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978.net--后】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论十大关系读后感1000字范文四篇,欢迎品鉴!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1000字1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之作,确立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原则,开启了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宏伟篇章。毛泽东主席在1960年6月《十年总结》中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其重要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其中体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论,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更为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评价指出:“《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运用普遍联系观点阐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典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学习,重温《论十大关系》,依然能够感受到其理论魅力和思想伟力,对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启迪和思考。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首百年党史,回首七十年新中国建设发展史,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困难,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国际紧张趋势日趋缓和,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情况十分特殊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了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一个非常艰难而复杂的问题。在这期间,毛泽东主席一再强调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他强调:“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新中国建设初期基础薄弱,向苏联学习,是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弊端却开始凸显出来,特别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了苏联发展中的一些错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主席开篇便提醒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也是在这期间,为破除苏共二十大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负面影响,毛泽东主席在讨论苏共二十大问题时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把“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也就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尽管新中国在提出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之后,其间又曾经历过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大的动荡,却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今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只要我们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就一定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宗旨所在。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主席始终把群众路线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为例,他认为:“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后来,他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既要搞好生产资料的生产,又要搞好生活资料的生产,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把经济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形成了毛泽东主席一向主张的“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经济建设思想。在其他方面,毛泽东主席认为苏联过分攫取了农民的利益,把农民挖得很苦,提出:“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等等。《论十大关系》通篇在关注着中国人民的民生福祉,同时也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第一次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秉持人民立场,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守人民立场,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站在人民立场,造福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业才能不断推向前方。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论十大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毛泽东主席在总结苏联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贯彻始终的基本理念就是统筹兼顾。《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思想中统筹兼顾的典型模式,其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做到了对政治、军事、民族、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兼顾。在具体关系方面也无不体现着统筹兼顾理念,比如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他认为我国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布局不合理,沿海省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却集中了全部重工业的70%,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同时要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再比如,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和地方的关系要协调,都不能够框得太死;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等关系都要正确处理。总之,就是通过统筹兼顾,努力把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主席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之间的关系也贯彻了统筹兼顾理念,没有把二者对立起来,强调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要努力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同时警惕积极因素蜕变为消极因素。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不久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理念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毛泽东同志1956年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既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重要保证,仍然保持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单独列章,指出:“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并具体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同时又辩证地提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没有因为不在同一阵营而抱有偏见,也没有照搬照抄,用开放的心态,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证对外关系。《论十大关系》通篇彰显着改革的思想。比如,在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工厂在统一领导前提下要具有独立性,“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出现了进行改革的思想。其他诸如,党与非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等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反复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新发展格局”应对“新变局”,需要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下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外贸发展环境,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推进贸易创新发展。

  五、坚持实事求是,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毛泽东主席一生重视调查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许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论十大关系》形成之前,为了摸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并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八大作准备,在紧张疲劳的状态下,毛泽东主席整整用了三十七天,听取了三十四个部门的情况汇报,为了增加工业建设方面的感性知识,结合听汇报,又连续六天参观了机械工业展览,看展览有时不满足于讲解员的解说,还找来一些图书和材料进一步钻研。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地方的工业、运输、财贸等方面的情况,毛泽东主席还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从10个方面准备经济工作的汇报材料,并提出:汇报材料中“应当有形象的材料,有批评,有议论,有主张。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内容好,写得有骨有肉,生动活泼,不妨长一点,否则宜短,几千字也可以”。这次调查,是毛泽东主席建国后乃至他一生中所做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毛泽东主席后来在谈到《论十大关系》中的重要思想是怎么形成时,曾这样说过:“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论十大关系》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紧紧地围绕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找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主题而展开,在这次调查研究中,毛泽东主席强调,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否则革命就不能胜利,社会主义就不能成功。从对苏联模式的崇拜、效仿到积极主动探索的转变,印证了毛泽东主席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事实证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主席总是十分重视并善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新的情况,总结新的经验,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建设,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指引历史前进。这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先后在7月至9月,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这次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六、坚持斗争精神,善于运用科学思维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1956年,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又是国际上的多事之秋。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极大震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乘机掀起了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浪潮。同时,国内方面,同七大时相比较,我们党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处于执政地位,八大报告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论十大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十大关系就是十大矛盾,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重大风险”。毛泽东主席指出,“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毛泽东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最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他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在繁纷复杂的矛盾现象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准确分析、判断和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了工作的重点和非重点,同时又用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和转化的思想,正确的处理重点和非重点,用重点来带动非重点,又用抓好非重点来促进重点更好的解决。比如,在谈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时,他指出,“原子弹,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但是同时,他也讲到,“现在我们把兵统统裁掉好不好?那不好。因为还有敌人”。准确的把“富国”和“强军”辩证统一,要加强国防建设,就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其他示例诸多。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实践活动,可以说,《论十大关系》为我们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1000字2

