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后】
消化内镜诊疗术后随访制度篇1
一、患者筛查
一般情况下,高风险区域应暂停非急诊内镜诊疗工作,对确需急诊内镜诊疗患者,需先行排除新冠肺炎。中风险或低风险区域就诊患者,建议在做好新冠肺炎筛查的前提下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工作,先预约后诊疗,诊疗时需携带新冠肺炎相关检查结果及内镜申请单等。
二、内镜中心合理布局,分区管理
根据具体情况将内镜中心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医务人员和患者流向,防止交叉感染。
三、全员掌握防控知识,落实工作人员防护标准
通过各种形式对内镜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镜中心进行分级防护。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工作服、防护服、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有条件时)、手套(双层)、鞋套、防护靴套, 并建议在负压操作间完成操作。
对于已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手套、鞋套;对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防护要求同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
四、内镜及诊疗附件管理和消毒流程
应尽可能选择一次性使用附件,一人一用一丢弃。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严格遵循先消毒,再清洗、消毒的原则。
中高风险区域内镜再处理流程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消化内镜中心清洗消毒建议方案》。
内镜诊疗结束后不在床旁进行预处理(防止气溶胶在空气中过多暴露),内镜及可重复使用附件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并密封,专人转运至洗消间。内镜送到洗消间后,立即全部浸泡于浓度为0.2%~0.35%的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浓度为50~70mg/L的酸性氧化电解水溶液中消毒(注射器向内镜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加盖密闭5分钟。之后进行常规清洗、酶洗,清洗液一人一更换,清洗槽和漂洗槽一用一消毒。最后在干燥台干燥,蓝色运镜袋打包,消毒打包好的内镜放入指定位置备用。
低风险区域内镜再处理流程参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严格执行。
五、环境清洁消毒流程
患者诊疗结束后,诊疗区域应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进行桌面、墙面和地面消毒,所有可能接触物品(包括内镜主机、操作台、监护仪、电外科工作站等)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保持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诊疗间空气交换采用全程新风开放,自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
六、应急处理流程
对于需急诊内镜但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相关科室病房按照预设转运路线将患者转运至内镜中心,内镜中心应设置相对独立的诊疗操作间进行操作,有条件的建议使用负压操作间。诊疗操作间在患者进入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患者送至后立即手术,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手术尽量安排内镜中心非工作时间,当日内镜手术尽量减少相关人员,尽可能减少暴露风险。急诊内镜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防护级别按确诊患者标准进行。
其它附件:
1.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2.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3.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指引
4.清洁与消毒指引
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指引
6.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死亡患者处置指引
7.门急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8.住院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9.手术部(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0.消化内镜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1.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2.儿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3.产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4.眼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5.耳鼻喉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6.口腔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7.医技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18.血液净化中心(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消化内镜诊疗术后随访制度篇2
为期三个月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镜室进修学习已经结束,收获颇多,故而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进入内镜中心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律己。这次学习时间不是很长,但在这里的护士前辈不倦教诲和自己的小小努力下,感觉小有收获,感触良多。有一些发自内心的体会在此向院领导、护理部、护士长汇报如下:
参加工作6年了,第一次出去进修学习,所以这次进修机会我非常珍惜与重视,因此在同事们与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我踏上了去武汉同济医院学习的旅程。
