退一步说,即使鲁迅的杂文没有丝毫的文学价值,对于鲁迅自己来说,也是应该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鲁迅从他一开始文学创作,就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并不是为了取悦于某些高尚的文人雅士,而是为了卑微的生命,为了生存而写作。用鲁迅的话来说,他甚至只是为了一种自私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某些人不舒服而写。然而,我们也未尝不可以这样说,在那样残酷的时代,沈从文写出那样美丽的文字来,不仅是一种虚伪,而且是一种残忍。

  鲁迅是病态的,毛泽东也是病态的,他们的病态来源于历史,来源于我们民族的现代历史,因为我们现代中国是一个被践踏、蹂躏、强暴的民族。我们每一个有感觉的人都会有一种耻辱感。如果我们不愿意永远都保持一种匍匐的姿态,如果我们的民族要从历史的罪恶深渊中站立起来;那么,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脚下的土地。在我看来,对于鲁迅最准确也是最简练的评价莫过于“民族魂”这三个字。如果没有鲁迅,我们中华民族就失去现代的地平线;如果没有鲁迅,我们中华民族也就失去了灵魂;如果没有鲁迅,我们就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说话,我们就不过是没有心灵痛苦的“支那人”。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多重压迫,而没有痛苦感,是不可想象的。像胡适、林语堂、周作人,他们与我们民族的生存经验是脱节的。他们活得那样精致漂亮,和我们粗暴的灵魂灾难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和林语堂的身上挂满了西方的奖章,周作人“得体地活着”的归宿就是汉奸。毛泽东说,我的心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和鲁迅都同样厌恶武训,都批判《水浒》。因为这些东西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反对过现行的体制,而相反是维护现行的体制的。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武训,有点像印度的甘地,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到了20世纪末,每一个正人君子都在诅咒革命,尤其是暴力革命。因为统治者总是在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统治从根本上都是用暴力维持的,都是暴力统治。只要统治阶级没有放弃暴力统治,那么我们就没有资格指责人民的暴力革命。统治阶级一方面用暴力维持他们的罪恶统治,一方面却幻想着天下太平,他们希望人民像家畜一样听任他们任意宰割。美国资产阶级只喜欢一个黑人——马丁·路德·金。张承志在《真正的人是X》中说得好:“非暴力主义完全可以当成体制的招牌或粉饰;它有那么一股奴才气,把正义通过下贱表达。”他发觉,在美国每一座大城市都有一条“马丁·路德·金胡同”。这是因为美国资产阶级体制可以消化马丁·路德·金,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消化马克西姆·X。张承志说,每一个美国混血黑人身上都有着白人强奸犯的罪恶印记:“每一个混血黑人,溯本求源,都可能出身于一个被白人强奸的黑女奴之腹。美国黑人的姓氏其实是不清楚的。在摆脱白人强加的烙印姓氏、重新找到自己的‘灵魂的姓氏’之前,黑人的姓氏应该是X。”被压迫者和被奴役者怎样才能找到他们真正的“自我”?那就是首先对于自己奴隶身份的认同和认识。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乞求施舍,被统治者却奢谈宽恕,我为此感到荒唐和羞愧。“宽容”是胡适的标志,也是他的身份;然而,“堕落文人”鲁迅是没有资格谈“宽容”的。从根本上来说,“宽容”是统治者的标志,奴隶是没有权力谈论“宽容”的,被压迫是他们的宿命,奴隶们洗刷耻辱和摆脱奴役的唯一的可能性是反抗。张承志在比较美国黑人和中国历史的时候指出:“他们尽管被骇人听闻地奴役过,但是没有像中国产生汉奸传统那样,产生特殊的出卖阶层。”他还指出:“在西方国家挣扎的中国人只求个人摆脱歧视,而并不反对歧视的世界。”中国现代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买办阶级的衍生,买办阶级进一步毒化了我们这个从来没有争取到过人的价值的民族。像周作人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最终沦为了汉奸,在中国这样病态的历史里买办文化很容易繁殖,这样一种买办文化在“历史进步”这一外衣之下容易使我们遗忘奴隶的身份,瓦解我们被奴役者要求自主的愿望。我们中国现代的汉奸传统的后面是这种买办文化的传统。是不是这种“新文化”中本来就有一种可怕的东西存在?周作人在今天还受到那么多人的赏识,绝不是偶然的。