  XX年经济危机到来,又使很多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西方很多国家都掀起了《资本论》重读的高潮。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当代青年读过几本马克思的原著?重燃恰同学少年般五四的激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绕不开毛泽东,自己也开始自觉的读些毛泽东的著作,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的探索,更好的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和当代的国情。前两天,刚拜读了《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一文,是毛泽东花一个半月,听取中央政府34部门的工作回报后,在56年5月2号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做的报告。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革命和xx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方面论述当时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主要的问题。本文应该属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深刻的认识到重工业对一个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只有拥有独立的工业体系,才能不受制于人。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50年代末中俄关系的恶化,就体现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有自己的高科技体系和工业体系。不论是中苏的联合舰队,还是长波电台,如果中国人不明白这些高技术,不能造出自己的舰队和电台,这些只能是受苏联控制。农业和轻工业的作用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于维护币值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又有利于重工业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毛泽东重视高科技的作用,如袁隆平的两系杂交稻,引进美国高产化肥技术等,重视人民的作用。但是,过低的压低粮食价格,不利用农业的长久发展。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的地区要利用好原有的工业基础,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处于战争布局的考虑,要平衡工业分布,新建的工厂要大部分放在内地。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备战了那么久,没有发生战争,浪费了大量的物资,拖累了国家经济建设。以代表的就是国家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浪费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我们要明白当年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百万,我们能不准备吗?正是我们充足的准备,才是我们避免了战争,如果,没有准备,疏于防范,可能真的就有战争发生,这样的损失是不是更大。备战和防灾是一样的,我们都是防范于未然。又有人说当今的战争,全是高科技,导弹,卫星致盲,网络战等,你平衡工业布局有什么用?毛泽东的观点就是要做好战争准备,我们随时能打仗,敢打仗。如果让内地有了工业基础,我们就有了战争的战略缓冲地带,犹如二战中的苏联的西伯利亚工业基础。就是我们有了组织反击的能力,不管是再高的科技,也是不能一下把我们这么大一个中国消灭掉的。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我们打的是多么有战略,有战术,基本上和古巴导弹危机同起同落。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重视经济建设,降低军费,裁军。保证国家的财政更多的用于经济的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重要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需要的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保证。同时毛泽东尤其重视核技术的发展,重视高精尖国防工业的发展。军工技术的进步,同样促进民用技术的发展。特别就是民用大客机运10,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试航成功。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1000字3

  《论十大关系》是毛主席经典著作。

  1956年,毛主席花了几个月时间,同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工作汇报,主要以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为主。经过中央讨论,归纳成十个大问题,后由毛主席亲自概括提炼,运用辩证法思维剖析分解,这就是《论十大关系》由来。

  主要内容包括: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第10节中,毛主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隔63年,现在读起来依然振聋发聩,充满远见与智慧。

  1,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要有信心,要挺起腰杆子做人。尤其是精神上,要站起来,不要见到外国人就在内心矮人三分。

  2,要理性看待外国。尤其当前,美国封杀中国华为,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说明中国强大了,中国是强者了,人家美国佬怕你。但是,不能因为这点矛盾,就排斥美国,拒绝学习美国好的地方。我们要牢记主席的教导,既斗争又团结,既对抗又合作,既骂娘拍桌子又推杯换盏。

  3,毛主席是开明而有远见,他老人家强调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优点,并没有排斥外国,更没有闭关锁国。很多人都误解了主席,认为主席当年搞封闭,关起门搞建设。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是外国联合封锁中国,主席一直在努力冲破封锁,打破封锁,积极融入世界。

  4,毛主席战略眼光,非一般领导人所能及,要不世界最强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啥要主动来北京拜访主席,因为主席用实力打破世界格局,逼得尼克松主动上门谈合作。这就是主席纵横捭阖的智慧。

  随着时间发展,更加坚定毛主席思想是国之利器。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1000字4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内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建设中国。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着名的论十大关系演讲。这十大关联涉及到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参考,总结了我国的历史发展经验,对这十大关系的利害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要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积极因素,使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

  1.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与防卫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机构和生产者的关系

  5、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6、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与非党的关系

  8、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

  9.非关系;

  10、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明确分析了当时的国情,指出了发展的重要性,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指出了发展的正确道路,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见解和思想。例如,在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必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在处理国家、生产部门和生产者的关系时,重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适当放出权力,体现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文中指出,世界由矛盾构成,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始终贯穿事物发展,具体事物包含的矛盾及其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特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不能完全参考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不能复制,不能坚持错误的本主义、教条主义,必须取舍,参考和学习先进、科学、正确的技术、文化等,腐败、非科学、错误例如,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方面,不能单方面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要有计划、比例的发展,不能像苏联那样只重视工业的发展,而是忽视农业、轻工业的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苏联模式:母鸡多生蛋,不吃米,马跑得好,马不吃草,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先生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把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起来,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

  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防卫发展等,发展依靠国家经济,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其他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只要解决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的解决就很简单。毛泽东擅长总结苏联发展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教训,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重视发展轻工业、农业,处理这三者的发展比例,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表示,要站在整体的视角看世界,重视整体利益也不能忽视局部利益,在监督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方面,要平衡工业发展的结构,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在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关系方面在分析这些关系方面,毛泽东同志不仅站在全局的角度,还充分重视个人、人民,强烈反对官僚主义,大力提倡大众路线,关心大众生活,积极维护大众利益。

  《论十大关系》一文也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当时的国情既是缺点,也是优点,我们的革命比别人落后,我们国家的发展当然也比别人落后,我们是贫穷

为“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新中国的起步很低,也正因如此,“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要发展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就要好好走好每一步,打好基础,从这篇文章的具体阐述中,毛泽东同志对这十大关系的认识、理解以及解决措施等观点很鲜明,就是要辨证地去处理,全面统筹,与时俱进,处理各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强盛,方式须辩证,调整的结构和效果要均衡。并且毛泽东同志很坚持自己的立场,在向外国学习的时候坚持原则,好的东西要学,不好的东西要坚决摒弃,不能一抓来就用,更要结合我们国的实际情况。

读这篇文章,更让我体会了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毛泽东个人的人格魅力。我国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经济建设正是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毛泽东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奠基石。《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尤其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一句“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的话就足以看出他个人对于将要遇到的困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作为国领导人,他的讲话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对于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具有重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我们在大学已经走了近乎一半的路,虽然我们现在会遇到很多困难,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相信在经历磨练之我们一定会有好的明天

本文来源:https://www.365978.net/huatizuowenzhuanti/385190/