医院的周密与严谨从第一天的岗前培训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这种环境中明显地感受到了压力和不由自主的自我约束力。工作人员在细致全面的谈吐中掩饰不住他们见多识广的气势与内涵,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尽快适应这里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到知识,达到我进修的目的。来到科室,我被他们科学、合理的科室布局和新进的设备所吸引,看见每位老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我的内心是彷徨的,但是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个一流科室团队好好学习的决心。
在这里学习期间,我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实习生,全面接受科室的系统培训,体验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工作安排,不局限自己的学习范围,尽可能多的吸取他们成熟的工作经验。所以到科室第二天,护士长就开始安排我单独管麻醉内镜操作台,一个麻醉操作台由一位教授、一位麻醉师和一位管台护士组成,护士要负责这个检查台所有的操作安排。这样更加锻炼了我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因为在检查前要负责患者的情绪安抚、检查体位摆放、检查前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的询问工作,如有不适合做麻醉内镜的人要立即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检查中要迅速、准确地配合教授完成内镜下检查的各项操作,如用活检钳进行病理标本的采集,要保证标本的大小足够化验,并要迅速按照抓取病检标本部位的不同分瓶放置并做好标记。若有出血不止情况,要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内镜下止血操作。这一系列的操作要做到快、准、稳。所以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特别是跟高级别的教授搭台的时候,我更加谨慎小心,不过这样也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检查结束后要及时通知家属接病人,并做好检查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的告知工作。以上就是我的常规工作状态,在这高强度的锻炼下,我慢慢有了自信心,常规检查的各种情况我都能应付自如。原本生涩的手法,现在也越来越熟练了,并且养成了好的习惯,用过的活检钳一出管腔就要进行酒精消毒,然后再继续夹取标本,严格无菌操作。
经过了一个月的常规管台,护士长开始安排我跟带教老师上治疗台。带教老师从治疗前的用物准备、查看患者历史检查情况、分析治疗的步骤,都非常细致的向我讲解,让我能有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在做治疗的时候,我能更加全面的掌握整个操作的进度。我在这里学会了钳取食管乳头状瘤、钳取胃内的小息肉、高频电刀电切息肉、APC电凝息肉、上消化道出血利用钛铗夹闭止血、膜下注射、粘膜染色及内镜下取异物3次,并多次观看了静脉曲张套扎术、ERCP、ESD等高难度的治疗,让我增长了见识。尽管每天病人很多,护理操作多,工作量很大,但是大家都能很好的协助完成,大家都兢兢业业的做好每件事情,让我感受颇深。每天的工作结束后,我会参加内镜中心黎教授组织的进修医师的阅片讨论,可以直观、清楚的看到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让我能更加全面的学习临床方面的知识。每月科室都会组织相关培训,我参加了科室组织的内镜消毒流程培训、留置针注射培训等一系列培训,让我获益匪浅。
进修期间,我注意观察了她们科室的整个护理路径与理念,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到每一位护士的护理工作竟然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以护士长的管理为起点,大家将各项工作自觉地去具体细化,非常明确自己的“枝叶”该如何伸延才会使大树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位护士都非常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严格履行,对待病人好像是习惯了去关心,没有一丝刻意的成分,最让我吃惊的是,最年轻的小护士竟然也非常注意说话“三思而后行”,深知医务工作的责任重大以及神圣形象的塑造与保持。
进修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在这3个月的进修工作与生活中,我获得的不止是专业技术的提高与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氛围与大环境中成熟与丰富了自己的思想,锻炼出更加稳健、广阔的思维方式,这些不仅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想这段进修的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都会是一种激励与促进。人生只有在不断地经历与思考中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然后用广阔的胸怀的理解人生至美的景致。最后,衷心感谢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及全科同事给我这样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掌握新的医学知识,充实与提高自己,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消化内镜诊疗术后随访制度篇3
医师进修学习是医院培养专科人才和医学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进修学习,使医师能较快地提高专业技术。带教老师在繁忙而紧张的日常工作中,既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带教好进修医师的学习,怎样做好进修医师的再教育工作?是目前医学继续教育中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自1988年以来,带教消化内镜进修医师23名,均按期完成学业,达到进修学习之目的,能单独开展胃肠镜检查诊断及内镜下止血、摘除息肉、取异物等治疗技术,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根据笔者多年带教消化内镜进修医师的临床实践,其主要体会如下:
1 抓好“三个阶段”的带教培训。
1.1 岗前学习阶段 进修学习的医师均是来自基层医院大内科,大部分对消化内镜还不了解,有的医院还等进修结业回去开展这项新技术。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上岗培训前要着重介绍消化内镜窒的工作程序,消化内镜发展史,消化内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内镜医师的职责、工作中与护士的相互配合;熟悉胃镜、结肠镜诊治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等。根据基层医院内镜室医师工作的特点,按照各位医师进修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以及个人基本情况,制定一个合适可行的教学计划。要求掌握内镜的构造、各部件和附件的功能与临床应用,了解内镜和附件的消毒、保养等工作;熟悉内镜下胃肠道的解剖部位特征,观摩老师的插镜操作示范以及观看操作录像带;讲解插镜操作手法和技巧, 体外进行摩拟插镜操作手法的训练,为进入体内顺利插镜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岗前培训学习大约在1-2周内完成,进修前有一定的内镜操作基础的也可直接进入上岗操作培训。