  我们不应该忘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中华民族正像美国的黑人一样,我们的姓氏是X。我们的身上同样打上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强暴所带来的罪恶的印记,比如我们不再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落后就要挨打”。然而,鲁迅和毛泽东一直在不屈不挠地反抗着并且战胜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他们没有失掉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自信。早在1908年发表的《破恶声论》里,鲁迅就批评那些赞美侵略,讥嘲被侵略民族的所谓“志士”:“今志士奈何独不念之,谓自取其殃而加之谤,岂其屡蒙兵火,久匍伏于强暴者之足下,则旧性失,同情漓,灵台之中,满以势利,因迷谬亡识而为此与!故总度今日佳兵之士,自屈于强暴久,因渐成奴子之性,忘其本来而崇侵略者最下;人云亦云,不持自见者上也。”今天周作人的义子们,他们说不知道什么叫做汉奸,他们不仅为美国侵略南斯拉夫而欢欣鼓舞,而且为美国用导弹轰击中国大使馆举杯相庆。周作人沦为汉奸多少有些无奈,而今天的那些为虎作伥的人却是心甘情愿,这是他们和周作人不同的地方。他们把征服和剿灭叫做“文明”,他们把有奶便是娘叫做“进步”。然而鲁迅却反抗这种“文明”和“进步”。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这就是与现代买办文化和汉奸传统根本对立的鲁迅精神。

  无可讳言,鲁迅出生在一个变态的时代,鲁迅的性格是病态的;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谁的性格是“正常的”,你难道不觉得恐怖吗?

  鲁迅是普通的,也正是这样,“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在某种意义上,鲁迅精神是传统道德所发出的新的光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为传统精神注入了新的历史内容。鲁迅是不朽的吗?鲁迅会过时吗?这不是鲁迅所关心的问题。鲁迅没有像那些“圣贤”那样要求过不朽,而是相反盼望着自己速朽,盼望着自己的文字和黑暗的时代一起迅速消失。鲁迅会不会过时,那要看我们是不是已经摧毁了奴役的历史,创造了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介绍鲁迅先生作文2

  初读鲁迅

  说起我是如何“认识”鲁迅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那时候我才刚刚粗识文字,恐怕也就是小学三年级左右的事。

  我小的时候,姥爷虽然已经得了病,但精神状态还好,还能够给我讲故事说笑话,自然也看书写文章画画。而他常常捧着的一种薄薄的小书,却引起我浓厚的兴趣。

  书的封面很简单,上边除了一行书名之外,只有一个石刻的老人头像。——后来我自然知道了,这就是鲁迅。

  这种书是一系列的,每本都不厚。然而姥爷读的时间特别长。我以为这一定有某种秘密。后来就向姥爷索取,决心一读了。

  我的姥爷在读书这一件事上,从来不会限制我,反而是十分鼓励的。他甚至在我小学的时候就教我看武侠了——而姥姥则坚决反对。这一次看鲁迅的书,她也没有任何异议,虽然她明知道我看不懂。

  然而说来奇怪!我虽然真的不能深透于文章的思想,却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就是我非常喜欢这些书!我一本又一本地看,一遍又一遍地看。直到有些字句我可以背诵为止。姥爷是否感到惊奇我不知道,然而他开始和我谈论鲁迅了。虽然说得很浅,却也使我开始知道这个老人是中国的一代文化伟人。我读得更其津津有味了。

  那个时候,当然对于是非之争不能理解。这种鲁迅单行本中,附有鲁迅论敌的文章,两相参照。然而我总觉得鲁迅固然说得有理,他的论敌说的似乎也有理。——现在想来,当然觉得这种想法的可笑了。

