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我】

努力提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自觉性。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我决定理论【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和RyanRichard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Competence),关系需要(Belonginess),自主需要(autonomy),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社会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      

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和无动机(Amotivation)三种类型。

1.内部动机的类型

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Deci和Ryan,1985)。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Vallerand(1997)把内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1)了解刺激型(IM-Knowledge)。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新的知识,了解周围的事物,探索世界,满足个人好奇心或兴趣的动机类型。

(2)取得成就型(IM-Achievement)。它是与个体试图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相关的动机类型,在这种动机的调节下,个体遵循内在需要迎接挑战,超越自我。与了解刺激型动机比较,它具有更多的自我决定的成分。

(3)体验刺激型(IM-Stimulation)。它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内部动机形式,个体把行为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是为了行为本身内在的快乐。

2.外部动机的类型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separableoutcome)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例如为了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等。自我决定理论根据个体对行为的自主程度由低到高,把外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1)外在调节型(External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遵循外部规则,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的一种动机类型。外在调节是外部动机最具控制的形式,没有内化发生,个体行为完全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

(2)摄入调节型(Introjected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吸收了外在规则,但没有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是相对受到控制的动机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或责怪,或是增强自我。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去做某件事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或避免失败)以维持价值感,还没有体会到是自我的真正部分。

(3)认同调节型(Identified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对一个行为目标或规则进行有意识的评价,如果发现这个行为是重要的,就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的一种动机类型。个体更多地体验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人,感觉到更少的冲突。它含有更多的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部动机形式。

3.无动机

无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Ryan等认为: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那就是重视个人成长、自主、良好的友谊和社会服务,不断努力追求内源性目标,所谓“好的生活”就是个体为其个人成长、独立、与他人深厚的友谊和社会服务的努力过程。

【篇2】自我决定理论

病毒肆虐。

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开学一延再延。我们史无前例的宅在家数月。

一直以来自诩“宅”的不少人,这段时期竟然无比想要出门。

是他们改变量生活方式,从此不宅了吗。未必。他们依旧很懒,很宅,能在床/沙发上生根发芽,一个星期都不出门。

那么问题来了,平时向往或者说愿意宅的人们,在名正言顺“宅”的日子里,怎么倒异常勤快起来,一个个急切地想要拥抱大自然,拥抱户外呢?

这样的行为,首先可以使用瑞安和德西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来解释。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每个人本质上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即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部动机,而且这样的动机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瑞安和德西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有三种很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需要、胜任需要(也被称为能力需求)和归属需要。而其中的“自主性需求”,就是人类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选择权和决定权。我们做一件事情得是因为自己想做,而不是被迫或者受到强迫而不得不做,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缺乏内在动机,很难从中获得快乐。

再回到“宅”的话题上,“我喜欢宅在家里”,满足的就是我的自主性需要,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外部环境是“只要我想,我就能出去”,所以宅在家里,是我自主自愿的选择。

而现在的情况是“就算我再怎么想,我也出不去”,没有了外部选择,就打破了你原有的平衡。此时你的“宅”不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再也无法满足你的自主性需求。现在你宅在家的理由已经完全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病毒肆虐的现实),从“我要宅”变成了“要我宅”,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德西在自我决定理论中,还发现了德西效应,即:不适当地使用外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

这个效应在日常中时有发生,比如,所有的环境都在告诉学生要认真学习,努力学习。学习似乎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需要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实际上,人天生是具有自我发展的动机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好像学习是为了取悦家长和老师,好像一旦学习了就要接受检验,一旦学习了就要进行比较,学生反而更加厌恶学习。“看书”这个词本来挺美好的,但是现在告诉学生要看书,学生能感受到的只有满满的压力。真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爱上学习而不是逼迫他学习,磨灭他最后的那点学习的内在动机。

说到底,个体的动机是很重要的。动机的培养,从自我决定论的角度来说,应该多偏重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的培养,让人能真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通过外部动机的施加来控制他们的行为,最好是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篇3】自我决定理论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学习动机和自我决定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后,提取潜在组中和实验组中的30份的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在实验组中,大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在内观干预前后差异显著,潜在组差异不显著;2、自我效能感与内生动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外生动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对学习动机有影响的三个基本因素与学习动机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学习动机;内观疗法;自我决定理论

一、引言

(一)学习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Harter等人认为,动机是内在动机到外在动机的一个连续体。基于这种观点,Harter和Cristine等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内化动机和外在动机。

学习动机能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以及维持、推动此行为。池丽萍和辛自强的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越高,内在学习动机越高;而外在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无显著相关。

(二)自我决定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我决定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主要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的价值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JohnmarshallReeve,HyungshimJang研究发现,能够提供自主支持的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学生感知的自主呈正相关,控制类型的教师的指导行为则和学生感知到的自主呈负相关。而学生感知到的自主则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满兴趣、享受学习及好的表现等积极结果正相关。此外,在1975年Eden关于以色列集体农场的工人的报告指出外部奖励和内部动机的数量呈负相关。其中,工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态度相关,可转化为改进的工作表现和生产力。

(三)内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8年王祖承把内观疗法引进中国,通过有目的有指向地进行的自我反省,此疗法能帮助患者矫正人格。李振涛教授于1995年提出了“内观——认知疗法”。此外,毛富强副教授于2007年提出“内观认知疗法”。2010年,毛富强副教授等人提出“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内观疗法对心理亚健康有好的疗效。由于缩短了疗程,扩大了适应人群,它对其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据相关统计,系统应用内观疗法治疗精神疾病的痊愈率高达83%,远高于传统心理疗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以往我们会将内观疗法应用于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这次我们将对希望提高学习动机的健康大学生进行实验。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中的与学习动机有关的三个因素,通过内观疗法,我们可以提高被试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力。