1.2 上岗操作阶段 检查操作与镜下诊断疾病的带教同步进行,若是纤维内镜在检查操作中,采用内镜示教镜手把手地带教。1992年、我院购置了内镜显示仪,2000年又添置了电子胃肠镜,建立了内镜工作站,给老师带教和进修医师学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通过显示屏上清晰的动态图像和老师的讲解,使进修医师能较快熟悉内镜下消化道的各部位正常的形态;掌握胃镜通过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十二指肠插镜技术。在能熟练操作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再掌握结肠镜通过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脾曲、横结肠、肝曲、升结肠抵达回盲部的手法与技巧。能辨别消化道溃疡、出血、糜烂性炎症病变,良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镜下图像表现及特征。工作之余反复观看检查中的典型病例图像和录像带,边看边讲解,老师和进修医师相互提问,解答疑难问题。平时让进修医师带着问题去图书馆看书、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1.3 强化提高阶段 经过操作2-3个月上岗操作,进修医师能熟练掌握胃肠镜诊治术的手法和一些技巧,即可选一些合适的典型病例,放手让他们多操作,要求能独立完成检查与治疗的全程操作,术中拍的图象要清晰、全面,书写的检查报告又快又好,活检操作又准又快、在内镜护士的配合下,能单独完成镜下摘除息肉、注射或套扎止血、取异物等操作技术。在这段时间,带教老师必须放手不放眼,要细仔观察进修医师的每一例的操作全程。认真带教、严格要求,让他们大胆操作,每天工作结束,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讲评,同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考核。对诊治过的典型或少见疑难病例,及时指导进修医师撰写诊治的心得体会和科研论文。进修学习结束时,都能熟练掌握胃肠镜诊治术的操作技术、镜下诊断胃肠道常见病;每位进修医师能单独完成胃镜检查150-200例、结肠镜检查50例、无痛胃肠镜诊治术20例以上,胃肠镜下高频电或微波或热极摘除消化道息肉、止血、取异物等治疗达10例以上,完成1篇进修结业论文。
2 以人为本,因人施教,“严”传身教。
2.1 教与学相结合,共同提高。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名言是笔者曾在进修学习和带教进修医师的工作准则。消化内镜学是一门操作技术很强的新兴学科,要求内镜医师要经过较长时间操作实践,才能较快较好地掌握内镜检查操作技术和内镜下消化道各部位的形态、疾病图像特征;才能熟能生巧、顺利完成每一例消化内镜诊治术。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提问题、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和技巧,工作之余要指导进修医师多看专业书,带着实践中的问题查找答案。同时,带教老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加强自身的知识更新、及时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新进展,不断提高带教素质。加强教学指导,养成严谨的学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进修医师较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
2.2 尊重进修医师,带教培训人性化。进修医师中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掌握临床操作技术能力,带教老师要尊重每位进修医师,不分职称高低、接受能力快慢、操作能力强弱、都不能有所偏爱。他们是学生、也是朋友。带教工作中要人性化,尊重进修医师、以诚相待、以精技带教、以情感助教,针对性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和谐和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使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水平得到较快较大提高。在有2-3名医师同时进修学习时,可以让己能单独操作的进修医师担任助教工作,能者为师、互帮互学,这样做既是认可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能激励和推动他们更刻苦地钻研学习,有利于提高带教和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进修结业时大部分医师要求延长进修期限,地方医院的想留聘、部队的想法调入医院长期工作。笔者所带教的23名进修医师,他们都能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互帮互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都在优秀之列。现有担任县医院院长1人、科主任3人、其余均是医院的技术骨干,留院在我科工作1人。
3. 重视随访,加强学术交流。
进修医师的学习时间是限的,仅靠进修期间所学的知识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继续指导他们获取新的知识。笔者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回在院进修过的医师或利用外出学术讲课的机会,把参加国际国内军内学术会,有关本专业的新进展、新技术,举办学术交流会、内镜治疗演示会、学习班、学术讲座,利用现代化数字摄像、录像、多媒体等灵活多样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进修医师回去后还经常来医院汇报工作、邀请会诊或指导解决内镜诊治中的疑难问题、联合进行临床科研、指导撰写或审修论文,有的还在因特网上或利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共同研讨工作中的问题。这样既丰富了进修时带教内容、提高继续教学效果,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解决了工作中一些的困难,使己学的知识得到充实和发展。
总之,做好带教进修医师培训工作,不仅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扩大了进修医院的知名度。进修医师回到医院开展工作,推广应用进修时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能独挡一面,对医院临床医疗、科研水平的促进和提高起到很大作用,无形之中宣传了进修医院的医疗作风和医疗技术,给自己医院和进修医院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应不断提高消化内镜带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进修医师的指导和训练,做好消化内镜的带教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