  我读鲁迅文章,成了一种日常功课,几乎无事的时候就读一些。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狂人日记》了,读了不下数十遍。我的大不幸,是由我的哥哥引起的。他有一次将这一套鲁迅单行本借给了一个很相熟的女孩子——那时候他在初中,而我还在小学。借就借吧,姥爷尚且没有说什么,我能怎么说呢?糟糕的是,他后来居然将这一套书送给了那个女孩了!这真是晴天霹雳!他大概觉得这一套书也很平常,而姥爷书箱里的书籍正多着哩,也不少这几本吧?他怎么能想象我的心情呢?

  从此我不高兴很久。一直到上中学。

  重逢

  初一上学期考完试之后,妈妈给了我50元钱。对于我来说,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我拿着钱也不知道去哪里,最后,就到书店里去了。在那里,我发现了《鲁迅全集》。这使我怎样的惊喜呀!虽然,那其实是一种非常差的版本,恐怕是盗版吧!但在我,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了。洋洋大观,我何曾拥有过呢?然而,糟了!这样的一套书,需要120元!我的天呐!那不是天文数字吗?

  望着这一整套可爱的《鲁迅全集》,我急得快要哭出来了。书店的老板自然看出我的心思,于是他很好心地指引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得到一套鲁迅全集,而不需要很多钱。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我赶紧请问要怎样做。他拿出三本书,是《鲁迅小说诗歌全集》,《鲁迅杂文全集》,《鲁迅散文全集》。这里包括了几乎鲁迅全部的著作。看着小字然而却厚厚的三本书,我既觉得不甘心,又舍不得放下。最后,还是以40元的价钱买到了三本书。那是深黄色封皮,用很小号字排版的书。

  回到家里以后,妈妈得知我吃了不少苦头,颇为心痛。但看我拿着书的那种喜悦心情,她也只有叹息一声,什么都不说了!我知道妈妈的心思,她觉得那些书都不值得——然而,她却不会干涉我,她只愿我快乐!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鲁迅全集”了!从此如鱼得水,虽然看得很累,却还是开心不已。

  上初二的那一年,我的成绩不太好,我正是靠着这几本鲁迅书来鼓舞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的。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要看上几篇鲁迅的文章。我从小怕写议论文,是这时候看了鲁迅的杂文才开始学会写议论文的。这算是小小的“现实意义”吧!而我的语文特别好,始终高居榜首不下。初中语文的重点篇目,几乎都是鲁迅文章,又有哪个同学,对鲁迅文章的理解能够超过我呢?我经历了初中两年的折磨,开始渐渐懂得了鲁迅的心思,我可以走近他的文章中细细咀嚼了。

  然而,我却渐渐对这几本书感到不满足起来,印刷的质量太差,字太小,而且似乎并不是太全。其优点是错误少。

  我在梦想着那套一百二十元的鲁迅全集了。

  鲁迅全集的故事

  上了初二下半学期之后,我的零花钱增加了,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我可以偷偷地攒钱了。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将自己的“私房钱”积到了150元。我兴奋地计划着购买鲁迅全集。我高兴极了。但母亲却非常不高兴,要知道——一百多元的一套书,实在是太贵了!

  但经过几番劝说,母亲终于答应了。那天中午,我去银行取钱,结果却因为银行职员将存折密码搞错,反复取不出钱来。晚上回家后,母亲很不高兴,突然反悔了,不再允许我购买《鲁迅全集》。我躺在床上,终夜不眠,悲哀我破碎的梦。

  但事情几经周折,我的机会终于再次来临了。朋友来找我一起上西单去买书。母亲本不同意,后来因为朋友一再的劝说,终于答应了。我偷偷带上那一百五十元钱。

  在西单图书大厦,我看到了两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一种十六卷本,要五百多元——这是我至今做梦也不敢奢望的精华本。另一种是八卷本,要一百六十多元,也让我望而怯步。——我该怎么办?