(二)研究方法

被试的选择与基本资料

研究中实验组30人,对照组50人。其中实验组男生3人,女生27人,有效数据30份;对照组50人,实验前后问卷发放50份,前后测有效问卷均为30份。

(三)研究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效能感量表测量,包括1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86,分半信度为0.85。

2、学习动机量表

学习动机量表由中国学者针修订而成,由30个项目组成,明确区分成用于测量内生和外生动机的两个分量表,采用四级评分,修订后两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0、0.78。

(四)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取集中内观法,8人在同一间课室。被试间以屏风隔离,并不能随意走动,需对自己整个成长历程进行回顾。实验时间为8:30至18:30,指导者每隔1.5小时对被试进行指导。

三、研究结果

(一)无内观干预情况下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对被试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内生动机与外生动机进行相关分析。在内生动机量表中,自我效能感与内生动机呈现正相关,与挑战性、热衷性正相关,挑战性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在外生动机量表中,自我效能感与外生动机呈现显著负相关,与依赖他人选择、选择简单任务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

(二)内观干预学习动机的测量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内观前学习动机的比较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后,在内观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学习动机总分的差异不显著,即p>0.05。

2、对照组前后学习动机的比较分析

对对照组内观前后的学习动机测量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95%的置信度下内观前后时期对照组的学习动机总分的差异不显著。在各因子分析中,挑战性、热衷性等因子差异均不显著。

3、实验组内观前后学习动机的比较分析

对实验组30名被试在内观前后的学习动机总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95%的置信度下内观前后的学习动机总分的差异显著。在内生动机分量表中,内生动机显著提高,其中挑战性因子差异显著,热衷性因子差异不显著;在外生动机分量表中,外生动机差异不显著。

(三)内观干预情况下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对内观前后的被试的学习动机做相关分析发现,内观前的学习动机与内观后的学习动机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34,内观前的自我效能感与内观后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9。

四、讨论与分析

内观疗法可改善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

在对照组中,观前后的学习动机总分差异不显著,说明无内观干预的对照组学习动机水平不因外界其他因素而发生改变。在实验组中,内观后的学习动机总分较内观前显著提高,说明学习动机水平的改变由实验引起。

实验组数据显示,内观干预可能会提高学习动机中的内生动机。而通过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与反省,内观者将悦纳自我和他人,提高自我效能感,满足了加强学习动机的需要。 五、结论

(一)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与内生动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外生动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内观疗法可显著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内生动机,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

(三)内观实验中可能存在其他的因子对学习动机有积极效用。参考文献:

[1]HarterS.,ConnellJ.AModelofChildren’sAchievementandRelatedSelf-PerceptionofCompetence,Control,andMotivation[M].JAIPressInc.,1984.

[2]HarterS..TheRelationshipBetweenPerceivedCompetenceAffect,andMotivationalOrientationWithinClassroom:ProcessesandPatternsofChanges.AchievementandMotivation:Asocial-DevelopmentalPerspectiv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24:27-34.

[3]骆德云.浅析大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技信息,2008(36):14-18.

[4]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39-44.

[5]田丽丽,刘旺,GilmaR.国外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研究概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2):814-816.

[6]王祖承,内观疗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8(03).

[7]冯秀娟.内观认知疗法对单亲医学生心身症状及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15-18.

[8]毛富强,高艳杰,陈玉辉等.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

[9]黄辛隐.试析内观法在学校心理教育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0-23.

[10]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01).

作者简介:

戴凌(1991-),女,广东深圳人,广东金融学院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系,09级应用心理学(金融心理)专业,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金融学院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实践资助项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下的学习动机研究”(项目编号:cx201121),指导老师:李红,肖荣勋。

【篇4】自我决定理论

摘要: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多年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理论高职英语教学 

   一、引言。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困难,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笔者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和RyanRichard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代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指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行动的要求;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将动机研究置于社会环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而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

三、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发段,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会从侧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氛围需要。

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可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让学生张贴英语谚语,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有志者事竟成);Pr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Tomorrowisanotherday.(明天是新的一天);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情);Eastandwest,homeis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兴趣。另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教学生简短易学的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帮助学生树立适当具体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明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英语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刺激需要。

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石莉,2005)。既然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如此大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育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提供可理解性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适合日后就业需求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觉得学起来有趣。

2.倡导对话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体与教学环境或教学媒体的互动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采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结对子(pairwork)、小组活动(groupwork)、角色表演(roleplay)讲故事、唱英文歌等组织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各有所长,如能有效组织好这些活动,会使英语课堂产生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从而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

3.导入文化因素,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布朗(1994)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注意文化导入,多介绍目的语国的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情趣,创造良好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4.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网络资源。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的图文并茂,直观灵活、交互性强,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情境的真实性,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进行各层次的思考、判断,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当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时,应投给期待、鼓励的目光,或说“Don’tbenervous.”“Takeiteasy.”“Thinkitover,andyou’llfindtheanswer.”;当学生答错时,说“Nevermind,youmaytryagain.”“Itdoesn’tmatter.”;当学生回答接近正确时,说“Somethingislikethat.”“Nottoobad.”;回答正确时,说“Good.”“Verygood.”“Excellent.”并表示感谢:“Thankyou.”总之,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英语课

堂中的实践主体,教师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学效果,使得英语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1]Brophy,J.著。陆如怡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Meeombs,Barbaral.&Pope,Jame著。伍新春等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3.

[4]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职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5]孙丽。多层次需要———激发学习动机的催化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renwuzuowenzhuanti/38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