  幸而天无绝人之路,朋友帮我垫了10元钱。成交!我是多么的高兴啊!

  终于得到了!我捧着厚厚的八本书,幸福无比。虽然这一套鲁迅全集中缺少鲁迅的书信和日记,但暂时是足够了!

  回到家,母亲看到我抱着那么厚的八本书,自然知道我做了什么。但她并没有怪我。我的心中充满了内疚,但也有一种胜利的满足感!

  我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鲁迅全集》了!而我想起好朋友虽然喜欢鲁迅的文章,却还没有多少鲁迅的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从前买的那三本书送给他!

  这一次,母亲什么异议也没有。当我把自己曾经当作宝贝一样看的三本书送给他的时候,我得到真正的快乐——赠与的快乐。

  了解鲁迅

  《鲁迅全集》被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无事的时候甚至可以当一种消闲。连哥哥也佩服地说:居然能够把鲁迅书当休闲书看,真是了不起!

  在大家的眼中,鲁迅文章是非常难懂的。同学们也很惊讶。

  可是,我在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对鲁迅其实是并不算得真懂的。我连他的家庭、经历都不很知道。

  记得有一次,朋友对我说:他的老师说,鲁迅的文章其实没有梁实秋写得好。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个疑问直到后来我得到了《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之后,才得以打破。梁实秋的文才是不错,然而,他怎么比鲁迅?

  还有一次闹了笑话,我把周作人当成了鲁迅的哥哥。这令我大为尴尬。我开始寻找关于鲁迅本人的书了。

  经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鲁迅》(上下册)——陈平的小说,有了鲁迅的朋友们的回忆录若干本以及《荒原野狼——鲁迅》、《鲁迅的艺术世界》等。而今年,又收到朋友赠送的《鲁迅与我七十年》。我对鲁迅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了。

  而这一切,都使我越来越深深敬佩和爱戴鲁迅先生——佩服他的洞察力之深,佩服他的文笔,佩服他的风骨,佩服他的为人……

  是鲁迅先生,引导我走向文学之路的!我对鲁迅,始终有着面对师长和姥爷的感觉。也许因为我缺少父爱,我总在无形中,将鲁迅当成我的姥爷般来看。是他,常常令我自愧,自新。

  我知道鲁迅并非没有错误,并非不可批评,但我不能容忍对鲁迅先生的污蔑和歪曲!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我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形式纪念鲁迅先生。但我将永远以我的敬爱献给鲁迅先生!鲁迅精神不死!中国的脊梁不倒!

介绍鲁迅先生作文3

一头冲天的头发、两道浓密的眉毛、嘴边的短须、一袭长褂,我脑海中的鲁迅。

他是一位胸怀大爱的人。

因为看到了当时中国人的软弱、社会上的黑暗,为祖国,为挽救民族的灵魂他弃医从文。因为深知术刀只能改变有病的躯体,而不能改变内心的意识。握着他的武器——笔,以笔代枪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中,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给社会上的黑暗以有力的抨击。《狂人日记》中,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揭示了中国吃人的封建礼教,批判了中国吃人的封建礼教,《阿Q正传》又批判了旧社会封建主义思想道德观所给人民带来的迂腐扭曲的思想。《孔乙己》中描写了一个落魄的封建读书人,没有考上功名,一生游手好闲,学而无术充斥着迂腐,不为社会所接纳,到后来甚至落魄到偷东西被打断腿,还死要面子……他的眼中容不下一丝黑暗,尽管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当局的迫害,但他依然写作批判,这种不惧黑暗,向往光明的大爱情怀荡气回肠。

他是一位胸藏小爱之人。

他是热爱生活、善于回忆的性情中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菜畦用“碧绿”,写石井栏用“光滑”,写皂荚树用“高大”,写桑葚用“紫红”,“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都写得精确而生动。《少年闰土》中羡慕闰土无忧无虑的玩耍,堆雪人,捉虫子、捕鸟。对束缚、对封建、对礼教、甚至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少爷的身份产生了反感,他羡慕闰土的自由自在、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痛恨这个有着高墙的世界。每一个细节的描写,每一处生动的感受又将他的小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鲁迅用尖锐的目光、敏锐的观察、犀利的笔锋将时代烙印。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国之忧,民族之忧,人性之忧。大爱着手,小爱起笔,将每一份执着和力量释放出来,作品令人喜爱,精神更令人赞叹。

依旧一袭长衫,手握一只战斗之笔,两道浓眉将眼光送向远方,我知道那是《呐喊》那是《彷徨》……

介绍鲁迅先生作文4

我喜欢鲁迅,我没有装深沉。除了课本上的,我甚至没怎么看过他的作品。不是不想看,是真的太难理解了。一个顺口溜大概已传遍了中国的每所学校,说现在的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和文言文并列,可见其难度。

若要我说出喜欢鲁迅先生理由,我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许是崇拜他的深刻见解,也许是折服于他独到眼界,也许是惊诧于他前沿的思想领悟,也许仅仅是沉迷于课本上鲁迅先生肖像那双深邃的眼睛。

后来在语文选修课本上跟随萧红的笔墨对鲁迅先生了解了更多,在萧红的笔下,鲁迅是一位绅士,一个温和的大哥哥。这让十七岁的我忍不住浮想联翩,若我生在那个时代,真想嫁给他啊。

有一天我跟朋友聊天儿,朋友向我抱怨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被选为必学的课文,还变态地要求背诵。我的一句话结束了她喋喋不休的抱怨,我小声地说,我很喜欢鲁迅啊。她朝向远处的头大弧度地转向我,看我的眼神犹如看着一个傻子。然后我们一起沉默到上课铃响,默默地走进教室。

朋友的反应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脑子坏了,可是我控制不住,对鲁迅先生的迷恋没有任何消减。

随后在同桌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许嵩,最先吸引我的并不是歌声或嗓音,也不算曲调,而是歌词。那是我偶然间在网上看到关于《毁人不倦》的解读,那篇文章对我的震惊程度犹如一记炸雷,原来看似普通的歌词竟有如此的深意。好奇心驱使我去了解许嵩其他歌的解读,从此打开新世界……

之后的某一天,我又天马行空,我竟然觉得鲁迅先生和许嵩有相似之处,深刻的见解,独到的眼界,温和的大哥哥……我想我是不是魔怔了,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我居然会联系在一起。

当然,我不会再把这种惊人的想法与朋友分享了。

介绍鲁迅先生作文5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和革命家。

一张普通旧中国人的面容,面部黄里带白,人看起来瘦得教人担心,但他的精神很好;你可以看到他的头发与他的性格“相符”,寸把长头发大多是精神抖擞地直竖着,隶书“一”字形的胡须点缀着鲁迅先生传统。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

鲁迅本是富贵出身,因祖父科举考场作弊,被下到监狱,判决秋处斩,鲁迅家里花了大量钱去营救。来鲁迅父亲生病,花了大量钱医治,渐渐卖田卖地买房产当东西,家境渐渐衰败。

1898年,18岁的鲁迅,揣着慈母多方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了家乡,到异地去寻求新的出路。他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入路矿学堂。他接受了一种自强、自立、自主的人生哲学,同时强烈地感受到在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华民族的危机。

鲁迅从少年时代就充满了祖国的热爱,正是这些热爱驱使他追求新的知识,探索传统文化。鲁迅起先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东渡日本去学医,后来受到刺激,决心弃医从文,他要用文艺唤醒人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的思想文化,封建的道德伦理,成为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一种可怕思想,影响人们思想,而鲁迅却能在如此的环境中学习并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真谓之为我们的榜样,也正是因为鲁迅看到这种可怕思想对人的羁绊,所以才弃医从文,决心医治人们的想法,挽救落后的国家。

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他们民族永远骄傲的灵魂!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renwuzuowenzhuanti/412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